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雷劈 ICC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e-paper/20150524/large/1432398764_c1ec.jpg)
雷劈ICC都影到 攝影師教你拍靚閃電
0524 23:01
徘徊廣東沿岸的一道低壓槽,連日為本港帶來雷雨,天文台在過去周三及周六更發出紅色暴雨警告;有攝影愛好者在周三晚上9時許,則拍下雷電擊中環球貿易廣場(ICC)的一刻,經多幅閃電照疊加後,畫面更見震撼。
拍攝此照片的Patrick,本身是製作公司合伙人兼攝影師。他接受《蘋果》查詢時,坦言是首次拍攝到閃電劈中建築物,但原來Patrick當晚並非一心拍攝閃電,本身因工作關係,要到尖沙嘴一帶拍攝,適逢晚上開始雷暴,「大概8時……我不斷check(檢查)天文台apps(手機應用程式),發現閃電位置就在我眼前,所以用縮時方式拍攝,一來我拍到我需要的影片,二來同時拍到閃電」。一個無心插柳,就讓Patrick記下了ICC被雷擊的一幕。
「拍到一刻當然興奮!而且落在ICC更是難得,因為喜愛拍閃電,不過要拍到美麗且震撼的構圖就很難」,的確,入行3年多的Patrick拍攝過無數次閃電,但要拍得曝光恰到、形狀和構圖壯觀的閃電照,除了技術,似乎更看天時地利。
不過機會也是留給有準備的人;掌握好技術,才不輕易讓機會溜走。Patrick教路,因閃電方位可預計,拍攝前可查閱天文台最新閃電位置圖,「最緊要係check(檢查)清楚閃電位置及移動方向、相機對閃電方向」,不過閃電時間始終難料,故用縮時拍攝最易捕捉,「因為你唔使搵手按,如果唔用呢種方式就只可手動了」。
至於設置拍攝間距亦最關鍵,Patrick表示:「我用(感光度)ISO 200、(光圈)F11,以5秒曝光拍攝,只給1秒間隔時間就影第二張,咁就唔會令曝光時間太長或太短,因為閃電不能預知;曝光太短,即是相機停的次數多咗,閃電往往在這些空位出現,我試得多;曝光太長如10秒,往往在第8、9秒先閃,但因曝光不足又影唔到,所以曝光,我大多設在4至6秒間」。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news/20150524/53771486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