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Telegram]私隱何價? 月燒百萬的怪傑奇譚
http://hk.apple.nextmedia.com/financeestate/art/20151018/19337337

筆者一貫認為,在互聯網年代,根本不存在所謂真正的私隱,任何人的資料、社交活動、公共紀錄等,都無可避免成為平台大數據資產的一部份。而各種互聯網+、共享經濟的發展,一定程度更是要仰賴「私隱」的產權化。不過,原來世上真有人堅持重奪私隱自主權,更不惜月燒100萬美元維權。這個媲美荷李活劇情的真人真事正好告訴大家,私隱在21世紀何價!

大家還記得建制派6月爆出Whatsapp群組洩密事件後,多位立法會議員即時轉用Telegram嗎?Telegram不僅在保障私隱方面領先其他即時通訊軟件,其創辦人、俄羅斯富豪杜洛夫兄弟(Nikolai Durov and Pavel Durov),在保障自身私隱方面,更是首屈一指,他們沒有任何固定資產,就連實際住所、辦公地點等,連神通廣大的傳媒也查不到。

首先,由俄羅斯富豪杜洛夫兄弟創辦的Telegram,是一間完全私人擁有的公司,沒有其他股東,沒有投資者,號稱永遠不會出售,表面上,公司註冊於德國柏林,但實際上,公司透過多個離岸公司操作,至於杜洛夫兄弟本人及其技術團隊的資料、甚至辦公地點,從來不公開;只是有一次,傳媒發現Telegram位於紐約州水牛城的資料中心,但當記者到達時,那個辦公室早就人去樓空。一切猶如《職業特工隊》般神秘莫測。
至於為何他們兩兄弟如此重視個人私隱,事情便要追溯至兩人在俄羅斯經營社交網站VK的歷史了。VK於2006年創建,瞬即成為俄語區最流行、勝過facebook的社交網站。由於杜洛夫兄弟是強烈的自由捍衞者,認為言論自由高於一切,卻不幸地身處「新沙皇」普京統治的俄羅斯,由2011年開始,兩人不斷和普京政府在個人私隱、言論自由方面發生衝突,俄羅斯國家安全機構要求VK關閉一些普京反對者的頁面,遭到保羅.杜洛夫的拒絕;隨後全副武裝的反恐小隊就突襲了他的住處和辦公室;2014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國安機構再次要求VK交出一位烏克蘭活動家的個人資訊,保羅.杜洛夫斷言拒絕,還連續貼了兩張穿著衣服的小狗照片,嘲諷國安官員。兩人不肯向普京屈服,於是普京親信所掌握的基金公司,逐漸從VK其他股東手裡收購股份,最後杜洛夫兄弟被迫賣出股份,放棄一手創立的VK,2014年甚至要從俄羅斯逃亡。

在俄羅斯和普京對抗的時期,保羅.杜洛夫已經開始逐漸實施其保障私隱的生活模式,放棄所有固定資產,賣掉房屋、家具、車輛……到賣出VK股份時,他已經不再持有任何固定資產,只有大量的鈔票。也就在這段時間裡面,他和兄長完成了Telegram前期工作。Telegram於2013年推出,美國電子前線基金會上年測試39款即時通訊軟件,在傳訊加密、供應商讀取訊息、對方身方辨識、加密設計及程式碼獨立審核等各方面進行測試,Telegram得分最高。為何要做一個增強式加密通訊工具?保羅.杜洛夫憶述,第一次被俄羅斯國安人員突襲住所時,他給兄長打了一個電話,電話接通瞬間,突然意識到電話是不安全,一定會被監聽。保羅.杜洛夫隨後發現,沒有任何通訊方式,可以保障他想得到的安全和私隱,它們都有各種缺陷,不是天生的缺陷和技術限制,就是軟件營運商的配合,導致這些通訊工具根本毫無安全可言。

既然沒有一個可靠的通訊工具,杜洛夫兄弟決定自己做一個。所以,Telegram是為了私隱和安全而生。離開俄羅斯的時候,尼古拉.杜洛夫從VK團隊挑選一些願意和他們流浪全世界的程式高手,組成了Telegram團隊。從保羅.杜洛夫訪問中知悉,這個團隊至少有6個人得過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大獎。當然,這也造成了巨大人力開支,由於保羅.杜洛夫不打算出售Telegram,向團隊成員派發期權沒有意義,只能給予極好的薪水;Telegram每月開支高達100萬美元,包括人力和硬體網絡等等,粗略估計,這薪水遠超Google等高級工程師水平。

這個由一流程式高手開發的通訊工具,其代碼極其優秀,兼具數學和工程之美,加密基礎非常完善,Telegram傳遞的消息是函數,可擴展性相當強。同時,所有代碼都是開源的,可以看得出,在如此短的時間、如此少的開發人數,竟然產生出這麼高品質的代碼,十分令人驚訝。保羅.杜洛夫曾經懸紅,只要有人找到Telegram的漏洞,就給予10萬美元獎金,兩年來,只有一個人拿到這筆獎金,但那人並非找到漏洞,而只是一個隱患。

Telegram的口號是「taking back our right to privacy」(奪回我們的通訊私隱權)。杜洛夫兄弟經歷過強權壓迫、被迫離開祖國,不惜過著流浪富豪生活,月燒百萬美元,也要換取真正的私隱,可以說這便是互聯網年代要捍衞個人私隱的代價。個人私隱的確是一種人權(筆者更認同作為一種個人產權的價值),但是,在現代互聯網經濟的便利性下,有多少人會像/能像杜洛夫兄弟般去到咁盡?人權、自由,從來就不是免費午餐,而是要付出等值代價犧牲的。杜洛夫兄弟真正令筆者佩服的地方,是其「知行合一」,甚至願意為自己「理念」真金白銀埋單,大有俠士之遺風!
Good27Bad0
2015/10/18, 5:36:49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