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旅遊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跟70歲婆婆潛入伊勢灣 日本海女徒手捕鮑



https://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8/05/29/3621136/20180530_sub437newAD_w.mp4


年過七十的海女們體力驚人,每次在海裏工作時間長達兩小時。她們不時要浮上海面扶着這個小浮圈休息。

海女這古老職業已在日本存在了二千多年,她們不帶任何氧氣設備,徒手潛入超過十米深海裏捕取海底的貝類。工作艱巨且危險性高,現在日本海女剩下不到一千五百人,數量正在日趨減少。一年裏除了一、二月外,幾乎天天下海工作。年輕人都不願投身這艱辛的行業,海女數量快速遞減,現役的海女都是年過七十的老人。與其說是職業,更是令人敬佩的「職人」。

在鳥羽旅遊局協助下,我到了位於三重縣鳥羽的石鏡進行三日兩夜的拍攝,從山中小路一直往山下走,穿過了一段叢林來到一個廣闊的石灘,一間用木板與鐵搭成的小屋就在離海邊不遠的地方。眼前八個老人圍着炭火爐取暖聊天,中央是生着火的爐灶,海女小屋是她們的基地,每日除了在海裏,其餘時間就在小屋裏休息,午飯或聊天之類。

「危險日子」每月有四天忌出海
她們跟我說,每個月第二和第四個星期二,一般都不會出海;另外,海女跟這裏的其他漁人一樣,每月的七號和十七號也不會出海,因為她們認為這些都是危險的日子,是海女一直遵守的禁忌。的確,深沉而冰冷的大海,沒有裝備,徒手潛至海床尋找魚穫,每一次熟練地反身向漆黑探索都是關乎生死的旅程。

早上七時三十分,海女穿上潛水衣,在腰間戴上方便下沉的鉛塊,戴上泥土搓成的耳塞,旁邊的海女跟我說,多年前沒戴耳塞下水,在水底被水壓迫穿了耳膜,再聽不到聲音。海女們在額頭塗上灰黑色的灰色泥土,是下水前的一種習慣,祈求安全回來。

幾位行動緩慢的婆婆,很難想像她們就是會潛入海中徒手捕漁的海女們。我換上裝備,聽她們講解工作流程後便跟着她們緩緩地走到海邊。海女們走到水中,深深吸一口氣潛入十米深的水草叢中,鑽入石縫捕取海底的鮑魚。

跟海女入海捕漁,一直聽到獨特的聲音,它像一陣口哨聲,起初還以為是海鷗叫聲,後來知道這是海女在海中沉潛許久後,猛然浮上水面後調節呼吸的喘息聲。像吹口哨一樣吐氣的獨特呼吸法,這叫做「磯笛」,作用是減輕身體的負擔。

我拿着相機在海裏浮浮沉沉來捕捉海女,她們年老的身軀在海洋裏像飛魚一樣,在伊勢灣波濤洶湧中來去自如,潛入水中海草群找貝類。

很多時我都追不上她們,當我還在平衡調整角度,她們已拿着鮑魚浮上水面。在水面會有一個小浮圈,當她們累的時候就靠在浮圈休息,我游到她們身旁,拍攝她們休息時的樣子,近距離看她們,海水沿着臉上的皺紋一條一條落下,她們靠在浮圈望着遠處,似乎是想着甚麼似的。兩小時裏不停從海床到海面進出,看得出她們有點疲倦,畢竟是年過七、八十歲的老人!

她笑着問我累嗎?然後反身,一瞬間就潛入海床深處,我看她慢慢從黑暗中消失。又累又冷的我在想:原來在海裏,我反而更像一個老人。

海女雖年過七十但體力驚人,每次在海裏工作時長達兩小時,而回到海女小屋稍作休息吃飯後又再出海,每天工作到中午結束。但在嚴苛的環境和長年累月的勞力在她們身上留下不少毛病,像聽力遲鈍、關節炎等。以前沒有調節耳壓平衡,多年來在海裏工作,令她們聽力受損了。在海女小屋休息時,她們各自準備了餸菜,圍在一起分享和聊天,細談剛才在海裏的收穫,我在屋子裏圍着火爐而坐,跟她們一起分享配菜和水果。






海女從海底捕捉的鮑魚。


海女需要嚴守時間及不可以捕捉年幼貝類。


在沒有任何氧氣設備之下戴上鉛塊,穿好潛水衣就潛入大海裏去。

新血加入 東京女攝影師見習三年
「說起多年在海裏的回憶、辛苦的事情多、冬天的日子無論有多冷也要下海,年輕時沒有現在的潛水衣,那時候只穿着白色棉質上衣,好冷,冷得很難受。上岸時冷得口齒不清。也試過在東伊豆那邊,試過被魚網纏住的經驗。那個地方來了好多人在Throw Fishing(拋釣)。當我要上水呼吸時就被魚網纏在海裏,感到好恐怖。」

年輕一代不願投身這行業,但獨特的文化卻吸引現年三十多歲的大野愛子。她本來在東京任職攝影師,一直喜歡大海,也希望移居到貼近大自然的地方生活,從大城市到鄉郊漁村,從都市人到傳統海女,都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三年前移居鳥羽學習成為見習海女,跟隨老海女們一起生活及工作,慢慢獲得海女們的信任。看着她們日復日開車到海邊,一同出海,休息聊天,互相倚靠,與其說是工作夥伴,彼此更像家人。


大野愛子本來在東京任職攝影師,三年前移居鳥羽學習,成為見習海女。


現役的海女大部份都是年過七十老人。是令人敬佩的「職人」。


這個隱蔽石灘可說是屬於她們的地方。

謀生其次 職人精神有一種使命
海女後繼者不足,人口減少,在日本總務省推動下,實施地域活化協力隊(地域おこし協力隊),徵集居住在城市的人擔任區域合作志願者。在人口老化嚴重的地區作區域建設開發和推廣,參與農業和漁業的區域合作活動,他們正在努力延續,尋找海女的後繼者。早年有不少年輕人從都市移居但後來發現與理想落差大,所以退職回家的人更多。據旅遊局人員說,老海女們把一生所學的知識傳授給年輕海女,最後卻離她們而去,海女們曾經因此對年輕一代失去信心,幸得愛子的堅持才挽回海女們的信任。

大家都擔心海女這行業會在不久將來消失而推出各種宣傳方案,慢慢地把這手藝推向旅遊觀光業靠攏。對我們來說,那是振興地方經濟的方法,要保留傳統難免要對外大力宣傳,把它改變成為各種表演景點。然而,看着她們日復日的工作,海女們對手藝的追求早已超越謀生的目的,一生都在海中度過,她們打從心底裏覺得這是一個使命,只要身體狀況許可,都會一直堅持走入大海。也許這就是真正的日本職人精神。


海女穿上潛水衣準備下水。


在上、下午兩節工作之間,海女都會在小屋裏取暖和吃飯。

採訪、攝影:王嘉豪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travel/daily/article/20180530/20405064
+++++++++++++++++++++++++++++++++++++++++++++++++++++++++++++++++
好勁
Good0Bad2
2018/05/30, 12:04:30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