HKGalden旅遊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自己垃圾自己執 無痕山林七戒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01/10/3251053/20170111_Vsub313AD_clean_w.mp4


無痕山林運動(Leave No Trace)最先在美國網絡發起,近年受港台愛山之人支持。

大帽山驚現十公斤垃圾,熱心環保人士拍片上fb鬧爆,網民都圍插缺德人士。相信大部份熱愛戶外活動的朋友,其實都有公德心,提倡「無痕山林運動( Leave No Trace)」的朋友會將垃圾帶回市區才棄掉,不會棄置在郊外的垃圾桶,何解呢?這次找來環保團體「ecobus生態巴士」兩名成員何景欣(Kevin)和葉婉明(Louisa)為我們講解無痕山林的概念和基本守則。

郊遊地點位處偏僻,如果去露營的話,要將大袋垃圾由營地拿回市區,也不算易事,但和Kevin和Louisa親身走訪西貢灣仔營地,就真的覺得有此必要。「根據統計,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郊野公園一年約收集四千一百噸垃圾,計起來每日約棄置十一噸,和五架私家車重量差不多。郊外的垃圾桶和市區不同,不是每日處理,這數量對清潔人員已是很大負擔。而且野生動物會受氣味吸引,找食物時可能會翻垃圾,加上風吹,垃圾就會四散。」親眼所見,採訪當日為周末早上,營友不算多,應該還未到垃圾高峯期,但幾個垃圾桶都已經爆滿,不少垃圾袋和大水樽放在其側。


ecobus生態巴士義務秘書何景欣博士(Kevin)和研究人員葉婉明(Louisa)。

郊外垃圾桶超載 一樣影響環境
可能會有人問:「垃圾桶喺度點解唔用得?點解要做埋清潔人員嗰份?」的確沒有法律明文規定,但像戀愛一樣,喜歡一樣事物自然會以自己的方式為它負上責任。Kevin認為「無痕山林運動」主要提醒我們對所處的自然環境要盡應有的關懷與責任,準則只是參考,最重要是發自內心。「Leave No Trace的概念最初是外國提出的,希望喜歡戶外的人能享受大自然的同時,減少活動對自然環境、野生動植物及其他使用者所造成的衝擊。經過討論慢慢綜合了現在的七大準則,在台灣和香港開始普及。七大準則的內容也有爭論,但重要的是背後理念。」兩人表示,毋須待七大準則如戒律般嚴守,最主要是理解為何有這些規則,例如戒條「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是外國露營人士特別需要注意的,就本地郊外活動而言,首三戒就比較重要。


無痕山林運動七大準則:



1.事前充份規劃與準備
據統計最常見的野外垃圾第一位是食物包裝,「事前準備」可減少這類垃圾,除了帶包裝簡單的食物,也可將食物拆開放在可循環再用的食物盒或保鮮袋。




2.在可承受地點行走露營
優先走已開發的路,不行的話也盡量選擇造成破壞較少的路線,選擇紮營地點也一樣,沙地、石地是最優先,然後是草地上,叢林則不建議。



3.適當處理垃圾
除了帶垃圾出市區之外,廚餘的處理亦要留意。有人覺得果皮、核等生果殘渣是天然的,可隨地拋棄,但果皮要自然分解也是一個以年計的過程,應該帶回市區丟棄。



4.保持環境原有風貌
盡可能保持造訪地點的原始風貌,不任意改變當地的自然與人文環境,也不取走任何物件。例如不要為了影幾張文青相片亂摘大東山芒草。



5.減低用火對環境的衝擊
營火會形成煤灰圈及灰燼,且需要大量木材,更危險的是可能引發山火,故不建議在郊外生火,用爐具煮食時可放在岩石上,並用錫紙墊底減低高溫對植物的傷害。



6.尊重野生動植物
應尊重野外的動植物,盡量不影響牠們的生活與習慣,不餵食、不破壞、不侵犯,讓牠們在山林裏自然繁衍。



7.顧慮其他的使用者
將心比己,露營時晚上應盡量減低聲音,避免用太亮的燈,盡可能遠離步道上活動和紮營。ecobus曾出版《山野無痕》一書推廣無痕山林的概念。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王國輝
編輯:謝慧珊
美術:孔文彬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洗唔洗呀
Good2Bad1
2017/01/11, 11:23:33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