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氣候常識撚] 「立冬」未覺凍咁古怪?
【氣象講場】「立冬」了!未覺凍咁古怪?[/size=5]
每年西曆11月7日或8日,當太陽達到黃經225°時,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冬」伊始,直至11月下旬下一個節氣「小雪」為止,反映古代中原地區開始入冬,本港雖至12月才算入冬,但立冬亦意味氣候上本港再次加快轉涼。不過今年立冬卻異常溫暖,天文台中午錄得最高28.7°C,雖未能打破2008年立冬29.4°C的最高紀錄,但仍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五最熱的立冬。天文台早前已預計,今年因有厄爾尼諾現象,今個秋季(9至11月)可能會較正常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指萬物開始收藏,規避寒冷,農民此時則開始忙著收割稻作。北半球自「秋分」開始「日短夜長」,「冬至」的日照最短,而立冬則介乎秋分與冬至之間,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雖越來越少,天氣愈來愈涼,但因陸地還剩餘一定熱量,故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宜人,也十分有利冬作物生長,但此時北方冷空氣也具較強勢力,常頻頻南侵,不時翻風,令天氣轉涼。
翻查天文台資料,上一個節氣「霜降」平均氣溫有24.4°C,立冬稍為跌至23.5°C(下跌0.9°C),惟下一個節氣小雪則顯著跌至20.9°C(下跌2.6°C),顯示氣候上本港自立冬後再次加快轉涼。
[#FF00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記載中原古人將立冬分為「三候」,每一候代表每五天的景象,三候過後便到下一個節氣小雪。一候「水始冰」,即水已能結成冰;二候「地始凍」,意指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即野雞(雉)一類的大鳥已不多見,而海邊卻可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花甲(蜃),故古人以為雉在立冬後就變成花甲。[/#FF0000]
因立冬正值收成季節,故民間亦有「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的諺語,指放飼的雞或野生鳥群有不虞匱乏的穀物可吃,所以常會生機勃勃的頻頻啼叫。而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重要的節氣,故在古代很受重視,皇帝會親率文武百官祭冬神。
http://s.nextmedia.com/realtime/a.php?i=20151108&s=6996647&a=54379454
祭冬神慶收成
每年西曆11月7日或8日,當太陽達到黃經225°時,就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立冬」伊始,直至11月下旬下一個節氣「小雪」為止,反映古代中原地區開始入冬,本港雖至12月才算入冬,但立冬亦意味氣候上本港再次加快轉涼。不過今年立冬卻異常溫暖,天文台中午錄得最高28.7°C,雖未能打破2008年立冬29.4°C的最高紀錄,但仍是自1947年有紀錄以來第五最熱的立冬。天文台早前已預計,今年因有厄爾尼諾現象,今個秋季(9至11月)可能會較正常熱。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意指萬物開始收藏,規避寒冷,農民此時則開始忙著收割稻作。北半球自「秋分」開始「日短夜長」,「冬至」的日照最短,而立冬則介乎秋分與冬至之間,北半球獲得的太陽輻射量雖越來越少,天氣愈來愈涼,但因陸地還剩餘一定熱量,故一般還不太冷。晴朗無風之時,常有溫暖舒適的「小陽春」天氣,不僅宜人,也十分有利冬作物生長,但此時北方冷空氣也具較強勢力,常頻頻南侵,不時翻風,令天氣轉涼。
翻查天文台資料,上一個節氣「霜降」平均氣溫有24.4°C,立冬稍為跌至23.5°C(下跌0.9°C),惟下一個節氣小雪則顯著跌至20.9°C(下跌2.6°C),顯示氣候上本港自立冬後再次加快轉涼。
[#FF0000]《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亦記載中原古人將立冬分為「三候」,每一候代表每五天的景象,三候過後便到下一個節氣小雪。一候「水始冰」,即水已能結成冰;二候「地始凍」,意指土地也開始凍結;三候「雉入大水為蜃」,即野雞(雉)一類的大鳥已不多見,而海邊卻可看到外殼與野雞的線條及顏色相似的花甲(蜃),故古人以為雉在立冬後就變成花甲。[/#FF0000]
因立冬正值收成季節,故民間亦有「立冬收成期,雞鳥卡會啼」的諺語,指放飼的雞或野生鳥群有不虞匱乏的穀物可吃,所以常會生機勃勃的頻頻啼叫。而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是重要的節氣,故在古代很受重視,皇帝會親率文武百官祭冬神。
http://s.nextmedia.com/realtime/a.php?i=20151108&s=6996647&a=54379454
祭冬神慶收成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