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體育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屋邨仔尋找球場的故事 呃like街場=昔日面書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01/18/3257365/20170119_Vvvsub412_clean_w.mp4


(左起)Christopher(陳業盛)、Jason(葉嘉華)、Panni Mak(麥良斌)、Chris(徐壽懿),四人同樣愛籃球,同樣出身屋邨,成立SLAB介紹特色籃球場,還介紹相關歷史文化。

「初初見條友好寸,射波懶準咁!」「你嗰陣邊夠我打?」「着條NBA褲幾招搖呀佢!」「唔夠我打咪同我一隊囉!」四個大男孩講籃球講往事,情景就如你和我。但當不少年過三十的籃球友淡出球場時,他們卻依舊熱血,還用鏡頭和文字記錄香港特色街場,不少還很「隱世」。

訪問當天,四位大男孩相約記者到馬鞍山耀安邨的籃球場等,再出發到港九新界各隱世特色籃球場。滿以為耀安邨球場打響頭炮,定必充滿特色,但到場後卻不甚了了。細問下才知道原來這裏正是他們四個的「主場」:「我們都是在附近長大的,當年馬鞍山區籃球場不多,比較有實力的都會來這裏打。」四個人開始眉飛色舞地介紹:「這個場特別的地方是分了上下兩個場,當年這裏有個潛規則,就是只有勁人才會打『上場』,球技一般的只會留在『下場』。而當年更只會是『上場』有籃網,就如給高手的特權。」或者街場有趣之處,就是每個場都有它獨有的規矩、文化,甚至傳說。

因為愛籃球,因為愛自己的主場,於是忽發奇想,希望給香港人介紹特色籃球場,網站及facebook專頁「SLAB」便由此建立:「或者未必好多人知道『SLAB』是甚麼,其實它正是香港第一代公共屋邨建築模型的名稱,我們身處的耀安邨,以至最早期的彩虹邨都是以『SLAB』作為設計原型。」專頁雖未至於街知巷聞,卻也成為不少籃球愛好者的「清泉」。

從球場到社區 追尋小店回憶
籃球場固然是「主菜」,但社區文化也是他們關心的重點:「一來我們四個都是屋邨出身,二來其實不少球場都位處屋邨之內,我們希望介紹籃球場之餘,可帶出它們與社區之間的聯繫。」
對不少波友來說,打波當然重要,但開波前後去士多飲嘢,去茶餐廳作賽後檢討,同樣不可或缺。他們說:「其實領匯(現領展)出現後,不少屋邨小店已越來越少,但它們卻是波友和街坊們的重要回憶。」


四子說網上很多人講波鞋波衫,大多都是商業掛帥,少有真正講香港籃球文化,所以便成立了「SLAB」。


SLAB四子希望用相和文字帶大家重回街場,也希望大家不忘支持屋邨小店。


耀安邨籃球場分了上下兩個場,球技一般的只能在「下場」打波。


球場被多棟公屋包圍,像一個巨大觀眾席。


SLAB四子不遺餘力,記錄香港各大小特色街場。

特色籃球街場逐個捉
「SLAB」成立了一年多,介紹過的本地籃球場可不少,也到過不少隱世籃球場:「我們都是在公餘和假期時,幾個大男人就港九新界離島四圍走,幸好現時科技先進,我們很多時都是先在Google Map找,再親身到場影相。」好像訪問當天,記者便跟他們一起「探險」,走訪各大特色街場。

堅尼地城配水庫遊樂場
堅尼地城配水庫遊樂場位於摩星嶺道的一條分岔路末端半山之上,Google Map上連路名也沒有,入去時必經昭遠墳場,令神秘感倍增,絕對是香港最隱世球場之一。雖然日間去也覺有點陰森,但到達後,環境絕對能令你有「嘩」一聲的感覺,三面環山,場地空曠,綠草如茵,遠望觀龍樓,清幽宜人,即使不是來打波,上來野餐談天也是絕佳的好地方。




香港不少配水庫上都設有遊樂場或球場。


球場雖然神秘,但環境清幽,令人心曠神怡。

啟業運動場
啟業運動場位於啟業邨街市和停車場最上層的「室內」球場,有蓋設計令它成為不怕風雨和烈日的好球場。「不少七八十年代的屋邨商場都把頂層設計成遊樂場,但不是個個有頂。」這個不怕風雨的球場,卻不多人認識,可能因為其身處5樓之上,亦可能因為領展之前把籃球場的開放時間定為朝九晚六,即使後來改為朝九晚九,仍沒有太多捧場客。




身處5樓之上,每次去廁所買嘢飲都要走上走落。

上水大頭嶺遊樂場
上水對於不少人來說是偏遠地區,而大頭嶺遊樂場更遠離火車站,入口在一條少人路經的地下隧道之間。雖然入口有點隱秘,但進入後沿半圓樓梯拾級而上,球場卻是豁然開朗,四個籃球場,八個籃球架,之後還有不少空間,令這個高速公路橋下的球場,比不少開揚的公園球場還要寬敞。「電影《殺破狼》其中一個場景就是這裏。很想知道這個橋底球場到底在哪裏,於是搜尋相關書籍,把它找出來。」他們說。




雖設於橋底,但中間中空,光線能從中滲入,當然雨天時也會有雨點滴下。


大頭嶺遊樂場遠離火車站,入口在一條少人路經的地下隧道之間,頗有神秘感。





銅鑼灣村籃球場
銅鑼灣村籃球場不是在銅鑼灣,而是在大圍,位於往城門隧道的行車天橋底,跟大頭嶺遊樂場一樣,身處其中如在鐵籠中打波,最大特色是只有半個場,更有街頭鬥牛味道。(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堅尼地城臨時遊樂場
這個球場最特別的地方是它位處海邊,坐擁180度海景,球場的另一端更有一個歷史悠久的維多利亞城界碑。





長洲東堤路花地瑪聖母堂旁球場
數到海邊的球場,還有在東堤路花地瑪聖母堂旁的球場,藍色地面與海水成了絕配。(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外遊不忘走訪街場
除了在香港發掘有趣的籃球場外,四人到外地也不忘籃球,同樣到處走到處拍,一張張漂亮相片,介紹了不同地方的另類景點。



在長野縣的上田城跡公園籃球場,更有櫻花相伴,好想即時去打場波。(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橋底球場在外地同樣常見,正如這個新橫濱公園球場。(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四子希望更多人能找回自己的主場,感受街場獨有魅力。

阿媽搵仔 女生偷望
「其實以前電話和電腦沒現在般發達,街場就好像我們當時的facebook一樣,明明唔識,打打吓波就做咗朋友甚至兄弟。」其實何止識朋友,球場上一樣可以如現在般呃like,不過所用的是球技,而非相片。

「好像耀安邨球場,四面都被公屋圍住,感覺就像一個很大的看台。波友會睇吓有冇人打緊波,阿媽搵仔,還有女生偷望男生打波的英姿!」四人笑說。「現在有不少私人聯賽,好多人都會打室內場,但在這些比賽你不會見到『天勾阿伯』,不會遇上『踢拖』高手,也難有不打不相識的情懷。」

整天的訪問中,四人帶我走訪港九新界,沒有呻攰之餘,更是每到一個球場都會打波,攝影師在拍攝時,把握時間來個2on2,玩得不亦樂乎。
說到底,他們只希望更多人重新愛上街場和社區,重返自己的主場。要知道在如今發展大於一切,又漠視民意的香港,身邊一些「沒有經濟效益」的街場,隨時突然消失,因此大家要好好珍惜。


記者:韓繼聰
攝影:鄧鴻欣
部份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伍德良
美術:孔文彬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又係社區
Good0Bad1
2017/01/19, 10:17:54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