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講故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豪宅夾縫下】第三代尼泊爾裔港人淪露宿者 慘遭無情驅趕
西九一帶,是豪宅的天下,香港人關心的只是豪宅呎價又升了多少?但豪宅背後,位於油麻地西九龍走廊橋底,有一班南亞裔無家者的故事,從來無人理會。

無家者數字不斷上升,但政府為配合「乾淨城市」形象,出盡辦法驅逐無家者:把浴室上鎖、到處灑臭粉、頻頻洗地、公園長椅加裝「扶手」、清晨出動保安驅趕。其中一個「落戶」於油麻地橋底的無家者,是四十歲的Rana Damar Sing(Sing),《壹週刊》攝影記者大半年前,開始記錄他的生活,這是我們知道、卻不願意親眼目睹的香港。

Sing的「家」每隔幾個月便突然被清場,被人丟掉他們的財物,從沒把他們當人看待。他祖父曾是英國陸軍啹喀兵,抗日戰爭時守圍香港邊防。這批軍人退役時回到尼泊爾,發現自己難以適應當地生活,便重回香港,成為第一代居港尼泊爾人。父親隨祖父來港生活,而他就是在香港土生土長的第三代尼泊爾人。

Sing和很多尼泊爾第二、三代一樣,沒有接受過中文或廣東話教育,語言障礙使他們難以融入社區,亦只能做低技術工作,有的更因為貧窮,最終露宿街頭。在油麻地橋底,除了來自尼泊爾、也有巴基斯坦和印度和本地的無家者。

Sing最初在餐廳工作,受朋友引誘,染上毒癮,五年前曾被逼戒毒,但生活的環境叫他太易接觸毒品,於是不久又再次染上毒癮。他深知毒品的禍害,每次「追龍」(吸食毒品)都會叫攝記不要靠太近,緊張地重複「千祈唔好吸毒,吸毒好恐怖,戒唔甩。」他在尼泊爾有個妻子和十二歲的女兒,但對上一次見面已是十年前。他自知脫離不了毒品便不能團聚。

吸毒使他失去工作能力,只好拾荒。每晚九時後,趁垃圾站工人收工,他便到砵蘭街或大角咀垃圾站拾舊電器,利用被丟棄的辦公椅或行李箱作搬運工具,橫越幾條公路,將一大堆垃圾搬回橋底,然後花六、七小時,用螺絲批、鎚子和菜刀拆出銅線,賣給對面街的收買佬,每次可得約三十元。「有時好彩嘅有一百蚊嫁。」他用賺來的錢買兩個麵包便吃一天;薄餅包是他的最愛。

雖然每日來回垃圾站,但Sing也注重個人衛生,每天到公園的殘廁洗澡、洗衫,每天也會花心思配搭拾來的衣服和飾物,姿整地在鏡前照了又照,替換至滿意為止,擺個型男姿勢自己欣賞。有次攝記讚他:「你好大隻喎!」他卻黯然道:「我瞓街,無嘢食,成日肚餓,所以先咁瘦。」

攝記每隔幾天便來看他,總是見他獨自一人。有天攝記發現他皮膚嚴重潰爛並發燒,勸他去看醫生,他憤然道:「除咗你,無人真正關心我,嗰班道友唔係真朋友,只會叫我吸毒。」漸漸,他亦會關心攝記,有次拿起攝記的背包,說:「你唔好揹咁重啦,會受傷。」

幾個月前他被控在公眾地方管有攻擊性武器,還押候審。攝記曾透過荔枝角收押所聯絡他,但沒有回音。

根據全港無家者人口統計行動,香港無家者(包括露宿、廿四小時快餐店無家者及臨時收容中心等)的數目則由一三年的一千四百名增加至零五年的一千六百名,增幅為百分之十四,九龍西的無家者數目最高。根據救世軍的資料,油尖旺區舊年有八十六名無家者,卻只有三名社工跟進。救世軍表示,大部份無家者以散工或靠綜援維生,面對現時高昂的租金,加上劏房的惡劣住宿環境,令他們上樓意欲低。

有次攝記很忙,隔了整個星期才來看他。他遙遠看見攝記,便主動橫越大馬路來迎接,笑得像小孩子一般,「好耐無見!做咩咁耐都唔嚟啊?」其實他們最需要的,可能是願意關懷的心。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xtplus/時事要聞/article/20170312/2_484412_0/-豪宅夾縫下-第三代尼泊爾裔港人淪露宿者-慘遭無情驅趕
Good0Bad3
2017/03/12, 4:35:21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