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菊兒汗地帶]契丹習俗文化淺談
葬俗
據《北史.契丹傳》所載:「父母死而悲哭者,以為不壯。但以其屍置於山樹之上,經三年後,乃收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時,向陽食,若我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另外,《契丹國誌·國土風俗》也有類似記載,可知這種葬法是先樹葬後火葬。
遼王朝建立之後,喪葬習俗有了明顯變化,特別是自遼太祖以後,皇帝的喪葬活動便與漢人喪禮類似,如告喪、吊唁、入殮、停靈供祭、哀服哭拜、扶柩送葬、選墓地、建陵墓、暖墓、下葬、守陵墓、辭陵等事項。太祖先帝駕崩於天顯元年(926年)七月,由於遼帝皆於死後修建陵墓,於是停靈柩於上都子城西北,至次年八月始葬於祖陵。聖宗死後,夜四鼓入殮,興宗率群臣於靈柩前行三致祭禮,至發葬起靈時又行五致禮,至祭所焚衣、弓矢、鞍勒、圖畫、馬、駝、儀衛等物。在陵園東向面火行拜天地禮,向群臣贈先帝遺物,葬畢出陵園神門再東向拜辭。
契丹人自此學習漢人稱帝墓為之「陵」。太祖陵為「祖陵」、太宗陵為「懷陵」、世宗陵為「顯陸」、穆宗陵為「袝懷陵」。
祖陵遺址(即太祖之陵)[/size=2]
遼朝皇帝死後有陵園及守衛制度,大臣、顯貴及普通契丹人也都實行墓葬,有的也建有墳園。選擇陵墓由職業陰陽人來作,如《遼史》中所記的耶律乙不哥便專門為人選擇墓地。也有遵照死者生前意願而定墓地的,如遼聖宗喜愛夏季常住地慶雲山的景色,囑咐死後葬在那裏,興宗便按遺囑埋葬。
慶雲山聖宗永慶陵址[/size=2]
遼代皇帝陵墓因山為陵,把地宮直接建築在山體內,四周有一定範圍,就山勢而立,在可以逾越之處築墻,有神門、神道及陵前石刻,在陵地附近建州城以衛陵。由於金人破壞了遼陵,如今見到的遼陵是一片廢墟,僅能知其大概。自遼太祖至遼道宗,遼代的八個皇陵分建在四處。
永慶陵內部結構[/size=2]
契丹貴族和中等人家在墓室建造和殉葬方面也很奢侈。世宗之前墓室平面多為方形及長方形,聖宗前圓形墓較流行,此後多為六角及八角形墓室,大墓還分為前後室與左右耳室。建築材料有用磚的,也有石室墓,葬具有木棺、石棺,或無棺僅有屍床。一般都有隨葬品,墓室中也有壁畫。如永慶陵中室有四幅巨大的山水畫,清新淡雅,畫技高超,描繪了遼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風光,構圖嚴謹,鳥獸形象生動,應是描繪契丹皇室四季捺缽之所在地的景色,表現了遼代皇帝的這一習俗(出外狩獵設「行帳」稱「捺缽」,用海東青捕魚,是一種典禮儀式),是極其罕見的遼代繪畫珍品,富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使這座地下宮殿更加富麗堂皇。而貧窶之家墓室中只有幾塊殘磚,或者只以瓦甕殮骨。
永慶陵壁畫[/size=2]
契丹人喪葬時死者還戴金屬面具和金屬絲編的屍網絡。在屍體保存上也別具一格。《契丹國誌·太宗嗣聖皇帝下》記載,遼太宗「自大梁北歸,行至欒城(今河北趙縣),得疾,崩於殺狐林。國人剖其腹,實以鹽數鬥,載之北去,晉人謂之帝」。可參考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108/08af8833-99da-4c18-b31b-fc84e6cfa46d.shtml[/size=2]
銀造面具;面具是用整銀片捶鏨而成,做工精緻,在面具的耳下和鬢角有孔可以穿繩打結[/size=2]
還有一種方法是,人死後破腹,取出腸胃洗滌,再把香藥、鹽、礬等放入腹腔中,然後用線縫住,最後用尖葦簡刺其皮膚,使血液流出,屍體便不會腐爛了。還有人把死屍倒懸起用,身上的渣穢便會從口鼻中流出,再用白礬塗抹全身,也能起到防止屍首腐爛的作用。
據《北史.契丹傳》所載:「父母死而悲哭者,以為不壯。但以其屍置於山樹之上,經三年後,乃收其骨而焚之。因酌酒而祝曰:『冬月時,向陽食,若我射獵時,使我多得豬、鹿。』」另外,《契丹國誌·國土風俗》也有類似記載,可知這種葬法是先樹葬後火葬。
遼王朝建立之後,喪葬習俗有了明顯變化,特別是自遼太祖以後,皇帝的喪葬活動便與漢人喪禮類似,如告喪、吊唁、入殮、停靈供祭、哀服哭拜、扶柩送葬、選墓地、建陵墓、暖墓、下葬、守陵墓、辭陵等事項。太祖先帝駕崩於天顯元年(926年)七月,由於遼帝皆於死後修建陵墓,於是停靈柩於上都子城西北,至次年八月始葬於祖陵。聖宗死後,夜四鼓入殮,興宗率群臣於靈柩前行三致祭禮,至發葬起靈時又行五致禮,至祭所焚衣、弓矢、鞍勒、圖畫、馬、駝、儀衛等物。在陵園東向面火行拜天地禮,向群臣贈先帝遺物,葬畢出陵園神門再東向拜辭。
契丹人自此學習漢人稱帝墓為之「陵」。太祖陵為「祖陵」、太宗陵為「懷陵」、世宗陵為「顯陸」、穆宗陵為「袝懷陵」。
祖陵遺址(即太祖之陵)[/size=2]
遼朝皇帝死後有陵園及守衛制度,大臣、顯貴及普通契丹人也都實行墓葬,有的也建有墳園。選擇陵墓由職業陰陽人來作,如《遼史》中所記的耶律乙不哥便專門為人選擇墓地。也有遵照死者生前意願而定墓地的,如遼聖宗喜愛夏季常住地慶雲山的景色,囑咐死後葬在那裏,興宗便按遺囑埋葬。
慶雲山聖宗永慶陵址[/size=2]
遼代皇帝陵墓因山為陵,把地宮直接建築在山體內,四周有一定範圍,就山勢而立,在可以逾越之處築墻,有神門、神道及陵前石刻,在陵地附近建州城以衛陵。由於金人破壞了遼陵,如今見到的遼陵是一片廢墟,僅能知其大概。自遼太祖至遼道宗,遼代的八個皇陵分建在四處。
永慶陵內部結構[/size=2]
契丹貴族和中等人家在墓室建造和殉葬方面也很奢侈。世宗之前墓室平面多為方形及長方形,聖宗前圓形墓較流行,此後多為六角及八角形墓室,大墓還分為前後室與左右耳室。建築材料有用磚的,也有石室墓,葬具有木棺、石棺,或無棺僅有屍床。一般都有隨葬品,墓室中也有壁畫。如永慶陵中室有四幅巨大的山水畫,清新淡雅,畫技高超,描繪了遼腹地的春、夏、秋、冬四季風光,構圖嚴謹,鳥獸形象生動,應是描繪契丹皇室四季捺缽之所在地的景色,表現了遼代皇帝的這一習俗(出外狩獵設「行帳」稱「捺缽」,用海東青捕魚,是一種典禮儀式),是極其罕見的遼代繪畫珍品,富有民族特點和地方特色。使這座地下宮殿更加富麗堂皇。而貧窶之家墓室中只有幾塊殘磚,或者只以瓦甕殮骨。
永慶陵壁畫[/size=2]
契丹人喪葬時死者還戴金屬面具和金屬絲編的屍網絡。在屍體保存上也別具一格。《契丹國誌·太宗嗣聖皇帝下》記載,遼太宗「自大梁北歸,行至欒城(今河北趙縣),得疾,崩於殺狐林。國人剖其腹,實以鹽數鬥,載之北去,晉人謂之帝」。可參考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108/08af8833-99da-4c18-b31b-fc84e6cfa46d.shtml[/size=2]
銀造面具;面具是用整銀片捶鏨而成,做工精緻,在面具的耳下和鬢角有孔可以穿繩打結[/size=2]
還有一種方法是,人死後破腹,取出腸胃洗滌,再把香藥、鹽、礬等放入腹腔中,然後用線縫住,最後用尖葦簡刺其皮膚,使血液流出,屍體便不會腐爛了。還有人把死屍倒懸起用,身上的渣穢便會從口鼻中流出,再用白礬塗抹全身,也能起到防止屍首腐爛的作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