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劉紹麟:他們在搞港獨嗎?從本土意識看佔中運動
劉紹麟:他們在搞港獨嗎?從本土意識看佔中運動
22:38 27/10/2014


【明報專訊】今次運動是否「港獨」?相信大部分香港人及運動參與者,都不認為是這樣。以筆者所見,大部分參與及同情運動者,均未想過真要爭取香港獨立,大家心裏共同的恐懼,是隨着中國在香港的影響(不喜歡的會認為是「入侵」)擴大,一個熟悉的香港將要消失,正是這種「家園被毁」的恐懼,為這次事件提供了巨大能量。與其說是港獨,不如說是一種80後版本的本土意識,加上近七八年來的連串事件發酵而成。

今次運動的觸發點固然是8‧31人大落閘,然而中線的因素應是2003年以降的雙向整合及80後版本的本土意識抬頭,兩者都指向一種對「內地入侵」的恐懼,這種恐懼隨着一系列事件而火速升溫,以2012年的國民教育事件為首個引爆點,之後不斷加劇,成為今天的局面。如果是這樣的話,則筆者對未來的發展(不是指這次運動)是悲觀的。在這種心態上非常恐懼中國,但實際上又處處受內地影響需與其合作的情况下,我想不到有何種政治安排,能使香港安寧一點。


新的香港論述:集體回憶

2003年的保護維港運動,是將維港這類「後物質主義」議題提上議程,惟保護維港只是開始,之後更大規模的是連串集體回憶的建構。保護天星、皇后碼頭、保衛喜帖街等等,是因為這些地點盛載着升斗市民的生活經驗、悲觀離合,是屬乎人民的歷史。集體回憶是嘗試建構一種香港身分,以此香港身分為基礎作為凝聚香港人,對應一直以來香港人本土認同不強的狀態。
集體回憶論述產生的背景,就是面對強大的、正在影響香港的中國時,感到香港身分正要消失,嘗試透過凝聚本土的生活經驗,強化香港身分。退一步而言是保衛香港不至消失,進一步是以這種身分凝聚以推動香港發展。但既然這種香港身分之建構是源於對中國的恐懼,則很自然沒打算將中國元素包括在香港身分之內。是以我還未遇上一個版本的集體回憶,是講中國乒運健將、中國女排在七八十年代如何風靡香港青年。


雙向整合:內地「入侵」的具體化

集體回憶是學生及知識分子感興趣的事,在大學及中學生中播下了種子,有一定影響,但還未至成為普羅大眾也深感認同的事件,其運動規模遠比不上2012年的反國教科事件,然而與集體回憶論述同步發生的,是隨着自由行及內地的更緊密融合。在「雙向整合」的情况下,過往還是相隔一段距離的中國影響,一下子便來到了家園裏,成了一個日常生活也受影響的事件,這使得普羅大眾也開始感到「內地入侵」問題的迫切性。

香港人早在上世紀80年代已在內地設廠,但這階段還只是香港人進內地發展,未看到香港街上店裏都是內地人,是以雖然香港人怕內地,但在2003年以前,這種恐懼仍只存在腦中。但2003年後漸漸出現的,是內地對香港的影響,成了普通人日常生活也感受到的問題。當中最顯眼的事件,莫如是雙非及自由行對日常生活的衝擊,由此衍生的事件,諸如D&G事件、奶粉事件、北區婦產科及學校所面對的壓力,以至油尖旺藥房林立等。內地「入侵」香港的恐懼,不再只是知識分子或學生有興趣的問題,「香港將被淹」成了一般市民也會擔心的事件,在這種氛圍之下,議會內對抗政府聲音得到了相當的支持,報章上總缺不了自由行在港的不適當行為。
對「硬骨頭」特首的反彈

到梁振英上台後,這種情况繼續惡化。先是2012年的特首選舉,在不少香港人心中是一次痛苦經驗,選舉過程輸掉了社會對特首的信任。而梁振英的背景,就令一些人懷疑他是中共派來整治香港的代表,箇中真假固然無從知悉,但反正公眾就是這樣子看了。此所以梁上台後,連一個星期的蜜月期也沒有,便要面對社會各界連番挑戰,所有問題都要算到他頭上。如果像曾蔭權年代一般,只以一個「置安心計劃」來回應對房屋的訴求,而不是雷厲風行的搞,則政府受攻擊的力度應會減低,至少不會發生新界東北事件及對陳茂波的連串指控。但正如陳佐洱所言,梁特首是個「硬骨頭」,會不成功不休地把事情幹下去。固然從政府的角度來看,建房屋、推東北發展、設貧窮線、設文化局,真是何罪之有?但在一個缺乏認受性,再加上民間已積存了大量不滿的情况下,梁振英政府「攻堅」行為,加上公眾對他「港共」的指控,就更使人覺得他是一個親共而且好鬥的鷹派,代表着中國政府來整治香港,自然民間的不滿也愈滾愈大。
今次人大落閘,是進一步「印證」了這種中國恐懼,網絡上流傳的,是「你入侵我家園,限制我民主」等的說法。此所以,筆者認為與其說是香港人是爭取獨立,不如說香港人是恐懼這個我們出生成長,並有相當感情的社會、制度,將在未來可見的年日內消失,但面對一個崛起中的中國,也看不到可以做什麼,於是以這次運動作為絕地反擊。或許從內地的角度來看,反國教科、反東北以至今次事件,是一批難以理解甚至別有用心的「刁民」行徑;但香港人累積下來對政府的不滿、對「香港消失」的恐懼,恐怕是內地政府以及筆者的一些內地朋友未能理解的。

如果認同今次事件的底蘊是源於對內地的恐懼,則這種狀態是令人擔憂的。首先,如果這種恐懼與對立持續下去,真正的港獨會愈來愈有市場;局面緩和一點,公眾意見又會中庸一點。第二,不管情願或不情願,在短線至中線而言,香港還是要與內地結連起來的,即使從今天起建設一種可使香港完全不靠內地的生計,少說也要10年後才能見效。即是說,任誰當特首,不管是欽點、小圈子選舉,或完全真普選產生,也必須要在香港民間不滿內地,但實際上仍要與內地合作的處境之下,作出艱難的平衡。隨便一個被民間視為對內地軟弱的行動,也可能被指出賣香港而被轟。如何處理這種情緒,關係香港生存大事,各方都要嚴肅思考。
Good1Bad0
2014/11/02, 5:02:22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