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毒隱翅蟲:一拍即中毒 毒隱翅蟲殺入民居
http://hk.on.cc/hk/bkn/cnt/news/20141124/bkn-20141124212726094-1124_00822_001.html
部分隱翅蟲毒性較強,不慎拍打會令其汁液傷害皮膚。
毒隱翅蟲在大埔太和邨民居出沒。
居民所捕捉的毒隱翅蟲長達7毫米。
16年最強厄爾尼諾現象,多雨暖冬令隱翅蟲肆虐民居。毒性強,隨時一拍即中毒的隱翅蟲,過往一向只於夏天活躍於樹林,惟因今個冬天不太冷,隱翅蟲的繁殖期得以延長,大量的隱翅蟲因而殺入民居。日前有大埔居民便多次在家中發現毒隱翅蟲的蹤影,令居民人心惶惶,擔心不慎拍打而隨時中毒。有昆蟲專家直指,隨着全球天氣暖化,隱翅蟲會不斷繁殖,而屋苑的花圃及花槽更是其溫床,加上該蟲有趨光習性,因而愛直撲民居。皮膚科專科醫生提醒,接觸隱翅蟲毒液後,皮膚會紅腫及長出水泡,嚴重更會引致細菌感染,呼籲切勿再胡亂觸摸身體其他部位。
「真係唔知喺邊度飛入嚟,好驚啲小朋友當蚊咁拍死佢而中毒!」家住大埔太和邨低層單位的李先生,最近在家中多次發現隱翅蟲蹤影。他憶述,3個月前,一隻約七毫米長、呈啡黑色的昆蟲,俯伏在客廳牆身,起初他不以為然,隨手用紙巾把蟲捏死。直至上周,又在家中燈罩發現外貌相同的昆蟲,他立即將牠捕捉並收藏在水樽內,隨後上網查看,才驚覺疑是帶有毒性的隱翅蟲。
李估計,因他住在低層關係,毒蟲較易從屋外飛入家中並大量繁殖,「擔心屋企人唔知隻嘢咁毒亂拍,啲隱翅蟲刺傷咗就麻煩,呢幾日會加個蚊網防蟲。」
記者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檢視李所捕捉的昆蟲屍體,證實是「毒隱翅蟲」,長約7毫米,身體紅黑相間。他指,隨着全球天氣暖化,加上今年冬天不太冷,令活躍於4至9月的隱翅蟲,現時在11月的攝氏20多度天氣下,仍然不斷繁殖,「隱翅蟲鍾意喺濕潤嘅地方生長,亦喜好喺草叢或樹林,如果屋企外面有樹,就要小心啲。」
翁指,隱翅蟲不是群居生活,較難被發現撲滅,而隱翅蟲在港出沒外,港人旅遊熱點台灣及內地華南地區亦會出現,「天氣唔轉冷,隱翅蟲可能喺12月仍會出現,見到嗰時千奇唔好拍打,揚開佢哋。」
「隱翅蟲屬趨光性,會貼近白光燈飛行,經常喺夜晚出沒,樹林、公共廁所及居所比較常見。」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表示,因毒隱翅蟲的幼蟲喜愛在濕潤的泥土內生長,屋苑內的花圃及花槽為其最好居所,而屋苑多不愛用強力或太頻密的殺蟲劑,造就該蟲可在上址生長,加上今年天氣和暖,更適合該蟲生長。
據了解,本港約有400多種隱翅蟲,主要棲身於樹林及草叢的落葉堆等,當中少數品種的體液含有刺激性毒素Pederin。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表示,單純接觸隱翅蟲不會對皮膚帶來傷害,但若市民拍打隱翅蟲,其體內具刺激性的汁液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史直言,患者一般不會有即時反應,但刺激性的傷害會在數小時內出現,患處會出現痕癢、紅腫及水泡,嚴重更會發炎及出現細菌感染,「隱翅蟲體內嘅汁液有好強嘅刺激性,好似強酸咁會刺激皮膚。若果傷口處理不當,有可能會傷及真皮層,最終留下疤痕。」
史指接觸刺激性物質後,市民應避免胡亂觸摸身體其他部位,以免增加患處,市民應以梘液清洗患處,稀釋刺激性物質,
「接觸完開頭唔覺痛,之後摸到眼或者其他部分,都有可能出現紅腫,所以應該盡快用梘液清洗患處。」另有醫學界人士指,若接觸者屬敏感體質,毒素更有機會進入血管,恐影響性命。
部分隱翅蟲毒性較強,不慎拍打會令其汁液傷害皮膚。
毒隱翅蟲在大埔太和邨民居出沒。
居民所捕捉的毒隱翅蟲長達7毫米。
16年最強厄爾尼諾現象,多雨暖冬令隱翅蟲肆虐民居。毒性強,隨時一拍即中毒的隱翅蟲,過往一向只於夏天活躍於樹林,惟因今個冬天不太冷,隱翅蟲的繁殖期得以延長,大量的隱翅蟲因而殺入民居。日前有大埔居民便多次在家中發現毒隱翅蟲的蹤影,令居民人心惶惶,擔心不慎拍打而隨時中毒。有昆蟲專家直指,隨着全球天氣暖化,隱翅蟲會不斷繁殖,而屋苑的花圃及花槽更是其溫床,加上該蟲有趨光習性,因而愛直撲民居。皮膚科專科醫生提醒,接觸隱翅蟲毒液後,皮膚會紅腫及長出水泡,嚴重更會引致細菌感染,呼籲切勿再胡亂觸摸身體其他部位。
「真係唔知喺邊度飛入嚟,好驚啲小朋友當蚊咁拍死佢而中毒!」家住大埔太和邨低層單位的李先生,最近在家中多次發現隱翅蟲蹤影。他憶述,3個月前,一隻約七毫米長、呈啡黑色的昆蟲,俯伏在客廳牆身,起初他不以為然,隨手用紙巾把蟲捏死。直至上周,又在家中燈罩發現外貌相同的昆蟲,他立即將牠捕捉並收藏在水樽內,隨後上網查看,才驚覺疑是帶有毒性的隱翅蟲。
李估計,因他住在低層關係,毒蟲較易從屋外飛入家中並大量繁殖,「擔心屋企人唔知隻嘢咁毒亂拍,啲隱翅蟲刺傷咗就麻煩,呢幾日會加個蚊網防蟲。」
記者委託香港浸會大學生物系教授翁建霖檢視李所捕捉的昆蟲屍體,證實是「毒隱翅蟲」,長約7毫米,身體紅黑相間。他指,隨着全球天氣暖化,加上今年冬天不太冷,令活躍於4至9月的隱翅蟲,現時在11月的攝氏20多度天氣下,仍然不斷繁殖,「隱翅蟲鍾意喺濕潤嘅地方生長,亦喜好喺草叢或樹林,如果屋企外面有樹,就要小心啲。」
翁指,隱翅蟲不是群居生活,較難被發現撲滅,而隱翅蟲在港出沒外,港人旅遊熱點台灣及內地華南地區亦會出現,「天氣唔轉冷,隱翅蟲可能喺12月仍會出現,見到嗰時千奇唔好拍打,揚開佢哋。」
「隱翅蟲屬趨光性,會貼近白光燈飛行,經常喺夜晚出沒,樹林、公共廁所及居所比較常見。」香港昆蟲學會副會長饒戈表示,因毒隱翅蟲的幼蟲喜愛在濕潤的泥土內生長,屋苑內的花圃及花槽為其最好居所,而屋苑多不愛用強力或太頻密的殺蟲劑,造就該蟲可在上址生長,加上今年天氣和暖,更適合該蟲生長。
據了解,本港約有400多種隱翅蟲,主要棲身於樹林及草叢的落葉堆等,當中少數品種的體液含有刺激性毒素Pederin。皮膚科專科醫生史泰祖表示,單純接觸隱翅蟲不會對皮膚帶來傷害,但若市民拍打隱翅蟲,其體內具刺激性的汁液會對皮膚造成傷害。史直言,患者一般不會有即時反應,但刺激性的傷害會在數小時內出現,患處會出現痕癢、紅腫及水泡,嚴重更會發炎及出現細菌感染,「隱翅蟲體內嘅汁液有好強嘅刺激性,好似強酸咁會刺激皮膚。若果傷口處理不當,有可能會傷及真皮層,最終留下疤痕。」
史指接觸刺激性物質後,市民應避免胡亂觸摸身體其他部位,以免增加患處,市民應以梘液清洗患處,稀釋刺激性物質,
「接觸完開頭唔覺痛,之後摸到眼或者其他部分,都有可能出現紅腫,所以應該盡快用梘液清洗患處。」另有醫學界人士指,若接觸者屬敏感體質,毒素更有機會進入血管,恐影響性命。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