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動漫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畫「孤獨的美食家」的漫畫家谷口治郎今年年初過世。
https://www.facebook.com/jade.yuan.14/posts/1026998480768910

畫「孤獨的美食家」的漫畫家谷口治郎今年年初過世。這消息剛知道的。他因為「多重器官衰竭」身亡,享年69歳。看病因,其實就是衰老退化。不過才69就衰退成這樣,跟他是漫畫家有關。漫畫家在日本是高危行業。兒子因為是漫迷,隔陣子就會報某漫畫家離世的訊息。死因多半離奇,往往只是在家中昏迷之後死亡;或者高高興興的在部落格裡慶祝自己作品終於殺青,不幾天就被證實已經死了。而且這些作者大半都很年輕,30-45歲之間。谷口治郎能活到69,算漫畫家中的高壽了。

「孤獨的美食家」其實只畫了一本。1994年出版。但是因為電視劇受歡迎,2008年谷口治郎「復出」,補到了30回。「孤獨的美食家」沒法和「深夜食堂」一樣,一部一部的出,跟內容有關。「深夜食堂」以食為名,其實還是在講故事。

但「孤獨的美食家」不講故事。書中的井之頭五郎除了知道他是推銷員之外,其他的一概不提。他去進食的那些店鋪,除了食物之外,也一概不提。

這樣單純的,只是一個人到了外地,然後找一家店子填飽肚皮的故事,會這樣受歡迎,其實不是提供了什麼不尋常的美食,而是書中傳達的一種態度。

這在看「孤獨的美食家」電視版時尤為明顯。飾演井之頭五郎的松重豐真是了不起的演員。他相貌不起眼。電視劇中許多分鏡畫面幾乎跟漫畫一模一樣。那些站在街頭佇立,撐著傘低頭過小巷,吃食之前合掌一拍的畫面,雖然沒有故事交代,全都有其必要。就是透過這些簡單,慣例,安穩尋常的畫面,讓觀者的心先沉靜下來。

我可以看「孤獨美食家」看好幾個小時,並不特別覺得那些食物好吃。可是看到松重豐專心吃東西的樣子,感覺完全是禪。松重豐吃東西時非常專注,近乎虔誠。他總是慢慢的吃,食物入口後,你可以看到他臉上的細微表情變化。那超乎滿足,而是「臨在」,是立身於當下。而所思所見所嗅所聞俱皆不凡。在這樣的狀態中,吃東西不止於是吃,其實就是「活著」,全然感知和感受到自己生命中的美妙和驚奇。在這樣的狀態中,無有不美。不可能有難吃的食物,不可能有惡意的人,不可能有糟糕的環境。只要思想到這整體的奇妙和不可思議,則無有不美。

最近熱播的「深夜食堂」黃磊版,被觀眾罵到不行。我也看了,對於整齣戲那樣「日本」非常不能適應。沒法一口咬定問題是出在製作方,如果版權是跟日方買的,或許日方就是給了許多限制,規定不能這不能那的。不過也還是覺得製作方沒抓到「深夜食堂」的核心。黃磊版看上去只著重了兩點:一是食物,一是顧客們的故事。問題是這兩樣相加,完全不能等於「深夜食堂」。

關於食物,它其實和性一樣,有療癒作用。我個人覺得古人把食色並列,不單是因為這兩者的「慾望」性質,其實也是看出了這兩件事其實非常相似,其作用也完全可以類比。

食物(或性)的療癒性質,近代談的比較多。但是食物可以安慰人心,凡是敏銳的小說家,其實早已經觀察到。
忘記是誰的小說,女主角喪夫,因為悲痛幾度昏厥之後,她的母親把她扶到廚房去,端上一碗粥,告訴她:「人總得吃點東西。」她開始吃粥之後,似乎力量就回來了。

瑞蒙‧卡佛也有一篇小說〈好事一小件〉。內容是個麵包師不停打電話去催顧客來拿蛋糕。這個生日蛋糕是顧客定的,十萬火急要他按期交件。結果當天顧客卻不來取貨。麵包師一整天奪命連環CALL,對方都置之不理。到後來終於有人接電話了。麵包師當然火氣十足的濫罵了一通,對方終於答應要立即來取貨。

等了半天,那位定蛋糕的顧客終於現身,火氣比麵包師還大,她大罵了一通之後說:「我兒子今天早上死了。」這個生日蛋糕正是為這個孩子的生日訂製的。

這時候,麵包師什麼都沒說。只是遞了剛烤出來的麵包給這位婦人,告訴她:「你需要吃點東西。這時候,吃點東西是最好的事。」於是顧客坐了下來,慢慢的開始吃,吃光了麵包師送上來的所有食物。

我相信,這樣的時刻,人心可以更接近,悲痛可以略微化解。

所以,「深夜食堂」其實不是講食物,也不是講故事,講的是面對食物的態度,是面對人生的態度。店主的重要不在於他會幾招特殊料理,而是,他就是那樣通達人性,並且寬闊如海,無論怎樣的人,怎樣的故事,來到深夜食堂,店主都接納,不批判,不建議,只是送上一味簡單的料理,讓人在吃的當下,感覺到一些東西放下了,一些感受被撫慰了。這才是深夜食堂的迷人之處。

這樣一個老練通達,沉穩內斂,溫暖如潤玉,不顯山不露水的人物,黃磊實在是不適合。
Good0Bad1
2017/06/25, 2:58:01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