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孤獨的香港保衛戰
source: http://thehousenews.com/society/孤獨的香港保衛戰/
海防博物館正展出香港軍事服務團歷史文物,英治時代的華藉英兵,今天已屬政治不正確,還有誰會有興趣看。服務團與義?軍皇家香港軍團有別,是以招募新兵及訓練為主。
最近浸大歷史系鄺智文、蔡耀倫出版了一本關於香港軍事史作品:《孤獨前哨 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作者根據英國及日本交戰雙方史料,重構1941年12月8日至25日香港保衛戰的歷史,釐清了一段長時間我們對這場戰役的誤解。
一般人認為英國欠缺防衛部署,英軍、印軍、加拿大軍及義?軍作戰表現欠佳,令香港迅速淪陷,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日子。作者硏究指出英國一直合理地因時制宜改變作戰計劃,只是日本開戰時,防衛計劃仍未完成,英國並不是疏於防範,日軍也並非神勇,登陸港島後出現,各自為戰局面,成功是靠個別聯隊成功及有運氣。
香港是日軍攻佔東南亞的前哨,英國也知道無法守得住,希望阻擋拖延。日軍在裝備、制空及人數均優於英軍,據指揮官莫庇德統計,英聯邦部隊11000人,1045人陣亡、1078人失蹤、1332人受傷。日軍參戰部隊35000人,據三十八師團統計,軍官死傷136人,士兵死傷2082人,作者認為雙方死傷人數相若。英軍火力不及,又欠制空權,兵力不足,新兵多,但仍然奮?作戰,兩次拒絕投降。蘇格蘭營A連掉失城門碉堡,但退守黃泥涌峽不斷發動反擊,最終只有15人生還。印軍拉吉普營守北角,以一營兵力阻擋六營日軍,殘兵一直作戰至25日英軍投降為止,所有英藉軍官傷亡。米杜息士營Z連死守禮頓山,直至被日軍四面包圍才撤退。
至於華籍英兵表現也英勇,香港團有46名華人士兵參戰,18日遇上登陸日軍,在黃泥涌峽李樹芬醫生大宅作戰,20號撤退在赤柱峽遭伏擊,估計共有30人死傷,餘下扮成難民回內地,加入英軍特種部隊,遠赴緬甸作戰。
當日軍登陸港島,英軍反攻失敗後,莫庇德知大勢已去,為免再有傷亡,認為應投降,港督20日拍電報向倫敦提出,回覆是「Resist to the end」。邱吉爾早已鐵了心腸。今天為了政治正確歌頌東江縱隊敵後遊擊戰時,有誰在聖?前會想起1941年12月20日接到不能投降命令,奉命死守,在赤柱機槍堡內孤獨的士兵,還有那些遠從加拿大溫哥華來助戰,未經訓練的年輕人,在黃泥涌峽突圍陣亡的加拿大軍指揮羅遜准將,還有連軍團史也行將被遺忘的香港軍團華人英兵。
海防博物館正展出香港軍事服務團歷史文物,英治時代的華藉英兵,今天已屬政治不正確,還有誰會有興趣看。服務團與義?軍皇家香港軍團有別,是以招募新兵及訓練為主。
最近浸大歷史系鄺智文、蔡耀倫出版了一本關於香港軍事史作品:《孤獨前哨 太平洋戰爭中的香港戰役》,作者根據英國及日本交戰雙方史料,重構1941年12月8日至25日香港保衛戰的歷史,釐清了一段長時間我們對這場戰役的誤解。
一般人認為英國欠缺防衛部署,英軍、印軍、加拿大軍及義?軍作戰表現欠佳,令香港迅速淪陷,進入三年零八個月的黑暗日子。作者硏究指出英國一直合理地因時制宜改變作戰計劃,只是日本開戰時,防衛計劃仍未完成,英國並不是疏於防範,日軍也並非神勇,登陸港島後出現,各自為戰局面,成功是靠個別聯隊成功及有運氣。
香港是日軍攻佔東南亞的前哨,英國也知道無法守得住,希望阻擋拖延。日軍在裝備、制空及人數均優於英軍,據指揮官莫庇德統計,英聯邦部隊11000人,1045人陣亡、1078人失蹤、1332人受傷。日軍參戰部隊35000人,據三十八師團統計,軍官死傷136人,士兵死傷2082人,作者認為雙方死傷人數相若。英軍火力不及,又欠制空權,兵力不足,新兵多,但仍然奮?作戰,兩次拒絕投降。蘇格蘭營A連掉失城門碉堡,但退守黃泥涌峽不斷發動反擊,最終只有15人生還。印軍拉吉普營守北角,以一營兵力阻擋六營日軍,殘兵一直作戰至25日英軍投降為止,所有英藉軍官傷亡。米杜息士營Z連死守禮頓山,直至被日軍四面包圍才撤退。
至於華籍英兵表現也英勇,香港團有46名華人士兵參戰,18日遇上登陸日軍,在黃泥涌峽李樹芬醫生大宅作戰,20號撤退在赤柱峽遭伏擊,估計共有30人死傷,餘下扮成難民回內地,加入英軍特種部隊,遠赴緬甸作戰。
當日軍登陸港島,英軍反攻失敗後,莫庇德知大勢已去,為免再有傷亡,認為應投降,港督20日拍電報向倫敦提出,回覆是「Resist to the end」。邱吉爾早已鐵了心腸。今天為了政治正確歌頌東江縱隊敵後遊擊戰時,有誰在聖?前會想起1941年12月20日接到不能投降命令,奉命死守,在赤柱機槍堡內孤獨的士兵,還有那些遠從加拿大溫哥華來助戰,未經訓練的年輕人,在黃泥涌峽突圍陣亡的加拿大軍指揮羅遜准將,還有連軍團史也行將被遺忘的香港軍團華人英兵。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