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明報大學生民調:過半撐「建設民主中國」港人有責
【明報專訊】學聯在八九民運後26年來,今年首次決定不參與支聯會六四晚會,本土派則稱國內民主是事不關己。本報[#ff0011]5月中至5月底[/#ff0011]在8間大學以問卷方式訪問851名學生,[#ff0011]當中53%稱港人有責任「建設民主中國」,認為「沒有責任」的有14%[/#ff0011],其餘人沒意見。
調查顯示,29%受訪者今年擬參與六四晚會,「不參加」和「未決定」的佔71%;而未擬參加人士當中,最多人不認同晚會過於形式化(35%),其次是認為出席對平反六四無幫助(28%)。
今年六四燭光面對學界風雨不斷,先有浸會大學唯一的學生會候選內閣修改參選政綱,不再支持學聯歷年對六四的立場;學聯其後決定不統一支援六四活動。另外,港大學生會表明不認同「建設民主中國」綱領,在校園另辦集會。本報5月中至5月底派記者到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浸大、嶺大及樹仁,以街頭問卷方式訪問大學生對六四及支聯會的態度。
何俊仁:近三成願出席很不錯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認為,近三成受訪者表示擬參加六四晚會,出席率已很不錯。他對53%受訪者認同港人有責任「建設民主中國」表示感到鼓舞和欣慰,因香港仍是相對可自由發聲地方,學生的責任感和認同感非常重要。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說,由於不清楚調查方法,難以評論結果,但港大學生會對港大學生負責,早表明不認同「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民主」,學生用選票授權他們競選時的講法,就只能兌現選舉承諾。學聯副秘書長王瀚樑稱,「建設民主中國」是否港人責任非常主觀,但學聯一向認為香港民主與中國民主有很強扣連。
何俊仁說,香港是彈丸之地,「連自己的民主都爭取得咁辛苦」,受訪學生認為此說不實際可以理解。過往20多年參與六四晚會者,有人認為「未必一定覺得咁有用」,但參與晚會都是為正義感,都是基於普世價值。
邵家臻:年輕人感晚會「建制」「形式化」
[#ff0011]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邵家臻說[/#ff0011],20多年前的六四晚會是「好潮」,但時下的年輕人看就覺得「好建制」、「形式化」。青年向來都是反權威、反建制,但可以看到,當下青年反對晚會不是意識形態問題,而是形式上覺得「無料到」。[#ff0011]他說,現時社會有一種本土、勇武氣氛,批評政府和中共已成必然的事,為要更「型」和更「先鋒」[/#ff0011],青年轉而批評支聯會及泛民等。
調查中,最多受訪者批評六四晚會過於形式化,何俊仁說,不少人認為悼念是應該嚴肅的,舉例台灣「二二八」事件、韓國光州起義,甚至美國世貿遺址的悼念活動,形式都是多年一樣。他說,支聯會曾在晚會安排藝術表演,但不少人不認同甚至離開。晚會形式今年之後可以檢討,但改善形式之餘不能失去宗旨,只能在參加者中尋找最大公約數。
王瀚樑說,雨傘運動後,年輕人尤對以往悼念六四方式感到失望,「能否有更直接具體的方式去說我們應怎樣做?」他舉例,去年六四晚會,學生發起不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抗命式的遊行,雖然參與者不多,未必有實質效果,但認為可帶出「抗爭、抗命」六四精神。
15中學政改關注組 六成未決定參與否
本報除做大學生問卷調查外,亦向中學政改關注組發出問卷,在回覆的15間學校關注組代表中,近半過去有參與1至2次六四晚會經驗,六成至今仍未決定今年會否參加晚會。對於支聯會提出的五大綱領,近四成不支持「建設民主中國」,但對於港人有否責任「建設民主中國」,則「同意」與「不同意」各半。
http://news.mingpao.com/pns/明報大學生民調:過半撐「建設民主中國」港人有責/web_tc/article/20150602/s00001/1433181534526
調查顯示,29%受訪者今年擬參與六四晚會,「不參加」和「未決定」的佔71%;而未擬參加人士當中,最多人不認同晚會過於形式化(35%),其次是認為出席對平反六四無幫助(28%)。
今年六四燭光面對學界風雨不斷,先有浸會大學唯一的學生會候選內閣修改參選政綱,不再支持學聯歷年對六四的立場;學聯其後決定不統一支援六四活動。另外,港大學生會表明不認同「建設民主中國」綱領,在校園另辦集會。本報5月中至5月底派記者到港大、中大、科大、理大、城大、浸大、嶺大及樹仁,以街頭問卷方式訪問大學生對六四及支聯會的態度。
何俊仁:近三成願出席很不錯
支聯會主席何俊仁認為,近三成受訪者表示擬參加六四晚會,出席率已很不錯。他對53%受訪者認同港人有責任「建設民主中國」表示感到鼓舞和欣慰,因香港仍是相對可自由發聲地方,學生的責任感和認同感非常重要。
港大學生會會長馮敬恩說,由於不清楚調查方法,難以評論結果,但港大學生會對港大學生負責,早表明不認同「中國有民主,香港才有民主」,學生用選票授權他們競選時的講法,就只能兌現選舉承諾。學聯副秘書長王瀚樑稱,「建設民主中國」是否港人責任非常主觀,但學聯一向認為香港民主與中國民主有很強扣連。
何俊仁說,香港是彈丸之地,「連自己的民主都爭取得咁辛苦」,受訪學生認為此說不實際可以理解。過往20多年參與六四晚會者,有人認為「未必一定覺得咁有用」,但參與晚會都是為正義感,都是基於普世價值。
邵家臻:年輕人感晚會「建制」「形式化」
[#ff0011]浸大社會工作系講師邵家臻說[/#ff0011],20多年前的六四晚會是「好潮」,但時下的年輕人看就覺得「好建制」、「形式化」。青年向來都是反權威、反建制,但可以看到,當下青年反對晚會不是意識形態問題,而是形式上覺得「無料到」。[#ff0011]他說,現時社會有一種本土、勇武氣氛,批評政府和中共已成必然的事,為要更「型」和更「先鋒」[/#ff0011],青年轉而批評支聯會及泛民等。
調查中,最多受訪者批評六四晚會過於形式化,何俊仁說,不少人認為悼念是應該嚴肅的,舉例台灣「二二八」事件、韓國光州起義,甚至美國世貿遺址的悼念活動,形式都是多年一樣。他說,支聯會曾在晚會安排藝術表演,但不少人不認同甚至離開。晚會形式今年之後可以檢討,但改善形式之餘不能失去宗旨,只能在參加者中尋找最大公約數。
王瀚樑說,雨傘運動後,年輕人尤對以往悼念六四方式感到失望,「能否有更直接具體的方式去說我們應怎樣做?」他舉例,去年六四晚會,學生發起不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抗命式的遊行,雖然參與者不多,未必有實質效果,但認為可帶出「抗爭、抗命」六四精神。
15中學政改關注組 六成未決定參與否
本報除做大學生問卷調查外,亦向中學政改關注組發出問卷,在回覆的15間學校關注組代表中,近半過去有參與1至2次六四晚會經驗,六成至今仍未決定今年會否參加晚會。對於支聯會提出的五大綱領,近四成不支持「建設民主中國」,但對於港人有否責任「建設民主中國」,則「同意」與「不同意」各半。
http://news.mingpao.com/pns/明報大學生民調:過半撐「建設民主中國」港人有責/web_tc/article/20150602/s00001/1433181534526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