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影視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港中台譯名大不同?從「打死不離印度片」說起
https://sosreader.com/n/user/@refract/article/5af92413fd897800010feba8

最近印度演員阿米爾汗的新片《打死不離歌星夢》上演,或者只看戲名,你就會下意識知道這是一部印度片,因為之前已經有《打死不離三兄弟》、《打死不離三父女》。同樣的譯名處理,韓片就有《逆權》系列,伊朗電影就玩「伊朗式XX」,如《伊朗式分居》(A Separation, 2011)和《伊朗式離婚》(Le Passé, 2013)。

用「系列式」譯名來將本來沒有連續性的電影「合併推銷」,是一個頗為香港的處理。因為中國內地和台灣的譯名都沒有想作「連續系列」的處理。

三級片名也很有文化
香港電影的取名,香港為外國電影改的譯名,其實一直都頗能展現出這裡的文化主體性。戰後不少中國文化人逃到香港,被影視工業所吸收。當年很多粗製濫造的三級片的戲名,其實都是這些飽讀詩書的文人的作品。產生了一個被戲稱為「三級片名文學化」的現象。例如:《簫塞豐乳中》(來自「簫瑟風雨中」)與《萬惡淫為手》(來自明代《古今賢文》的「萬惡淫為首」,亦見於粵曲),類似的例子非常多,不能盡錄。

寇比力克與蘇軾的化學作用
1962年,寇比力克講老男人迷戀少女的《Lolita》在香港上映,片名改作《一樹梨花壓海棠》,如果要說有甚麼叫神來之筆,這就是了。
這句詩來自蘇軾,用來取笑自己的老友張先,人到80歲才娶一個18歲的老婆。香港人改片名的能力,在兩岸三地之間,似乎一直都保持著某種自我的傳統,界乎於古老的中國文化(動不動就用唐詩宋詞元曲小說),又有市井的食字和「抵死」。

1995有甚麼咁刺激?
在很多經典電影的譯名處理上,香港譯名在兩岸三地之間也被公認為「最合理」。例如不世名作《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1994) ,香港譯作《月黑高飛》,中國大陸譯作《肖申克的救贖》,OK,是直譯;台灣則譯作《刺激1995》,這究竟是甚麼譯名啊?這個戲名到今天的名氣,與電影可謂不相伯仲。很多台灣人自己都不明白甚麼是刺激1995,1995年有甚麼刺激的事?而且在電影中也完全沒有提及1995或者「刺激」之類的東西。

據說這樣改的原因,是因為台灣引入了一部譯作《刺激》的電影,見這部片劇情有點像,當年又是1995年,於是就譯做《刺激1995》,不知真假,但不論改名的朋友嗑的是甚麼,總之分一點給小編好了。

又例如《Pretty Woman》(1990),台譯《麻雀變鳳凰》,融入了情節,中國大陸則譯《漂亮女人》,OK仍然是直譯;香港則譯《風月俏佳人》,是最古典的譯法。「漂亮」用「俏」來代替,「風月」和「佳人」則令畫面更加浪漫。

科幻片其實也用了典
這些例子都可以說明,長期以來,中國大陸的譯名傾向直譯,但由於英文戲名通常很短,於是直譯就經常會引致語氣過短而很怪;而港台的譯名則往往力求在幾個字裡面講到電影的大致劇情。

例如《天煞地球反擊戰》成功之後,任何關於外星人的電影,都可能會見「天煞」或者個「煞」字。但也不要小看,「天煞」其實也是很古典很正經的講法,道教裡面就有「煞星」之說,又分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水滸傳》有108個好漢,就是附合這個神話,三十六天罡和七十二地煞加起來就是108個兇惡、不好惹的人物。

另一個小編個人喜愛的,是2001年湯告魯斯的奇幻愛情片《Vanilla Sky》,中國大陸譯《芳草天空》,台譯《香草天空》,都是直譯,香港則譯《魂離情外天》,「魂離」既是音譯了Vanilla,也講到了劇情,整個片名又扣連了粵劇中的《幻覺離恨天》。

「離恨天」是一個由佛教神話開展的概念,指世上有三十三個天,最上面的就是離恨天,講男女分離而終身遺憾,愛情有緣無份的境況。戲曲裡的講法是「三十三天,離恨天最高;四百四病,相思病最苦」。

譯名資源 很可能來自戲曲文化
這些文皺皺的文學資源,很可能是與唐滌生和粵劇有關。今日不少老牌音樂人都與粵劇有關,例如尹光小時候學大戲,盧冠廷的父親是大老倌,從小聽粵曲大;而粵劇演員又在轉型後進入了影視界,例如元家班。剛剛得到終身成就獎的楚原導演,他自1957年以來的大量作品,戲名很多都是這個古雅的調調。

近年香港的譯名,無可否認在用典上已經與過去不同,但是不會直譯、試圖勾連劇情等的元素仍在。例如Mr. & Mrs. Smith(2005),港譯《史密夫決戰史密妻》,將Smith這個字的讀音扣上「丈夫」個「夫」,可謂一個當代經典譯名。

近年出現的譯名,亦有不少結合本地趣味,使用一些本地觀眾才了解的笑位。例如《奪命西》(A Million Ways to Die in the West, 2014)、《取「西」經》((My Awkward Sexual Adventure, 2013),個「西」的意味,當然就只有粵語族群才知道(西在粵語中可解作女性性器官)。(話說這算不算是一個「西系列」?)又例如《Why Him?》(2016)則譯做《未來外父插女婿》,「插」在廣東話中則有批評的意味。

我手寫我心 就代表中文好?
近年有一些講法認為,學好普通話,才能提升中文水準。其實兩者的關係是不是那麼大呢?以上的粵語片/譯名,亦莊亦諧,背後展示的文化功力,反而與用哪一種口音沒有關係。更進一步來說,是不是粵語使用者的書面語和口語分割,不能「我手寫我心」,所以才培養出一些中文水平更能與古文嫁接的人材來?
Good1Bad2
2018/05/27, 11:42:52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