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官迫民反之香港挑撥戰]寧睡天橋 不住劏房,露宿者苦戰食環署三十年
露宿街頭港人:寧睡天橋 不住劏房[/size=4][/b]

過去16年,梁炳權(音譯)所謂的“家”,就是油麻地渡船街天橋下的兩個破舊床墊。他原為修理工人,1998年失業後再也無法找到正職,連床位的租金都付不起,更別提租房子了。
[#e61523]60歲的梁炳權說:“許多地方都不適合我。劏房太小,連站立的空間都沒有,一打開門,你就已經站在床邊了。這種地方還要收1800港元月租,有什麼意思?”[/#e61523]
他每天工作13個小時,拾紙箱賣給回收公司,賺取五六十元,以此維生。
他說:“我現在賺的錢只剛夠買吃的,有時賺得不夠,一天只能吃一頓。我不是不想找份正職,但以我現在的年紀和身體狀況,很難找工作。”

另一名露宿者只願以“阿強”自稱。48歲的他情況並不比梁炳權好多少。他打散工,月入三四千港元。過去八年,他有時住劏房,有時露宿。
阿強的收入勉強足以負擔床位,但他表示已經受夠了,寧願露宿街頭。
他說:[#e61523]“我以前租過劏房,但居住環境太惡劣,最後我只好睡在樓下的公園裡。實在太可怕了。”[/#e61523]
他憶述過往經驗時說:[#e61523]“地板上都是厚厚黏黏的污漬,走過時你的腳就像沾上膠水一樣,室內也總是瀰漫著垃圾的臭味。只要一關燈,就會有許多木蚤跑出來,這樣教人怎麼睡呢?”
“我寧可睡在天橋下,也不想再去租那些地方了。”[/#e61523]
http://www.nanzao.com/tc/hk/45952/lu-su-jie-tou-gang-ren-zhu-shui-tian-qiao-bu-zhu-tang-fang


尼裔橋底「避難所」下周清場[/size=3]

渡船街橋底的露宿者,早前接到地政總署發出的最後通牒(圖中告示),勒令他們於5月7日前遷出。(劉焌陶攝)

渡船街天橋底住有一群尼泊爾裔露宿者,其中豪仔(化名,左二)稱,他們稱該處為「Down Town」,視為第二個家,同鄉亦以兄弟相稱,會分享全部所有。(劉焌陶攝)
區會搞美化 露宿者今遊行衛家園

【明報專訊】西九龍新舊區交界處的天橋底下,隱藏着一個名為「Down Town」的「小社區」。這小社區位處偏僻亦鮮為人知,卻在香港尼泊爾族群間口耳相傳,形容為他們在港「最後的避難所」。因油尖旺區議會正計劃將該處美化及改建,地政總署早前張貼通告,勒令該處的露宿者於本月7日前離開。露宿者將於今日中午遊行抗議,並會見政府官員以表達捍衛家園的心聲。

Down Town位於西九龍填海區與舊區交界,即渡船街與眾坊街交匯處的西九龍走廊天橋底。這個住有10多名尼泊爾人的小社區三面被公路包圍,甚不起眼。30歲的豪仔(化名)4個月前遷入這小區,「從未有過的感覺,猶如第二個家」。有案底的他本在酒吧工作,9000元月薪用了4000多元交租。他說工作辛苦,生活又無意義,於是辭工,但有案底難找工作。無法負擔沉重租金的他遂搬到Down Town這避難所。

Down Town尼人皆知
「所有在香港居住的尼泊爾仔都知道Down Town。」豪仔說,自2004年起,該處便開始有尼泊爾人聚居,自此這地方開始口耳相傳。Down Town對尼泊爾人而言,就像最後的避難所,助他們渡過難關。

Down Town的住客像一家人,10多個「兄弟」會「將所有東西拿出來分享」。他說,找到兼職的「兄弟」會將所得與眾人分享,又有人會將「失業救濟金」拿出來。訪問期間,豪仔多次邀請記者留下一起用膳。豪仔坦言,以往的住客「有吸毒的,亦有黑社會」,但現時的兄弟都很善良。
住客如兄弟 「會分享所有」

對於油尖旺區議會的美化及改建計劃(見另稿),以及地政署勒令露宿者於5月7日前離開的通告,豪仔淡然回應﹕「要搬便搬,根本別無選擇……見步行步。」在社區組織聯會協助下,露宿者將於今日中午遊行抗議,並於遊行後會見地政總署、社署及民政事務署代表,表達捍衛家園的心聲。
http://news.sina.com.hk/news/20130502/-2-2958202/1.html
Good9Bad1
2015/03/19, 10:03:23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