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香港電子音樂發展史 1960-2000
文/ Timmy Lok (E D Music Co.)
本文初稿完成於2000年8月,及後於2004年8月修訂,並曾於2005年授權予中國《MIDI音樂製作》雜誌以非獨家形式刋載。(文題改為《香港電子音樂之歷史沿革》)
前言
香港樂隊其實遠自五十年代已存在,只不過當時大部分樂手都為餬口而組隊奏樂,在一些酒吧或高級酒店「走場」演出,無甚理想可言,即使有,也給現實生活磨滅殆盡。直至六十年代,歐西樂隊「入侵」亞洲,香港也不會「幸免於難」,西方音樂文化正式影響香港,由六十年代至今仍然存在,而亦令一些青年人參與演奏音樂及組織樂隊,玩起搖滾樂來,在心態上,亦作多元化發展,有別於數十年前只為生存而玩音樂,現在的樂隊更會談理想、談風格、談原創、談策略。
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極之緩慢,尤其在九十年代以前,即使香港被稱為所謂的文化大都會,但其實對一些高科技、前衛的音樂文化及嶄新的音樂創作模式還是很保守,加上香港是經濟掛帥、娛樂至尚的商業都市,要各位停下抓錢的急促腳步來對電子音樂欣賞一下似乎是很奢侈的事,更遑論拋身研究。所以三十年來玩電子樂的樂手及組合都寥寥可數,或許今天可能有很多默默耕耘的臥房電子音樂工作者,但相對於傳統模式的搖滾樂隊,在被接受程度和曝光率還是給比下去,可能電子音樂的現場演出和曲式大多都是以靜態為主,欠缺搖滾樂現場演出時具有的動態與爆炸力;但九十年代至今已非常蓬勃的rave culture蓆卷全球,令常在此類派對中播放的電子舞曲大行其道,「電子音樂的現場演出是令人納悶的」這種說法在今天又變得不盡不實了。
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的香港鮮有樂手玩電子音樂,原因很簡單,電子音樂器材的成本大致上比傳統模式的搖滾樂所需的器材昂貴,當年單單一部剛推出、針對流行音樂市場的mini Moog合成器,就要動輒港幣萬元,試問當時平均月薪只有數十至百多元的普通香港人,青年們如何有機會玩電子音樂?即使一些出身富戶的富家子,在當時趕趕潮流組隊扮披頭士玩搖滾樂,也只是用一千幾百買支結他買套鼓吧!即使有足夠的經濟支持,這班當年的鋒頭躉也未有這樣的認知、思想層次與創意去遊說父母給他們零錢買幾部Moog電子合成器搞搞電子音樂創作。所以,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是零。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人們開始有閑錢玩玩自己的心頭好,流行音樂圈就有些較接受西方文化思想的樂手及歌手,如泰迪羅賓(六十年代流行搖滾樂隊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主音泰迪羅賓與關維鵬)便在美國遊歷時買了一部英國出產的EMS synthi AKS合成器,並帶回港使用,在當時來說仍未有太多樂迷接受,而當時泰迪羅賓還為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了一個半紀錄片/半故事形式的劇集,講述一位前衛樂手到世界遊歷及演奏形電子音樂的故事,試想當時看著泰迪羅賓在熒幕上打開那個suitcase型的EMS synthi AKS合成器,插上電源並將一頭一頭針插在器材面板上的互動針孔內——那是一部罕有的、用針代替patch cords的手提modular合成器——然後合成器就發出極具太空感的獨奏聲響,註意力很快會被捉住。
當年,這個劇集可謂首次將電子音樂文化在香港大眾通俗傳媒中介紹,當然留意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論什麽回響或反應。其實當時很多電視觀眾都有機會在熒幕上見到一些號流行的電子樂器,例如在當時得令的溫拿樂隊的電視節目《溫拿狂想曲》中,大家可見到鍾鎮濤彈奏六十年代流行一時的磁帶式采樣重播鍵琴mellotron ,只不過普通觀眾又怎會理會你在台上演奏著mellotron、fairlight還是casiotone呢?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是緩慢的。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隨著電子合成科技的迅速發展,很多日本電子樂器廠商也相繼推出平價的電子合成器,例如Roland SH101等,令電子音樂的普及發展也加速了,小部分電子樂手都開始創作自己的音樂;雖然不太多,例如83年劉以達已開始利用Roland TR606鼓機和Roland TB303低音合成器加上一支結他去創作電子流行曲,後來更與友人合組「東方電子樂團」創作比較實驗的電子音樂,至85年碰上黃耀明,就成了「達明一派」的發跡故事。除了「達明一派」這類創作集英倫編曲風格及悅耳旋律於一身的新派中文流行曲外,往後也有些運用電子樂器做骨幹的廣東流行曲的組合,如「Raidas」、「CoCos」、「秋葉」及「風雲」等。
隨著84年世界各地電子樂器廠商開會通過使用MIDI電子樂器共通模式後,也明顯多了主流中文流行曲制作人沿用電子樂器去製作唱片,因為製作成更趨便宜化算;但除了這些之外,在電子實驗音樂方面,就形同虛設,反而學院派電子樂方面卻稍搞作,如羅國治將電子樂融入古典音樂就是一例。
至於獨立音樂這個小圈子,就蘊藏了一個電子小漩渦,其實也眞的出現了一些獨立電子樂手,例如來自「蟬」樂隊(隊員包括八十年代著名流行曲樂評人馮禮慈)並擅於演奏中國色彩電子歌曲的彭滿圓、以半搖滾(因有鼓手,據聞是沒錢買鼓機)半電子成軍玩原創作品也改編英國Depeche Mode大量歌曲的年輕五人樂隊「Mustache」及早期的「民藝復興」(當時著名電台DJ黃誌淙還未加入,其後他們在八十年代尾出版過兩張專集,分別是「流魂頌」和「極樂」,以玩部落民族音樂及靜態電子樂見稱),這三隊組合曾於84年由當年的另類音樂雙周刊《搖擺雙周》主辦、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之「Hectic夏夜電子音樂會」中表演過。雖然當時觀眾人數不足一百,但卻也算是香港電子音樂會較早期的一次。而當時有兩份專門推介另類英文歌曲的刊物,就分別推介了兩隊實驗電子組合,就是《音樂一周》所介紹的三人電子組合「意無盡」,主將司徒在發更於當年斥重資(約港幣二萬五千元,在當年足夠買下一個新界住宅單位!)買了一部Roland jupiter 8類比合成器,目的就是為了搞好當年他們自資舉行的小型音樂會的音響;其音樂風格傾向德國Tangerine Dream的電子純音樂。
至於另一份具影響力的另類音樂刊物《搖擺雙周刊》則推介了一位獨立電子樂手Aman Wong,正職時裝設師,喜歡電子樂故業余作樂,更投資巨額購置一大堆當年可算是最頂級的電子樂器,例如Roland jupiter 6、juno 106、TR909、SH101、MC202等現在已給炒賣的電子樂器;後來在90年他成立二人組合「Art Gallery」簽約於某專門出版兒歌的獨立唱片廠牌之下,93年出版首張唱片《愛非愛》,部分作品如「蘭桂坊」和「天仙配」等亦收錄在這專輯內,由早期女歌手Yvonne主唱。後來「Art Gallery」亦幾經人事轉變,至96年的男歌手龍子泉,但創作主腦永遠也是黃偉光,他亦是黃耀明好友,並在多張黃耀明專集中作曲及編曲。「Art Gallery」自96年尾參與一張向達明一派致敬專輯《天花亂墜》後,至今仍未有新動向。
八十年代中後期,三組活躍另類音樂圈子的組合相繼成立,分別是於87年成軍的「Minimal」、89年由「Minimal」分拆出來的「Juno’s Infant」和也是八九年開始的「基爵」。先說Minimal,早期的三人陣容成員包括亞裏安、Johnnie及Timmy Lok,當時主要改編一些歐陸及日本的電子流行樂,亦有少量原創作品,並出版首個卡帶專輯《以心電信》,及後各人相繼離隊,余下亞裏安一人,90年出版第二個卡帶專《Demo 2》,往後亦參與不少獨立音樂雜錦專輯,直至95年Veronica Lee加入,「Minimal」變成二人陣容,這位女成員亦對組合影響很大,除了在音樂技巧上更趨成熟和專業外,她與黃耀明早已相識於進念二十面體這藝術團體內,基於互相惺惺相惜之故,將「Minimal」引薦予黃耀明,結果就在黃耀明的《愈夜愈美麗》開始合作至今。本以「基爵」為名,早期玩源自八十年代初英國的synthpop原創作品配合傳統廣東流行曲的旋律,其後在91年改名為「Multiplex」,加入臨時女歌手Kit Chan,但不久就離隊;其後轉玩較高層次、以古典、女高音歌聲再配合時而飄逸、時而詭異、時而糜爛的電子trip hop樂風,在95年出版首張專輯《六月雪》,廣邀多位客席歌手及樂手參與,劉以達亦有份監制此碟,之後兩位新女歌手Grace及張茵先後加入,亦相繼離隊,前者離開樂圈,後者簽約新力唱片公司旗下成為新進主流歌手;「Multiplex」於96年再變回一人創作單位,而他的樂風已偏離純粹的電子樂很遠,反而涉獵更多時尚的潮流音樂,如lounge 、trip hop、日本涉谷系仿法式懷舊搖滾樂等;至於參與主流樂壇方面,95年黃耀明需尋找新的幕後班底去創作新唱片,經劉以達介紹下,「Multiplex」主腦梁基爵亦順理成章歸納黃耀明新的幕後班底,和「Minimal」同樣自《愈夜愈美麗》開始合作至今,而他亦替其他當紅歌手作曲、編曲及監製唱片。03年「基爵」再次易名為「Gaybird」,購置大量類比合成器如EMS synthi AKS、analogue system RS8000、Korg MS20、Roland TB303、SH101、EDP wasp、ARP odyssey以及mini Moog等,大玩懷舊電子樂。人山人海的雛形亦由此可見。
「Juno’s Infant」在89年組成,早期有三位成員,包括Allen Law、Morris Wong和Timmy Lok,早期風格以氣氛化的純音樂及具節奏感的低調電子互相交替,89年至91年共出版三張卡帶專輯,分別是《Escape From…..Somewhere》、《Juno’s Infant 2》 及《Ceremony》;93年加入女歌手Coren Cheung,並將組合名字簡化為「Juno」;94年出版首張CD專輯《ROM》,風格轉向techno並開始加入大量中文歌詞,之後Coren及元老成員Morris俱離隊,主音歌手位置一直懸空,故此在96年尾出版的第二張CD專輯《Ver.2.0》,多位客席歌手參與,其中包括前「AMK」樂隊主音關勁松、獨立創作女歌手有耳非文以及客席樂手Andy Chow(Aroma)和伍耀新(V.Spirit)等。風格變得節奏急激,樂種包括jungle、drum n’ bass、techno、electro-funk、ambient及實驗電子樂。直至2000年6月,推出新專輯《00》,風格已全轉向電子純音樂,techno、drum n’ bass、euro-disco、ambient techno及electro-funk是這次的創作範疇。在這專輯出版後,組合亦暫作分頭發展,Allen Law有自己的一人組合「黑眼睛」,而Timmy Lok則偶然與其他獨立電子樂手合作或表演。總括而言,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雖是發展中,卻是十分豐富的。
九十年代
踏入九十年代,由於歐美銳舞文化潮流湧向全球,以club DJ兼做電子樂手的例子湧現,子斌就是香港著名銳舞派對主辦組織Club Progressive的掌舵,開始創作在子斌來說乃源自他在英國居留那一年,買了一部Korg trinity music synthesizer workstation,不過對音樂的敏感度才是他的基本動力,結果2000年中他與由加拿大回流的專業唱片監制丁偉斌合作出版了Club Progressive Recordings廠牌首張專輯《The Album》,風格當然是電子舞曲中的主流progressive trance,往後參與不少舞曲雜錦專輯,子斌亦簽約Musicnow唱片公司旗下。
提及丁偉斌,就不可忽略由他帶領的中文techno三人組異人「問津館」,他們在98年曾於新力唱片公司旗下出版首張同名專輯,風格包括techno、trance及中文流行曲,更特別是他們的音樂錄像,充滿高科技動畫,水準可及日本,可惜並未能引來太大回響;而James也是主流唱片監制,曾合作過諸多主流歌手。另一位也是從外地回流的樂手,就是年少時玩過重金屬搖滾樂由澳洲回流的Teoh,曾於98年組成電子二人組「Fuchsia」,還差點在華納唱片公司旗下出版專輯,可是因經理人合約問題而告吹,「Fuchsia」時期Teoh的作品傾向主流中文流行曲,在編曲上加點新意,如trip hop或一點drum n’ bass等,但主要還是以中文慢板歌曲為主。當時「Fuchsia」主音女歌手名叫Sylvia,及後「Fuchsia」亦悄悄解散,之後Teoh以個人樂手姿態出現,並改玩電子舞曲如techno、trance等電子純音樂,並在不少銳舞派對內表演過,近期埋首創作並推出新專輯,亦參與不少港台舞曲雜錦專集。
另外一些留港工作的外籍朋友也湊高興玩玩電子樂,如Jon Von Seggern就曾是位經驗老到的爵士樂低音結他手,遇上曾在七十年代玩punk結他、八十年代玩電子、現在用手提電腦djing的Steve,組成了以計算機的MP3檔案做剪貼,代替傳統用黑膠刮碟的DJ,再以眞鼓打drum n’ bass、breakbeat及trip hop風格的「Digital Cut-Up Lounge」;之後流行歌手恭碩良和他倆在一次網上電台節目中相遇,惺惺相惜,一拍即合,恭碩良更引薦朋友Dino當隊中結他手,四人陣容的「Digital Cut-Up Lounge」便成形;還推出專輯出版唱片,而他們的作品亦放到網上以供下載,例如Mp3.com等網站都可找到他們的作品。另一隊半途出家的電子組合也是以外籍朋友為主,只不過他們不是由搖滾樂手轉玩電子樂,而是由club DJ轉玩電子樂;這隊「Loop Music Hong Kong」的Jean-Paul早已是一名DJ,在遇上Dan Findley之前已開始著手創作自己的作品,「LMHK」主要創作breakbeat、house和drum n’ bass,現在他倆有十八至二十首作品,Dan在過去數年更創作超過一百首作品,現已埋首於自己的錄音室,與有共同誌向的DJ Blackjack合作創作電子舞曲。
以上提及的幾位九十年代開始投身或轉玩電子樂的朋友不是外籍人仕便是曾放洋海外的回流人仕,難道九十年代沒有香港本土的原創電子樂手?當然不是,只不過香港聽眾一向對音樂類型或發展不求甚解,對新派音樂的接受能力又較外籍人仕低,當然傳媒也沒有做好均衡推廣各類文化的責任,只懂趕潮流,結果聽眾在沒有選擇、音樂啟發及音樂教育下,在連聽音樂、擴闊自己的聽覺範疇的機會都沒有的話,哪有人會再進一步、肯花時間去玩音樂、創作音樂?更遑論創作要花很多能耐的電子樂!但仍有不少不甘於被冷落的香港原創電子樂手於九十年代成軍。
首先要提及在八十年代已開始「組織」樂隊,九十年代初改為個人電子樂創作,92年出版專輯《Telefeature》的「探長」譚達華,以全MIDI形式創作混合流行及funky元素的電子樂;並在95年成立NOCO Records為各類獨立樂隊組合出版《骨氣》系列雜錦唱片,其中一張《電骨頭》就是以全MIDI形式制作的雜錦唱片。
提及NOCO Records,就不能不提在旗下的「Aroma」,其主腦Andy Chow其實早於八十年代已開始對電子樂創作有興趣,只不過在九十年代才正式組隊並出版專輯,成員包括Andy Chow和Aron Chan,主要演奏一些富東方色彩的電子純音樂,類似八十年代日本的喜多郎及姬神等通俗化的靜態電子純音樂;在93年至98年這五年共出版過四張專輯,分別是《Aroma》、《Flower of Evening》、《The Sad Story》及《The Way to Utopia》,近年組合卻沈寂下來,較前創作產量少了。而以唯美電子見稱的三人組「Lorn」成立於94年,成員包括伍耀新、Punchy及阿鈞,在97年出版首張EP,從不公開演出,具神秘感,雖然他們全用電子樂器創作及製作,但其音樂風格卻近似八十年代英國樂隊Japan的某些慢板歌曲,低調而憂傷。組合在出版唱片後已消聲匿跡,但其實隊中兩位成員伍耀新及阿鈞在「Lorn」以外於95年另組一隊以電子古典及音樂氣氛為主的組合「V-Spirit」,並創作一些作品收錄在95、96年某些雜錦專輯內,但除此以外組合並未有其它計劃,去向似乎常在膠著狀態。而主唱Punchy則以連釋個人名義出版新唱片,風格仍然近似八十年代英國樂隊Japan的某些慢板歌曲。
現場演出上較引人註意的電子二人組「全日休息」,主音歌手程朗在台上會邊吃蘋果邊唱歌,吃完後更會將果屑擲向觀眾!琴手Kirk又會濃妝艷抹、穿緊身西裝、結個大花領帶。樂風近似八十年代syn-pop如「Soft Cell」等,「全日休息」組成於96年,出版過兩張專集《少男自殺案》及一張找來其它電子組合如「Juno」及「壞碑唇」等協力remix的專輯,組合成員因意見分歧於98年解散。
同樣早在八十年代尾已蠢蠢欲動,在93三年組成的「Nerve」,開始時有六、七位成員,受德國噪音樂團Neubauten的影響,專攻實驗電子與打鐵音樂,後來多位隊員離隊,余下女主音歌手Grace和創作主腦Steve這對兄妹檔,轉玩聽得令人蠢蠢欲動的club music,及後Grace亦離隊,新女歌手Carly加入,成為新的二人陣容,繼續他們的電子音樂創作路途。一向都被簡稱為「腦科」的「Nerve」或Steve,開始時受英國Depeche Mode電子流行曲及德國Kraftwerk電子樂先鋒所影響,到現在深受歐陸電子實驗音樂的感染,如Plastikman及Aphex Twins等。「Nerve」繼續努力創作,他們的風格以ambient techno、progressive techno為主,後來亦和Kim組成「VSOP」推出首張專集。
最後一隊要提及的九十年代電子組合是壞「壞碑唇」,早於九十年代初已在加拿大組成,風格介乎電子流行曲與brit-pop之間,主腦Chris Ho返港後先獨自以「Vibration@C」為名推出首張同名專輯,99年其他隊員學成回港,「壞碑唇」的完整陣容再次重現,加上新女歌手Yvonne,變成後來集結他、電子、搖滾、djing於一身的多元化組合;並正式以「壞碑唇」的名義推出《戀Up24》,今天他們仍活躍於音樂創作及參與不少各地現場表演,主腦Chris Ho亦參與主流組合「I Love U Boyz」的幕後班底去創作新唱片。
總結(至九十年代)與前瞻(廿一世紀)
今天已很難單純地描述什麽才算是電子樂,以「壞碑唇」的風格為例,不時加入不同元素,也許今天的電子樂可以宏觀的角度包容所有的音樂元素,尤其在DJ文化的廣受歡迎及數碼采樣器samplers普及化,並在音樂創作、製作工序上廣被運用的今天來說,任何音樂也可以/可能是電子音樂。
前瞻廿一世紀,將有更多人玩電子音樂,雖然香港的電子樂手總不算多,但由於電子樂器的價格下調及計算機音樂創作和錄音製作的軟件日趨普及,確實多了人學習及玩電子樂,以club DJ兼做電子樂手更多不勝數,甚至部分玩搖滾樂或cutie pop的樂隊亦紛紛轉玩電子樂,例如由前「Pillow」成員Kim和阿樂組成的「Slow-Tech Riddim」,主要將不同的音樂元素共冶一爐,包括funk、techno、drum n’ bass、disco及ambient等,出來的效果頗具實驗味道;2000年初他們以自資形式出版了首張專集《Greatest Hits Vol.6》,得到不錯的口碑,再接再厲推出《On/Off》後作分頭發展,阿樂變回一人創作單位「Alok」,亦已推出數張個專輯,而Kim亦和Nerve的Steve組成「VSOP」。
步進2000年亦有新力軍湧現,例如「Videodrome」(由前「Postcard」隊員Julian與前「Ginger Biscuit」隊員Hoi Wai組成),音樂風格近似「Primal Scream」加「Chemical Brothers」,傾向較重型電子樂;並推出首張專集《Rock ‘n’ Roll is Killing My Life》。而同是前「Postcard」隊員兼樂評人月鳥則組成一男一女組合「Dylan Art」,風格以歐洲風味、輕巧電子樂為主;而這類風格的電子樂亦廣受香港另類樂迷愛戴,致使同類一男一女電子音樂組合在近一、兩年相繼成立;例如「My Little Airport」、「Marshmallow Kisses」和「Pixel Toys」,其中以「Pixel Toys」最受幸運之神眷顧,已簽約人山人海唱片公司旗下;但三隊組合的共同點都是在輕巧的電子樂之中加入結他及其它特別聲效,以豐富其樂曲。
最後,大家若留意一下一些有世界各地獨立音樂以供下載的網站,就不難察覺其實還有一大群籍籍無名、默默耕耘的電子樂手在埋首努力創作,香港樂手也不例外,或許有一天他們都能在世界電子音樂的藍圖上占一席位,甚至產生影響力。
眞的期望有這一天,即使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link: https://timmylokcom.wordpress.com/2015/11/03/香港電子音樂發展史-1960至2000/
本文初稿完成於2000年8月,及後於2004年8月修訂,並曾於2005年授權予中國《MIDI音樂製作》雜誌以非獨家形式刋載。(文題改為《香港電子音樂之歷史沿革》)
前言
香港樂隊其實遠自五十年代已存在,只不過當時大部分樂手都為餬口而組隊奏樂,在一些酒吧或高級酒店「走場」演出,無甚理想可言,即使有,也給現實生活磨滅殆盡。直至六十年代,歐西樂隊「入侵」亞洲,香港也不會「幸免於難」,西方音樂文化正式影響香港,由六十年代至今仍然存在,而亦令一些青年人參與演奏音樂及組織樂隊,玩起搖滾樂來,在心態上,亦作多元化發展,有別於數十年前只為生存而玩音樂,現在的樂隊更會談理想、談風格、談原創、談策略。
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一直以來都極之緩慢,尤其在九十年代以前,即使香港被稱為所謂的文化大都會,但其實對一些高科技、前衛的音樂文化及嶄新的音樂創作模式還是很保守,加上香港是經濟掛帥、娛樂至尚的商業都市,要各位停下抓錢的急促腳步來對電子音樂欣賞一下似乎是很奢侈的事,更遑論拋身研究。所以三十年來玩電子樂的樂手及組合都寥寥可數,或許今天可能有很多默默耕耘的臥房電子音樂工作者,但相對於傳統模式的搖滾樂隊,在被接受程度和曝光率還是給比下去,可能電子音樂的現場演出和曲式大多都是以靜態為主,欠缺搖滾樂現場演出時具有的動態與爆炸力;但九十年代至今已非常蓬勃的rave culture蓆卷全球,令常在此類派對中播放的電子舞曲大行其道,「電子音樂的現場演出是令人納悶的」這種說法在今天又變得不盡不實了。
六十年代
六十年代的香港鮮有樂手玩電子音樂,原因很簡單,電子音樂器材的成本大致上比傳統模式的搖滾樂所需的器材昂貴,當年單單一部剛推出、針對流行音樂市場的mini Moog合成器,就要動輒港幣萬元,試問當時平均月薪只有數十至百多元的普通香港人,青年們如何有機會玩電子音樂?即使一些出身富戶的富家子,在當時趕趕潮流組隊扮披頭士玩搖滾樂,也只是用一千幾百買支結他買套鼓吧!即使有足夠的經濟支持,這班當年的鋒頭躉也未有這樣的認知、思想層次與創意去遊說父母給他們零錢買幾部Moog電子合成器搞搞電子音樂創作。所以,六十年代的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是零。
七十年代
七十年代,香港經濟起飛,人們開始有閑錢玩玩自己的心頭好,流行音樂圈就有些較接受西方文化思想的樂手及歌手,如泰迪羅賓(六十年代流行搖滾樂隊Teddy Robin & the Playboys,主音泰迪羅賓與關維鵬)便在美國遊歷時買了一部英國出產的EMS synthi AKS合成器,並帶回港使用,在當時來說仍未有太多樂迷接受,而當時泰迪羅賓還為香港電台電視部拍攝了一個半紀錄片/半故事形式的劇集,講述一位前衛樂手到世界遊歷及演奏形電子音樂的故事,試想當時看著泰迪羅賓在熒幕上打開那個suitcase型的EMS synthi AKS合成器,插上電源並將一頭一頭針插在器材面板上的互動針孔內——那是一部罕有的、用針代替patch cords的手提modular合成器——然後合成器就發出極具太空感的獨奏聲響,註意力很快會被捉住。
當年,這個劇集可謂首次將電子音樂文化在香港大眾通俗傳媒中介紹,當然留意的人少之又少,更遑論什麽回響或反應。其實當時很多電視觀眾都有機會在熒幕上見到一些號流行的電子樂器,例如在當時得令的溫拿樂隊的電視節目《溫拿狂想曲》中,大家可見到鍾鎮濤彈奏六十年代流行一時的磁帶式采樣重播鍵琴mellotron ,只不過普通觀眾又怎會理會你在台上演奏著mellotron、fairlight還是casiotone呢?七十年代的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是緩慢的。
八十年代
八十年代,隨著電子合成科技的迅速發展,很多日本電子樂器廠商也相繼推出平價的電子合成器,例如Roland SH101等,令電子音樂的普及發展也加速了,小部分電子樂手都開始創作自己的音樂;雖然不太多,例如83年劉以達已開始利用Roland TR606鼓機和Roland TB303低音合成器加上一支結他去創作電子流行曲,後來更與友人合組「東方電子樂團」創作比較實驗的電子音樂,至85年碰上黃耀明,就成了「達明一派」的發跡故事。除了「達明一派」這類創作集英倫編曲風格及悅耳旋律於一身的新派中文流行曲外,往後也有些運用電子樂器做骨幹的廣東流行曲的組合,如「Raidas」、「CoCos」、「秋葉」及「風雲」等。
隨著84年世界各地電子樂器廠商開會通過使用MIDI電子樂器共通模式後,也明顯多了主流中文流行曲制作人沿用電子樂器去製作唱片,因為製作成更趨便宜化算;但除了這些之外,在電子實驗音樂方面,就形同虛設,反而學院派電子樂方面卻稍搞作,如羅國治將電子樂融入古典音樂就是一例。
至於獨立音樂這個小圈子,就蘊藏了一個電子小漩渦,其實也眞的出現了一些獨立電子樂手,例如來自「蟬」樂隊(隊員包括八十年代著名流行曲樂評人馮禮慈)並擅於演奏中國色彩電子歌曲的彭滿圓、以半搖滾(因有鼓手,據聞是沒錢買鼓機)半電子成軍玩原創作品也改編英國Depeche Mode大量歌曲的年輕五人樂隊「Mustache」及早期的「民藝復興」(當時著名電台DJ黃誌淙還未加入,其後他們在八十年代尾出版過兩張專集,分別是「流魂頌」和「極樂」,以玩部落民族音樂及靜態電子樂見稱),這三隊組合曾於84年由當年的另類音樂雙周刊《搖擺雙周》主辦、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行之「Hectic夏夜電子音樂會」中表演過。雖然當時觀眾人數不足一百,但卻也算是香港電子音樂會較早期的一次。而當時有兩份專門推介另類英文歌曲的刊物,就分別推介了兩隊實驗電子組合,就是《音樂一周》所介紹的三人電子組合「意無盡」,主將司徒在發更於當年斥重資(約港幣二萬五千元,在當年足夠買下一個新界住宅單位!)買了一部Roland jupiter 8類比合成器,目的就是為了搞好當年他們自資舉行的小型音樂會的音響;其音樂風格傾向德國Tangerine Dream的電子純音樂。
至於另一份具影響力的另類音樂刊物《搖擺雙周刊》則推介了一位獨立電子樂手Aman Wong,正職時裝設師,喜歡電子樂故業余作樂,更投資巨額購置一大堆當年可算是最頂級的電子樂器,例如Roland jupiter 6、juno 106、TR909、SH101、MC202等現在已給炒賣的電子樂器;後來在90年他成立二人組合「Art Gallery」簽約於某專門出版兒歌的獨立唱片廠牌之下,93年出版首張唱片《愛非愛》,部分作品如「蘭桂坊」和「天仙配」等亦收錄在這專輯內,由早期女歌手Yvonne主唱。後來「Art Gallery」亦幾經人事轉變,至96年的男歌手龍子泉,但創作主腦永遠也是黃偉光,他亦是黃耀明好友,並在多張黃耀明專集中作曲及編曲。「Art Gallery」自96年尾參與一張向達明一派致敬專輯《天花亂墜》後,至今仍未有新動向。
八十年代中後期,三組活躍另類音樂圈子的組合相繼成立,分別是於87年成軍的「Minimal」、89年由「Minimal」分拆出來的「Juno’s Infant」和也是八九年開始的「基爵」。先說Minimal,早期的三人陣容成員包括亞裏安、Johnnie及Timmy Lok,當時主要改編一些歐陸及日本的電子流行樂,亦有少量原創作品,並出版首個卡帶專輯《以心電信》,及後各人相繼離隊,余下亞裏安一人,90年出版第二個卡帶專《Demo 2》,往後亦參與不少獨立音樂雜錦專輯,直至95年Veronica Lee加入,「Minimal」變成二人陣容,這位女成員亦對組合影響很大,除了在音樂技巧上更趨成熟和專業外,她與黃耀明早已相識於進念二十面體這藝術團體內,基於互相惺惺相惜之故,將「Minimal」引薦予黃耀明,結果就在黃耀明的《愈夜愈美麗》開始合作至今。本以「基爵」為名,早期玩源自八十年代初英國的synthpop原創作品配合傳統廣東流行曲的旋律,其後在91年改名為「Multiplex」,加入臨時女歌手Kit Chan,但不久就離隊;其後轉玩較高層次、以古典、女高音歌聲再配合時而飄逸、時而詭異、時而糜爛的電子trip hop樂風,在95年出版首張專輯《六月雪》,廣邀多位客席歌手及樂手參與,劉以達亦有份監制此碟,之後兩位新女歌手Grace及張茵先後加入,亦相繼離隊,前者離開樂圈,後者簽約新力唱片公司旗下成為新進主流歌手;「Multiplex」於96年再變回一人創作單位,而他的樂風已偏離純粹的電子樂很遠,反而涉獵更多時尚的潮流音樂,如lounge 、trip hop、日本涉谷系仿法式懷舊搖滾樂等;至於參與主流樂壇方面,95年黃耀明需尋找新的幕後班底去創作新唱片,經劉以達介紹下,「Multiplex」主腦梁基爵亦順理成章歸納黃耀明新的幕後班底,和「Minimal」同樣自《愈夜愈美麗》開始合作至今,而他亦替其他當紅歌手作曲、編曲及監製唱片。03年「基爵」再次易名為「Gaybird」,購置大量類比合成器如EMS synthi AKS、analogue system RS8000、Korg MS20、Roland TB303、SH101、EDP wasp、ARP odyssey以及mini Moog等,大玩懷舊電子樂。人山人海的雛形亦由此可見。
「Juno’s Infant」在89年組成,早期有三位成員,包括Allen Law、Morris Wong和Timmy Lok,早期風格以氣氛化的純音樂及具節奏感的低調電子互相交替,89年至91年共出版三張卡帶專輯,分別是《Escape From…..Somewhere》、《Juno’s Infant 2》 及《Ceremony》;93年加入女歌手Coren Cheung,並將組合名字簡化為「Juno」;94年出版首張CD專輯《ROM》,風格轉向techno並開始加入大量中文歌詞,之後Coren及元老成員Morris俱離隊,主音歌手位置一直懸空,故此在96年尾出版的第二張CD專輯《Ver.2.0》,多位客席歌手參與,其中包括前「AMK」樂隊主音關勁松、獨立創作女歌手有耳非文以及客席樂手Andy Chow(Aroma)和伍耀新(V.Spirit)等。風格變得節奏急激,樂種包括jungle、drum n’ bass、techno、electro-funk、ambient及實驗電子樂。直至2000年6月,推出新專輯《00》,風格已全轉向電子純音樂,techno、drum n’ bass、euro-disco、ambient techno及electro-funk是這次的創作範疇。在這專輯出版後,組合亦暫作分頭發展,Allen Law有自己的一人組合「黑眼睛」,而Timmy Lok則偶然與其他獨立電子樂手合作或表演。總括而言,八十年代的香港電子音樂的發展雖是發展中,卻是十分豐富的。
九十年代
踏入九十年代,由於歐美銳舞文化潮流湧向全球,以club DJ兼做電子樂手的例子湧現,子斌就是香港著名銳舞派對主辦組織Club Progressive的掌舵,開始創作在子斌來說乃源自他在英國居留那一年,買了一部Korg trinity music synthesizer workstation,不過對音樂的敏感度才是他的基本動力,結果2000年中他與由加拿大回流的專業唱片監制丁偉斌合作出版了Club Progressive Recordings廠牌首張專輯《The Album》,風格當然是電子舞曲中的主流progressive trance,往後參與不少舞曲雜錦專輯,子斌亦簽約Musicnow唱片公司旗下。
提及丁偉斌,就不可忽略由他帶領的中文techno三人組異人「問津館」,他們在98年曾於新力唱片公司旗下出版首張同名專輯,風格包括techno、trance及中文流行曲,更特別是他們的音樂錄像,充滿高科技動畫,水準可及日本,可惜並未能引來太大回響;而James也是主流唱片監制,曾合作過諸多主流歌手。另一位也是從外地回流的樂手,就是年少時玩過重金屬搖滾樂由澳洲回流的Teoh,曾於98年組成電子二人組「Fuchsia」,還差點在華納唱片公司旗下出版專輯,可是因經理人合約問題而告吹,「Fuchsia」時期Teoh的作品傾向主流中文流行曲,在編曲上加點新意,如trip hop或一點drum n’ bass等,但主要還是以中文慢板歌曲為主。當時「Fuchsia」主音女歌手名叫Sylvia,及後「Fuchsia」亦悄悄解散,之後Teoh以個人樂手姿態出現,並改玩電子舞曲如techno、trance等電子純音樂,並在不少銳舞派對內表演過,近期埋首創作並推出新專輯,亦參與不少港台舞曲雜錦專集。
另外一些留港工作的外籍朋友也湊高興玩玩電子樂,如Jon Von Seggern就曾是位經驗老到的爵士樂低音結他手,遇上曾在七十年代玩punk結他、八十年代玩電子、現在用手提電腦djing的Steve,組成了以計算機的MP3檔案做剪貼,代替傳統用黑膠刮碟的DJ,再以眞鼓打drum n’ bass、breakbeat及trip hop風格的「Digital Cut-Up Lounge」;之後流行歌手恭碩良和他倆在一次網上電台節目中相遇,惺惺相惜,一拍即合,恭碩良更引薦朋友Dino當隊中結他手,四人陣容的「Digital Cut-Up Lounge」便成形;還推出專輯出版唱片,而他們的作品亦放到網上以供下載,例如Mp3.com等網站都可找到他們的作品。另一隊半途出家的電子組合也是以外籍朋友為主,只不過他們不是由搖滾樂手轉玩電子樂,而是由club DJ轉玩電子樂;這隊「Loop Music Hong Kong」的Jean-Paul早已是一名DJ,在遇上Dan Findley之前已開始著手創作自己的作品,「LMHK」主要創作breakbeat、house和drum n’ bass,現在他倆有十八至二十首作品,Dan在過去數年更創作超過一百首作品,現已埋首於自己的錄音室,與有共同誌向的DJ Blackjack合作創作電子舞曲。
以上提及的幾位九十年代開始投身或轉玩電子樂的朋友不是外籍人仕便是曾放洋海外的回流人仕,難道九十年代沒有香港本土的原創電子樂手?當然不是,只不過香港聽眾一向對音樂類型或發展不求甚解,對新派音樂的接受能力又較外籍人仕低,當然傳媒也沒有做好均衡推廣各類文化的責任,只懂趕潮流,結果聽眾在沒有選擇、音樂啟發及音樂教育下,在連聽音樂、擴闊自己的聽覺範疇的機會都沒有的話,哪有人會再進一步、肯花時間去玩音樂、創作音樂?更遑論創作要花很多能耐的電子樂!但仍有不少不甘於被冷落的香港原創電子樂手於九十年代成軍。
首先要提及在八十年代已開始「組織」樂隊,九十年代初改為個人電子樂創作,92年出版專輯《Telefeature》的「探長」譚達華,以全MIDI形式創作混合流行及funky元素的電子樂;並在95年成立NOCO Records為各類獨立樂隊組合出版《骨氣》系列雜錦唱片,其中一張《電骨頭》就是以全MIDI形式制作的雜錦唱片。
提及NOCO Records,就不能不提在旗下的「Aroma」,其主腦Andy Chow其實早於八十年代已開始對電子樂創作有興趣,只不過在九十年代才正式組隊並出版專輯,成員包括Andy Chow和Aron Chan,主要演奏一些富東方色彩的電子純音樂,類似八十年代日本的喜多郎及姬神等通俗化的靜態電子純音樂;在93年至98年這五年共出版過四張專輯,分別是《Aroma》、《Flower of Evening》、《The Sad Story》及《The Way to Utopia》,近年組合卻沈寂下來,較前創作產量少了。而以唯美電子見稱的三人組「Lorn」成立於94年,成員包括伍耀新、Punchy及阿鈞,在97年出版首張EP,從不公開演出,具神秘感,雖然他們全用電子樂器創作及製作,但其音樂風格卻近似八十年代英國樂隊Japan的某些慢板歌曲,低調而憂傷。組合在出版唱片後已消聲匿跡,但其實隊中兩位成員伍耀新及阿鈞在「Lorn」以外於95年另組一隊以電子古典及音樂氣氛為主的組合「V-Spirit」,並創作一些作品收錄在95、96年某些雜錦專輯內,但除此以外組合並未有其它計劃,去向似乎常在膠著狀態。而主唱Punchy則以連釋個人名義出版新唱片,風格仍然近似八十年代英國樂隊Japan的某些慢板歌曲。
現場演出上較引人註意的電子二人組「全日休息」,主音歌手程朗在台上會邊吃蘋果邊唱歌,吃完後更會將果屑擲向觀眾!琴手Kirk又會濃妝艷抹、穿緊身西裝、結個大花領帶。樂風近似八十年代syn-pop如「Soft Cell」等,「全日休息」組成於96年,出版過兩張專集《少男自殺案》及一張找來其它電子組合如「Juno」及「壞碑唇」等協力remix的專輯,組合成員因意見分歧於98年解散。
同樣早在八十年代尾已蠢蠢欲動,在93三年組成的「Nerve」,開始時有六、七位成員,受德國噪音樂團Neubauten的影響,專攻實驗電子與打鐵音樂,後來多位隊員離隊,余下女主音歌手Grace和創作主腦Steve這對兄妹檔,轉玩聽得令人蠢蠢欲動的club music,及後Grace亦離隊,新女歌手Carly加入,成為新的二人陣容,繼續他們的電子音樂創作路途。一向都被簡稱為「腦科」的「Nerve」或Steve,開始時受英國Depeche Mode電子流行曲及德國Kraftwerk電子樂先鋒所影響,到現在深受歐陸電子實驗音樂的感染,如Plastikman及Aphex Twins等。「Nerve」繼續努力創作,他們的風格以ambient techno、progressive techno為主,後來亦和Kim組成「VSOP」推出首張專集。
最後一隊要提及的九十年代電子組合是壞「壞碑唇」,早於九十年代初已在加拿大組成,風格介乎電子流行曲與brit-pop之間,主腦Chris Ho返港後先獨自以「Vibration@C」為名推出首張同名專輯,99年其他隊員學成回港,「壞碑唇」的完整陣容再次重現,加上新女歌手Yvonne,變成後來集結他、電子、搖滾、djing於一身的多元化組合;並正式以「壞碑唇」的名義推出《戀Up24》,今天他們仍活躍於音樂創作及參與不少各地現場表演,主腦Chris Ho亦參與主流組合「I Love U Boyz」的幕後班底去創作新唱片。
總結(至九十年代)與前瞻(廿一世紀)
今天已很難單純地描述什麽才算是電子樂,以「壞碑唇」的風格為例,不時加入不同元素,也許今天的電子樂可以宏觀的角度包容所有的音樂元素,尤其在DJ文化的廣受歡迎及數碼采樣器samplers普及化,並在音樂創作、製作工序上廣被運用的今天來說,任何音樂也可以/可能是電子音樂。
前瞻廿一世紀,將有更多人玩電子音樂,雖然香港的電子樂手總不算多,但由於電子樂器的價格下調及計算機音樂創作和錄音製作的軟件日趨普及,確實多了人學習及玩電子樂,以club DJ兼做電子樂手更多不勝數,甚至部分玩搖滾樂或cutie pop的樂隊亦紛紛轉玩電子樂,例如由前「Pillow」成員Kim和阿樂組成的「Slow-Tech Riddim」,主要將不同的音樂元素共冶一爐,包括funk、techno、drum n’ bass、disco及ambient等,出來的效果頗具實驗味道;2000年初他們以自資形式出版了首張專集《Greatest Hits Vol.6》,得到不錯的口碑,再接再厲推出《On/Off》後作分頭發展,阿樂變回一人創作單位「Alok」,亦已推出數張個專輯,而Kim亦和Nerve的Steve組成「VSOP」。
步進2000年亦有新力軍湧現,例如「Videodrome」(由前「Postcard」隊員Julian與前「Ginger Biscuit」隊員Hoi Wai組成),音樂風格近似「Primal Scream」加「Chemical Brothers」,傾向較重型電子樂;並推出首張專集《Rock ‘n’ Roll is Killing My Life》。而同是前「Postcard」隊員兼樂評人月鳥則組成一男一女組合「Dylan Art」,風格以歐洲風味、輕巧電子樂為主;而這類風格的電子樂亦廣受香港另類樂迷愛戴,致使同類一男一女電子音樂組合在近一、兩年相繼成立;例如「My Little Airport」、「Marshmallow Kisses」和「Pixel Toys」,其中以「Pixel Toys」最受幸運之神眷顧,已簽約人山人海唱片公司旗下;但三隊組合的共同點都是在輕巧的電子樂之中加入結他及其它特別聲效,以豐富其樂曲。
最後,大家若留意一下一些有世界各地獨立音樂以供下載的網站,就不難察覺其實還有一大群籍籍無名、默默耕耘的電子樂手在埋首努力創作,香港樂手也不例外,或許有一天他們都能在世界電子音樂的藍圖上占一席位,甚至產生影響力。
眞的期望有這一天,即使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link: https://timmylokcom.wordpress.com/2015/11/03/香港電子音樂發展史-1960至2000/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