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巴黎租屋上樓難? 核心區300呎租萬元
大發展下的巴黎 租屋上樓難上難?
2015 年 04 月 13 日
巴黎東北郊區,兩名北非青年因逃避警察追捕,躲進變壓站被電死。
此事一出,法國群情洶湧,巴黎郊區四處連日爆發騷亂,事情發生在二○○五年。
案件審訊至今十年,兩名涉事警察,預計將在下月中判刑,罪名為不救置身危險者,如被判罪成,須監禁及罰款,可見法國人對公義的窮追不捨。
這也令人想起,今年一月的《查理周刊》槍擊案,兩名持槍青年同樣為北非裔,活躍範圍也在巴黎郊區。
巴黎,一個為旅人趨之若鶩的國際大城市,東邊郊區的貧窮及治安問題卻是臭名昭著,而市內的東北邊亦不遑多讓。
直至二○○七年,前總統薩爾科齊推出「大巴黎」(Grand Paris)城市發展計劃,氣勢磅礡,欲將郊區納入發展版圖,大加整頓。
可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Dr. Béatrice Cabau認為,尚未知大巴黎成效如何,但市內的租金和呎價卻不斷攀升,巴黎人要租樓或上樓,和香港人一樣,甚是艱難。
解構巴黎 蝸牛形分區
「首先,不要將巴黎視為一整塊區域,巴黎市內其實各分細小的範圍。」Dr. Cabau說。可以想像巴黎地圖是法國人嗜吃的蝸牛,由中間第1區數起,順時針向外延伸至東邊的第20區,市內面積約105.4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20萬,可稱為「小巴黎」。所謂「大巴」,即連同周邊七個郊區省份,總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1200萬。
位於Clichy-sous-Bois的平民市集,驟眼所見,有不少阿拉伯裔居民。(黎思法攝)
超級都會 大巴黎Grand Paris計劃
巴黎的面積,由古至今一直擴大,而巴黎如今的浪漫傘狀街道網絡,就於1850年代,拜奧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的城市規劃所賜,他同時也開闢了林蔭大道、下水道系統等。相隔一個半世紀以後,在2007年,前總統薩爾科齊便提出大巴黎計劃,想將巴黎建成超級大都會(Megapolis),像英國的大倫敦。計劃將巴黎周邊的7個郊區省份,著名地標包括凡爾賽宮、楓丹白露、戴高樂機場以及迪士尼樂園等,納入其中長期發展,預計總投資額320億歐元。繼任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亦繼續推行這項巨大的城市更新計劃。而Dr. Cabau指出,現時大巴黎各省的政治架構繁複,為人詬病,是這計劃要面對的問題之一。法國分別有22大地區,其中Ile-de-France(法國島,又即Paris Region)地區裏有8個省,包括巴黎,而各省有Département管轄。其他7個省,裏面再細分不同Commune,因巴黎為主要城市,身分特別,被細分成20區(Arrondissement)。大巴黎計劃看似有意重新整理行政架構,然而,若想借城市發展來解決社會問題,Dr. Cabau認為是一項極大挑戰。
攝於巴黎16區,星形廣場及凱旋門附近,遙看仍能見到唯一高聳的Montparnasse-Tower,的確破壞了巴黎的天空線。(網上圖片)
核心區300呎租萬元
巴黎中心第1至8區這一圈,是旅遊景點集中地,地段昂貴,試在巴黎租屋網站LOGIDE搜尋,以30平方米(約322呎)單位為例,找到第1區月租至少要1225歐元(約10,234港元),第7區更要1313歐元(約10,969港元)。同樣,巴黎西邊主要是高尚住宅,如16區月租至少1025歐元(約8563港元)。即使現在歐元下跌,一個300多呎的單位,未計算水電煤,也需八九千港元月租,租金直迫香港。而巴黎東北邊,則是中低收入層階,18區同呎單位月租至少860歐元(約7184港元)、20區765歐元(約6391港元),的確比東邊便宜幾百歐元。至於巴黎近郊地區如92、93、94區,同樣面積單位月租,最少也需約865歐元(約7226港元)。以法國去年最低工資1446歐元(約12,080港元)來計算,單是租金,已佔去巴黎人的大部分工資,生活捉襟見肘。
輪候公屋時間長如香港
至於法國的公共房屋HLM,Dr. Cabau指出,[#ff0011]一個70平方米(約753呎)單位,月租是320至540歐元不等,雖然比市價便宜一半,但手續及輪候公屋跟香港一樣需時甚久[/#ff0011],同樣有入息限制。Dr. Cabau說﹕「所以愈來愈多年輕人搬到郊外居住,或仍然跟父母同住,買房子更是困難。」至於買樓,她指根據巴黎雜誌L’Express在去年4月的統計,在小巴黎的19區,每平方米需6290歐元(每呎約5250港元),但在市中心地段,每平方米索價過萬歐元(每呎逾8000港元),小市民難以負擔。而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調查,今年2月,法國的失業率高達10.6%,25歲以下的青少年失業率更達24.7%,同期的德國青少年失業率則是7.2%,看來巴黎人不止居所難求,連工作也要踏破鐵鞋。
貧民推離中心 恐成「社會隔離」
筆者去年到訪過巴黎18、19區,路上時見有人群聚集吵鬧,氣氛雜亂跟旅遊區迥異,這裏也是中低收入居民聚居地。由於該區位於市內,Dr. Cabau說現在已變成很in、很潮流的區域,有一些稱為bobo(Bourgeois bohemian)的新興資產階級,因買不起東邊的樓宇,所以轉戰這區。「大巴黎這個計劃,有可能會造成社會隔離(Social segregation),進一步將低收入人士推離市中心,像香港的天水圍,這也是各個國際城市的議題。」在18、19區以北的郊區,93省Seine-Saint-Denis,一直被認為是貧民區,阿拉伯及北非等新移民亦多集中在此,該區移民混雜、失業率高、教育資源不足、地區歧視等問題無日無之。
2005年爆發的騷亂,就位於這個93省的Clichy-sous-Bois,當年兩名警察為調查搶劫案,追捕兩名北非青年,青年為逃避警察,避進電壓站觸電致死。此事哄動一時,數以百計怒火青年走上街頭,打砸玻璃、焚燒車輛,警察發射催淚彈驅趕,巴黎附近多個省份亦爆發騷亂,此事擾攘大半個月。浸會大學歐洲研究法文系4年級學生黎思法,去年3月在法國交流1年,到Clichy-sous-Bois考察,單是交通,已極為不便。「我由巴黎坐RER(區域快鐵)的A線,要再接駁巴士,兜了很久的路,花兩小時才到達,但這裏距離巴黎市中心只有15公里,像九龍到上水。」可見當地居民要到市區工作亦大為不便。前總統薩爾科齊上任後,重建這裏的警署,又興建新公屋,但實際上於事無補,該區至今年青少年失業率仍有40%。
郊區往郊區 需到市區轉車
交通阻隔,Dr. Cabau說亦是發展郊區的一大問題,「巴黎需要的不止是接駁到更遠郊區的鐵路,而是郊區與郊區之間也需要互通,現在如果人們想由92區到93區,就要先坐RER到回巴黎市區,再轉另一條鐵路,費時失事。」現在巴黎市內有16條地鐵路線,主要5條RER區域快鐵連接郊區,筆者有法國朋友曾由凡賽爾附近坐RER至Étampes,即使鄰近區域也要花超過兩小時車程。還有巴黎外圍的環城公路,亦綑綁住巴黎地區擴展。大巴黎計劃的另一重點,是建設一條Grand Paris Express鐵路,長達200公里,設南、北和西邊的橫切分支線,將花費逾200億歐元,估計2030年可完成。而新鐵路會連接上曾發生暴亂的Clichy-sous-Bois,至於能否解決郊區封閉的問題,Dr. Cabau說尚是言之過早。
巴黎市郊 發展vs.保育?
舉目所見,巴黎建築大多只有七八層樓高,最高建築除了324米高的巴黎鐵塔,要數位於15區的Montparnasse Tower,但自大廈於1973落成後,巴黎人無不認為大廈破壞了巴黎整體景觀,為人厭惡,後來更通過了巴黎建築高度限制的法律。但在小巴黎西北面外,塞納河一河之隔的La Défense,卻猶像置身香港中環,全是高樓大廈。La Défense名稱來自普法戰爭的圍城戰役,有保衛的意思,現已是巴黎的金融中心,那裏還有一座1989年落成的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約110米高,竟與添馬艦門常開極其相似。
街頭漫步 仍有享受
Dr. Cabau在回歸前幾個月由法國移居香港,受香港的地緣政治局勢吸引,到來教授政治學、法語及德語。經歷香港這些年的城市變化,她覺得很懊惱﹕「雖說巴黎的城市發展和香港很相似,但不同之處是,巴黎政府尚會着意保留歷史文物,但在香港,你只能看到舊建築物拆去,變成大廈、大廈與大廈。在巴黎街頭漫步你會覺得很享受,有很多東西可以觀賞,但在香港,你只想快點走進地鐵回家。」的確如此,自奧斯曼時代,巴黎開闢了多條寬敞的林蔭大道,包括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包圍着凱旋門的星形廣場,以及奧斯曼一般只有20米高的建築Haussemannien Building,現亦保存完好。黎思法在考察時亦留意到,奧斯曼時期的巴黎建築,業主要負責建築物的維修保養,可獲減稅,但不可隨意改動建築物外貌,而城堡堡主更有義務開放城堡予公眾。巴黎政府又將Canal de l’Ourcq運河保留作休憩用地,以及將19區一個古老殯葬儀館改建而成104藝術集中地。近年,巴黎更推出Vélib’單車租借計劃,近塞納河一段等路段,會在周末開放給遊人和單車人士,名為「巴黎呼吸」(Paris Respire),在城市發展的當下,不犧牲人們呼吸的空間,仍保有恬靜的生活品質。
http://www.pentoy.hk/國際/l516/2015/04/13/大發展下的巴黎-租屋上樓難上難?/
2015 年 04 月 13 日
巴黎東北郊區,兩名北非青年因逃避警察追捕,躲進變壓站被電死。
此事一出,法國群情洶湧,巴黎郊區四處連日爆發騷亂,事情發生在二○○五年。
案件審訊至今十年,兩名涉事警察,預計將在下月中判刑,罪名為不救置身危險者,如被判罪成,須監禁及罰款,可見法國人對公義的窮追不捨。
這也令人想起,今年一月的《查理周刊》槍擊案,兩名持槍青年同樣為北非裔,活躍範圍也在巴黎郊區。
巴黎,一個為旅人趨之若鶩的國際大城市,東邊郊區的貧窮及治安問題卻是臭名昭著,而市內的東北邊亦不遑多讓。
直至二○○七年,前總統薩爾科齊推出「大巴黎」(Grand Paris)城市發展計劃,氣勢磅礡,欲將郊區納入發展版圖,大加整頓。
可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Dr. Béatrice Cabau認為,尚未知大巴黎成效如何,但市內的租金和呎價卻不斷攀升,巴黎人要租樓或上樓,和香港人一樣,甚是艱難。
解構巴黎 蝸牛形分區
「首先,不要將巴黎視為一整塊區域,巴黎市內其實各分細小的範圍。」Dr. Cabau說。可以想像巴黎地圖是法國人嗜吃的蝸牛,由中間第1區數起,順時針向外延伸至東邊的第20區,市內面積約105.4平方公里,人口超過220萬,可稱為「小巴黎」。所謂「大巴」,即連同周邊七個郊區省份,總面積達12萬平方公里,人口總數約1200萬。
位於Clichy-sous-Bois的平民市集,驟眼所見,有不少阿拉伯裔居民。(黎思法攝)
超級都會 大巴黎Grand Paris計劃
巴黎的面積,由古至今一直擴大,而巴黎如今的浪漫傘狀街道網絡,就於1850年代,拜奧斯曼(Georges-Eugène Haussmann)的城市規劃所賜,他同時也開闢了林蔭大道、下水道系統等。相隔一個半世紀以後,在2007年,前總統薩爾科齊便提出大巴黎計劃,想將巴黎建成超級大都會(Megapolis),像英國的大倫敦。計劃將巴黎周邊的7個郊區省份,著名地標包括凡爾賽宮、楓丹白露、戴高樂機場以及迪士尼樂園等,納入其中長期發展,預計總投資額320億歐元。繼任的法國總統奧朗德,亦繼續推行這項巨大的城市更新計劃。而Dr. Cabau指出,現時大巴黎各省的政治架構繁複,為人詬病,是這計劃要面對的問題之一。法國分別有22大地區,其中Ile-de-France(法國島,又即Paris Region)地區裏有8個省,包括巴黎,而各省有Département管轄。其他7個省,裏面再細分不同Commune,因巴黎為主要城市,身分特別,被細分成20區(Arrondissement)。大巴黎計劃看似有意重新整理行政架構,然而,若想借城市發展來解決社會問題,Dr. Cabau認為是一項極大挑戰。
攝於巴黎16區,星形廣場及凱旋門附近,遙看仍能見到唯一高聳的Montparnasse-Tower,的確破壞了巴黎的天空線。(網上圖片)
核心區300呎租萬元
巴黎中心第1至8區這一圈,是旅遊景點集中地,地段昂貴,試在巴黎租屋網站LOGIDE搜尋,以30平方米(約322呎)單位為例,找到第1區月租至少要1225歐元(約10,234港元),第7區更要1313歐元(約10,969港元)。同樣,巴黎西邊主要是高尚住宅,如16區月租至少1025歐元(約8563港元)。即使現在歐元下跌,一個300多呎的單位,未計算水電煤,也需八九千港元月租,租金直迫香港。而巴黎東北邊,則是中低收入層階,18區同呎單位月租至少860歐元(約7184港元)、20區765歐元(約6391港元),的確比東邊便宜幾百歐元。至於巴黎近郊地區如92、93、94區,同樣面積單位月租,最少也需約865歐元(約7226港元)。以法國去年最低工資1446歐元(約12,080港元)來計算,單是租金,已佔去巴黎人的大部分工資,生活捉襟見肘。
輪候公屋時間長如香港
至於法國的公共房屋HLM,Dr. Cabau指出,[#ff0011]一個70平方米(約753呎)單位,月租是320至540歐元不等,雖然比市價便宜一半,但手續及輪候公屋跟香港一樣需時甚久[/#ff0011],同樣有入息限制。Dr. Cabau說﹕「所以愈來愈多年輕人搬到郊外居住,或仍然跟父母同住,買房子更是困難。」至於買樓,她指根據巴黎雜誌L’Express在去年4月的統計,在小巴黎的19區,每平方米需6290歐元(每呎約5250港元),但在市中心地段,每平方米索價過萬歐元(每呎逾8000港元),小市民難以負擔。而據歐盟統計局Eurostat的調查,今年2月,法國的失業率高達10.6%,25歲以下的青少年失業率更達24.7%,同期的德國青少年失業率則是7.2%,看來巴黎人不止居所難求,連工作也要踏破鐵鞋。
貧民推離中心 恐成「社會隔離」
筆者去年到訪過巴黎18、19區,路上時見有人群聚集吵鬧,氣氛雜亂跟旅遊區迥異,這裏也是中低收入居民聚居地。由於該區位於市內,Dr. Cabau說現在已變成很in、很潮流的區域,有一些稱為bobo(Bourgeois bohemian)的新興資產階級,因買不起東邊的樓宇,所以轉戰這區。「大巴黎這個計劃,有可能會造成社會隔離(Social segregation),進一步將低收入人士推離市中心,像香港的天水圍,這也是各個國際城市的議題。」在18、19區以北的郊區,93省Seine-Saint-Denis,一直被認為是貧民區,阿拉伯及北非等新移民亦多集中在此,該區移民混雜、失業率高、教育資源不足、地區歧視等問題無日無之。
2005年爆發的騷亂,就位於這個93省的Clichy-sous-Bois,當年兩名警察為調查搶劫案,追捕兩名北非青年,青年為逃避警察,避進電壓站觸電致死。此事哄動一時,數以百計怒火青年走上街頭,打砸玻璃、焚燒車輛,警察發射催淚彈驅趕,巴黎附近多個省份亦爆發騷亂,此事擾攘大半個月。浸會大學歐洲研究法文系4年級學生黎思法,去年3月在法國交流1年,到Clichy-sous-Bois考察,單是交通,已極為不便。「我由巴黎坐RER(區域快鐵)的A線,要再接駁巴士,兜了很久的路,花兩小時才到達,但這裏距離巴黎市中心只有15公里,像九龍到上水。」可見當地居民要到市區工作亦大為不便。前總統薩爾科齊上任後,重建這裏的警署,又興建新公屋,但實際上於事無補,該區至今年青少年失業率仍有40%。
郊區往郊區 需到市區轉車
交通阻隔,Dr. Cabau說亦是發展郊區的一大問題,「巴黎需要的不止是接駁到更遠郊區的鐵路,而是郊區與郊區之間也需要互通,現在如果人們想由92區到93區,就要先坐RER到回巴黎市區,再轉另一條鐵路,費時失事。」現在巴黎市內有16條地鐵路線,主要5條RER區域快鐵連接郊區,筆者有法國朋友曾由凡賽爾附近坐RER至Étampes,即使鄰近區域也要花超過兩小時車程。還有巴黎外圍的環城公路,亦綑綁住巴黎地區擴展。大巴黎計劃的另一重點,是建設一條Grand Paris Express鐵路,長達200公里,設南、北和西邊的橫切分支線,將花費逾200億歐元,估計2030年可完成。而新鐵路會連接上曾發生暴亂的Clichy-sous-Bois,至於能否解決郊區封閉的問題,Dr. Cabau說尚是言之過早。
巴黎市郊 發展vs.保育?
舉目所見,巴黎建築大多只有七八層樓高,最高建築除了324米高的巴黎鐵塔,要數位於15區的Montparnasse Tower,但自大廈於1973落成後,巴黎人無不認為大廈破壞了巴黎整體景觀,為人厭惡,後來更通過了巴黎建築高度限制的法律。但在小巴黎西北面外,塞納河一河之隔的La Défense,卻猶像置身香港中環,全是高樓大廈。La Défense名稱來自普法戰爭的圍城戰役,有保衛的意思,現已是巴黎的金融中心,那裏還有一座1989年落成的新凱旋門(La Grande Arche),約110米高,竟與添馬艦門常開極其相似。
街頭漫步 仍有享受
Dr. Cabau在回歸前幾個月由法國移居香港,受香港的地緣政治局勢吸引,到來教授政治學、法語及德語。經歷香港這些年的城市變化,她覺得很懊惱﹕「雖說巴黎的城市發展和香港很相似,但不同之處是,巴黎政府尚會着意保留歷史文物,但在香港,你只能看到舊建築物拆去,變成大廈、大廈與大廈。在巴黎街頭漫步你會覺得很享受,有很多東西可以觀賞,但在香港,你只想快點走進地鐵回家。」的確如此,自奧斯曼時代,巴黎開闢了多條寬敞的林蔭大道,包括著名的香榭麗舍大道、包圍着凱旋門的星形廣場,以及奧斯曼一般只有20米高的建築Haussemannien Building,現亦保存完好。黎思法在考察時亦留意到,奧斯曼時期的巴黎建築,業主要負責建築物的維修保養,可獲減稅,但不可隨意改動建築物外貌,而城堡堡主更有義務開放城堡予公眾。巴黎政府又將Canal de l’Ourcq運河保留作休憩用地,以及將19區一個古老殯葬儀館改建而成104藝術集中地。近年,巴黎更推出Vélib’單車租借計劃,近塞納河一段等路段,會在周末開放給遊人和單車人士,名為「巴黎呼吸」(Paris Respire),在城市發展的當下,不犧牲人們呼吸的空間,仍保有恬靜的生活品質。
http://www.pentoy.hk/國際/l516/2015/04/13/大發展下的巴黎-租屋上樓難上難?/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