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old new is so][好文再共賞] 進擊的巨人與香港
(原載於:刺青雜誌)

《進擊的巨人》之所以能夠在動漫界掀起風潮,相信與其出色的背景設定有着莫大關係。故事起初,人類生活於高牆以內,牆外卻是數之不盡以殺戮人類為樂的巨人,而幸運地在圍牆的保護下,人類已享有逾百年的太平盛世。在人類的生活範圍內共有三幅高牆,圈外有圈 – 最有權勢的貴族與富戶生活於最內圍;而最貧苦的低下階層則住在最外。及至有一日,巨人終於衝破了第一堵高牆… 筆者卻驚覺故事內人類及後的反應,竟與當下普遍香港人的想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一、安於短暫的逸樂?

即使第一堵高牆受到了致命性的衝擊,而人類亦被逼全體撤至第二堵圍牆以內,不少人依然希望安於現狀,危機意識何其薄弱。這可體現於每當有士兵組成「調查兵團」深入虎穴前往巨人住處,冀望加深對敵人的了解,卻總有些旁觀民眾在冷嘲熱諷。何以敵人早已發動了第一次攻勢,卻依然有人深信不會有第二次而拒絕反抗?是懶於思考、逃避現實,抑或只希望苟且偷生多一朝半夕?

情況與香港社會無異。中共早早已於零三年開始全面收回香港的控制權,當時特區政府與建制派只差些微就可將「廿三條」立法。當年不是五十萬人上街逼使港府屈服嗎?七月一日,五十萬人上街;數日後,當時的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仍然於立法會要求二讀通過,最後若不是自由黨為了保住飯碗(往後的直選選票)而轉軚,「廿三條」早早就通過了。中共不給予香港民主,香港人也只得無奈接受?這講法於老一輩之間頗為流行,但於我而言,這跟故事內只懂冷嘲熱諷的民眾無異。既然中共已開始企圖同化香港,為何港人卻可以眼白白望著所享有的自由、法治一步步被摧毀?

二、所有人生來平等,但有些人比其他人更平等?

在第一堵圍牆失守以後,大批難民內遷。動畫中,貴族將一群群的難民說成「廉價的生命」,並沒有絲毫著緊憐惜之意。及後,王族亦為了更有效地將資源分配而決定減少人口,大批難民未經訓練就被送上戰場,可見在故事中內城人民的生命比起那些難民的似乎更加貴重。還有一幕更令人心寒,在民眾撤離期間,有一大商家寧願讓自己的貨物先行,也不容讓任何民眾通過城門。低下階層的生命,竟比不上那堆死物。

香港雖然都可被算上發達地區之一,但對待低下階層的態度竟與故事中的情節大同小異。筆者無意在此討論香港應否擺脫資本主義,走上社會主義之路,但即使在資本主義的市場機制底下,人民最基本的生活條件也不能被擱置或凌駕。所以,當環顧全球的資本主義國家,最低工資最高工時均已被立法,如香港碼頭工人般連續工作72小時連用餐如廁也得偷偷摸摸的例子,恐怕少之有少。商家謀取暴利時相信也沒有顧及甚麼可持續發展,只顧賺盡當下,市民有冇樓住能否生存,who cares?

三、越有能力對抗敵人,卻越能遠離敵人?

在主角被訓練成為士兵的過程中,他發現了一個怪異的現象:最出色的士兵通常皆會選擇加入「憲兵團」,即是可以離開外城,進入更安全的內城侍奉王族。然而,這種風氣卻極其荒謬,最有能力抵抗巨人的何以會選擇離開戰場?久經三年的訓練,練得一身出色的對戰能力,最後卻只是為了讓自己擺脫對戰?

看似荒謬絕倫的風氣,同樣存在於香港社會。學業成績出眾的莘莘學子在進入大學選擇學科之際,身邊的家人朋友總會向其施加無形的壓力。會考十優,不是希望當社工吧?成績彪炳做banker醫生是常識吧?不公義的事與需要援手的人充斥於社會每個角落。然而,最有能力的卻屢屢被規勸為自己謀取更大的利益,而非以改善或貢獻身處的社會為首要目的。當然,每個人均有其選擇的權利,但社會風氣勃謬卻是毋容置疑。

雖則《進擊的巨人》乃是虛構故事,但原來情節中的荒謬,早早已存在於每一位身處的社會。
我們現在身處「進擊的巨人」的城牆內,不能出來,或許化作巨人一起也吃起人來才有生機?
Good2Bad0
2014/06/12, 10:11:24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