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音樂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實心透明——話梅鹿的音樂哲學
【明報專訊】初聞香港樂隊話梅鹿,以為是說台灣剛解散的後搖樂團甜梅號,大概因為兩隊都有着同類的音樂語言,純粹以樂器導航聽者到無語的音樂領域,這個美麗誤會,觸發我對話梅鹿的好奇,去年八月在「樂人地帶」(將於十月底結業的live house),第一次看話梅鹿(Prune Deer)現場演奏,留下深刻印象。四位年輕男生,兩支結他、一支低音結他、一組鼓,樂器發出的聲音幾乎拆破斗室的水泥牆,再築成一道紮實的音牆,這類instrumental音樂變奏多,各樂器都有solo的機會,「其實我們的想法是玩新穎的音樂,而剛好math rock技術和結構上沒太大限制,便『暫時』選擇了math rock。」結他手樂恆說。

話梅鹿,一個唯美的名字,由鼓手志熙、結他手自然和樂恆、低音結他手千邦組成,才二十出頭,卻有着深厚紮實的音樂功底,結他手自然在中學買了支結他並改變了他的世界,另一結他手樂恆小學始接觸古典結他,再投向搖滾樂及爵士樂的世界,兩人現正攻讀城大創意媒體;低音結他手千邦中學時跟David Bigguy(前DSC低音結他手)學師;而鼓手志熙更有十二年敲擊樂及十年爵士鼓的根底。聽着各人的「履歷表」,難怪他們在台上施展的技法,教樂迷嘖嘖稱奇。

選擇即未來

話梅鹿成軍兩年多,首張大碟《實心透明》即將出爐,碟名似乎滿有哲學意味,結他手自然解說:「整張專輯的概念是一個循環,由混沌不明的白噪音,到看見日出,然後萬物待長,各種生命展現出活潑的一面,直至閃光一現,最終迎接熱寂的到來。然而,終結只是另一個故事開端。」這種鋪排是有意思的,就如千邦補充,「如何選擇、勇敢地選擇循環抑或讓世界隨熱寂完結——『選擇即未來』的哲學。」

專輯以《白噪音》為開篇,先來喧囂如噪音的聲音,接着《日光》以溫婉的結他和弦出發,隨之而來是愈強而有致的鼓聲,末段低音結他低迴彷彿跟結他來一席對話,此乃全碟滿載能量的一曲。另外《還有兩天》和《探戈》,盡顯math rock編奏的肌理。《熱寂》是主打歌,在非常低成本的資源下,他們親自製作第一部mv。提到音樂創作,「我們的創作過程是即興彈奏,錄音,回家,寫成樂譜。在下一次團練時推翻上一次的段落,即興彈奏,錄音,再推翻之前的段落」,自然說。真正享受創作的人必然有這種「打倒昨日的我」的意志,如John Cage說:「新想法有咩好怕,最怕係舊的太老套。」

重新定義「成功」

短短兩年間,話梅鹿已到過台灣、大陸、香港參與音樂節演奏,鼓手志熙表示:「最深刻是早前台灣Wake Up音樂祭,近千觀眾很熱情,加上有不少樂團好友如既視感、晨曦光廊、P!SCO等來看我們,感覺更像與朋友分享多於表演。」
談到玩音樂的理想,年輕的心,如此宏大,樂恆希望,「借我們的音樂讓香港人懂得尊重香港音樂。大家只是追隨着社會所定義的『成功』,若能大膽顛倒一下『成功』的定義, 或會有另一番體會」。對於香港的現狀,千邦說:「還是太多人處於『未被直接威脅』的comfort zone當中。當真正意會到自己和身邊人的價值時,我想香港人才會改變吧。」玩音樂除了分享好的作品,還有更多意義,自然說:「生於亂世有種責任,不要放棄改變世界。」

《實心透明》音樂會將於9月26日晚上在Hidden Agenda舉行,詳情﹕www.facebook.com/PruneDeer

文:那口蟲

圖:話梅鹿


樂隊成員——話梅鹿成員千邦(左起)、樂恆、志熙和自然。(圖:話梅鹿)


《實心透明》(圖:話梅鹿)
Good10Bad1
2015/09/12, 11:25:35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