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多圖慎入]心靈層面的邪惡感召:ISIS“恐怖傳播學”如何構建全球洗腦矩陣 | 全媒觀
ISIS的恐怖主義行徑喪心病狂,但為何能夠持續籠絡人心?堪稱最具媒介素養的ISIS,是如何發展出涵蓋專業媒體、社交網絡和洗腦教育的“恐怖傳播學”?本文將以大量事實說明配合詳實案例,給出深度解讀。[/size=4][/b]



ISIS

是恐怖主義的“幽靈”,一組組血腥殘忍的畫面就是其恐怖主義行徑的例證。然而,最讓人震顫的,是其堪稱“強悍”的恐怖傳播術。[/size=5]



一組數據告訴你,這兩年ISIS強大的恐怖主義洗腦“功力”:據英國國際極端主義政治暴力研究中心(ICSR)統計顯示,已有超過兩萬名外國籍成員加入ISIS,且年齡介於18至29歲之間。聯合國秘書長也證實,短短一年時間,加入該組織的所謂“外國戰士”就增加瞭約70%。


這些數據堪稱是ISIS恐怖主義傳播的駭人成果。然而,它緣何能夠擁有如此“強大”的洗腦功力?本期全媒派將關註其特殊的“[#ffffff]恐怖主義傳播體系[/#ffffff]”,詳解ISIS步步“攻占人心”的宣傳矩陣。


[#ffffff]橫向矩陣[/#ffffff]

多媒體平臺輸出恐怖主義


從2014年成立至今,ISIS被稱為“成長速度最快”的恐怖組織。快速的擴張與其極度重視宣傳戰術密不可分。與一般的恐怖組織選擇利用網絡作為主要輿論陣地不同的是,[#ffffff]ISIS從成立之初就意識到線上、線下媒體聯動宣傳的重要性[/#ffffff],可謂“最具媒介素養”的恐怖組織。


[#ffffff]橫向傳播矩陣[/#ffffff]是ISIS官方媒體宣傳渠道,涵蓋雜志、海報、視頻和數據報告等4種主要傳播手段,是ISIS向外輸出“洗腦文化”最直接的手段。


《DABIQ》:“專業級”恐怖雜志


2014年9月,ISIS官方推出英語宣傳雜志《DABIQ》,從標題樣式,到文字排版,從圖片選用到內容分類,完完全全是按照專業雜志的標準來出版。


雜志名字DABIQ來源於敘利亞北部城市Dabiq,這座城市在伊斯蘭歷史和宗教上有著極重要的象征意義。


主題


《DABIQ》目前已發行12期,每一期都有條理分明的“洗腦”主題,“專業”的操作手法可以證明,這是由專業人員操刀的。而在設計精美、包裝華麗、制作精良的雜志背後,是極盡殘忍和血腥的暴力內容。


第一期,《DABIQ》開宗明義介紹ISIS建立的目的和意義,以泛黃牛皮紙的印刷效果“訴說”從歷史角度解釋ISIS成立的背景。“西方和伊斯蘭世界的戰爭將在這裡發生,那時將是末日。那一刻直到羅馬人登陸Dabiq之時才會成立”,第一期雜志引用瞭伊斯蘭先知的預言。


第二期,又以諾亞方舟的引隱喻引出“IS的反對者註定要滅亡”,並呼籲更多人加入ISIS的戰爭中。



《DABIQ》第一期和第二期封面


設計


在雜志封面設計上,政治隱喻一向是重要的媒體符號,從這一期“洪水”與“諾亞方舟”的選擇上,可見其設計者深諳此道,所喻指的內涵直指“跟隨還是毀滅”這一IS招募的核心問題。


該期雜志封面元素甚至堪比肩擅用政治圖片的《經濟學人》,效果逼真、高精度的圖片配合簡要卻駭人的標題,極具震懾力。


在《DABIQ》中,隨處可見關於“伊斯蘭國”有關的圖片報道,人物專訪或者是最新的新聞事件,刊登各種血腥暴力的圖片,制造不安因素,內容極具煽動性和蠱惑性。



巴黎恐襲後,《DABIQ》反應之迅速,不輸任何專業媒體。據報道,為瞭“炫技”,《DABIQ》甚至在報道伊拉克和敘利亞戰事時采用“航班”取景,將雙方激戰場面和其統治區全貌記錄下來。


在最近推出的第十二期雜志中,它以爆炸現場特寫圖片作為封面,但宣揚的卻是“穆斯林騎士包圍穆斯林榮耀”。此外,本期內文還“認領”瞭天朝人質已被處決的消息。




傾向


在詳細介紹制造巴黎暴恐的專題中,采用人物專訪形式搭配特寫多張圖片,將制造爆炸的伊斯蘭國恐怖分子將其暴行美化為“為保衛伊斯蘭教而戰的聖騎士”。


在呈現恐怖分子的圖片選取上,並沒有選用冷冰冰的面部表情,而是以笑臉示意這場襲擊是“無私而正義”的。




海報:傳遞IS核心價值觀



ISIS同時也發佈宣傳海報。海報在洗腦效果上比雜志更直接,更適合各年齡層和各文化程度的“被招募對象”閱讀。


主題設計


ISIS發佈的主題多元,有直接反應仇恨的:




這則反應仇視美國人的海報中,即將遭遇“割首”處決的人質跪在地上,而手持利刃的恐怖分子以黑衣黑面示人,畫面極易引起受眾對血腥處決結果的想象,令人驚駭。




據華盛頓郵報消息,上圖這則海報來自敘利亞英籍ISIS“戰士組織”Rayat al-Tawheed,並由其“媒體團隊”操刀設計,發佈時機剛好是在爭論擁有西方背景的ISIS分子是否要回歸原來生活的國家之時,Rayat al-Tawheed以此作為回應。以“天堂之所就在前面,我們為什麼還要回去”表達加入“聖戰組織”就絕不回頭的決心。


緊貼時事


利用“噱頭”吸引外界註意,也是ISIS一貫堅持的“媒介素養”。此前一家俄羅斯客機遭遇襲擊墜毀,在事故未有定論之時,ISIS卻虛報假消息,立即制作海報聲稱是他們制造瞭該起事件。



海報:西奈半島阿裡什的天氣很好,正適合把俄羅斯飛機打下來。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ISIS目前並沒有能夠擊落萬米高空飛機的武器。經過專家證實和比對,認為海報內容失真。ISIS利用輿情熱點,制造噱頭,成功吸引外界關註目光,並引導“追隨者”沉浸在其營造出的洋洋自得之中。


軟性“洗腦”


除瞭常規暴力內容的海報制作之外,ISIS還嘗試利用“清新風格”的設計元素呈現“烏托邦”幻境。



這則海報是ISIS從知名攝影師Brian McCarty作品中“盜取”的照片制作而成。Brian McCarty原作靈感來源於加沙地帶的一名小女孩因恐懼炸彈襲擊的畫作,采用微觀景象制作人偶和漫天的炸彈。


IS在盜取後,將人偶換成帶有宗教標志的旗幟,並以“轟炸下的十字軍”為題制成海報在網上傳播。這則寓意“‘伊斯蘭國’不畏炮火襲擊”的海報帶給並不知情的ISIS追隨者和仰慕者一種“美好而堅強”的幻覺,從心靈層面進行邪惡感召。


視頻:蠱惑人心的“大片感”視覺



ISIS繼承瞭恐怖組織愛好拍攝視頻的衣缽,並將其“發揚光大”。其拍攝和制作的視頻堪稱“進階版”,專業拍攝及特效技術甚至讓視頻有種“好萊塢大片”即視感。


最新的ISIS宣傳片《NO RESPITE》中,多處采用“大片感”的視覺元素,以增強傳播效果。


根據片頭標志顯示,ISIS成立瞭專門的“媒體中心”(Alhayat Media Center)來制作這些洗腦視頻。




視頻開始,先是展現城市上空飄揚的ISIS旗幟:




然後渾厚的男中音旁白之聲響起,標準的英語發音讓人懷疑是由西方背景的恐怖分子擔綱解說。


配合大片式的音效和旁白腔調,畫面開始由抽象數字轉為ISIS引以為豪的暴力場景。




利用火焰和血滴制造誇張和駭人的效果,並采用大片中常使用的“紅色、黑色、黃色”色調組合。




還有其極具蠱惑力的“不分國界”的招募計劃,畫面中各種膚色的“ISIS戰士”站在一起,顯示出對哈裡發和ISIS的忠誠追隨。




宣揚煽動追隨者為ISIS獻身,以每日“自殺性襲擊”的數量進行血腥的自我標榜。




當然,少不瞭“自吹自擂”,重點展示瞭ISIS在武器裝備方面的儲備,以導彈為例:




最引人註目的是,視頻中將反對ISIS組織的國家集體劃分為“反對陣營”,並宣稱要逐一打擊。從下圖可見,反對國家之眾,然而它們都面臨著ISIS的恐怖威脅。




這則宣傳片拋棄瞭恐怖組織以往慣常使用的“老舊錄像帶”方式,而代之以極具“現代感”的視覺元素,拍攝、設計、制作都十分精良。且音效十分具有鼓動性,此片傳達出的“熱血感”正是ISIS想要的洗腦效果。


而在“日常性”宣傳視頻中,ISIS拍攝大量反映ISIS組織是如何“幫助”平民生活的畫面,通過精心設計和挑選,呈現出來的皆是“修理電話線,修路鋪路,分發報紙等”日常行為,而軍事行動則夾雜其中,[#f01a45]試圖以此說明ISIS正在給被占領區的民眾帶來一個“社會公平、經濟繁榮、宗教純潔”的世界。但實際上伊斯蘭國是當前全世界最可怕的人間地獄,對女性而言尤其恐怖[/#f01a45]。


報告:炫耀性展示“戰鬥實力”



成立至今,ISIS從未滿足於成為一個“一般的”恐怖組織,它的目標直指更宏大的世界版圖。ISIS組織架構發展日益迅猛,手段愈發殘忍兇狠,采取極端暴力的方式制造無數的恐怖襲擊。那麼如何才能讓外界感知其的“突飛猛進”?ISIS在官方媒體宣傳引導之外,還想出瞭另一個辦法——發佈統計數據。


ISIS正在做的,是如大型企業一般,定期發佈“季報”或“年報”。這被其視為有效的“公關”手段。


在其官網上,可見其炫耀“戰果”的數據報告(IS Report),內容豐富詳實,分類清晰。此舉意在以一種“更正式”的方式發出官方的聲音,同時向全世界宣揚ISIS組織和聖戰思想,並招募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其中。


所發佈的報告內容制作十分“用心”,圖片與數據的結合堪稱“恐怖主義版”專業可視化圖表。




下圖展示瞭ISIS在武器裝備上的投入資金,是其發佈的“年報”內容的其中一項指標。




這份IS的2012至2013年度報告(IS在更名前的組織報告)多達410頁,編撰皆顯示出令人驚嘆的“專業”功底。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這些官方媒體傳播中,除報告外,英文操作占到絕大多數,說明ISIS從上至下的傳播策略已經劍指英語世界的話語權,以增強其傳播殺傷力。而越來越多具有西方背景的年輕人“投奔”該組織,就是其英語傳播策略十分奏效的例證。

[#ffffff]蹤向矩陣[/#ffffff]

社交媒體成深度洗腦工具


除瞭官方媒體作為宣傳平臺輸出恐怖主義價值觀,有分析指出,ISIS是由“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人”運作的,他們精通網絡,熟稔年輕人之間流行的所有社交工具,懂得如何運用年輕人“喜歡”的方式慢慢滲透至他們的心靈空間。

[#ffffff]縱向傳播矩陣[/#ffffff]包括以下4種戰術:攻陷不同的社交平臺,發佈“心靈雞湯”和針對男女性別差異推出的“籠絡計劃”。ISIS在社交網絡上駕輕就熟,發動更深層次的“攻心戰”。


攻心術之一:社交平臺“一網打盡”



你能想到的流行社交平臺都有哪些?


Twitter、Facebook、YouTube、What-sAPP、Pinterest、Tumblr、Wordpress、Kik、Ask.fm等等,這些承包如今年輕人社交生活和網上世界的媒體平臺全部都被ISIS“攻陷”瞭。


ISIS組織及其支持者利用這些平臺接觸和聯絡他人,而這些網站又幾乎不設門檻,任何人都能夠使用。據佈魯金斯學院發佈的報告稱,“2014年底大約有46,000個推特賬號與ISIS有關聯”,正是這些賬號,讓ISIS組織得以在Twitter上時時都能刷存在感。



ISIS支持者宣揚仇恨的Twitter賬號


而另一份來自黑客組織“匿名者”的數據顯示,在巴黎暴恐發生後,義憤填膺的該黑客組織向ISIS發動攻擊,據稱打掉瞭5500個社交媒體賬號。黑客組織的數字也從側面說明,ISIS的社交媒體戰略鋪得有多廣。



@Shami Witness是“最有影響力”的親ISIS聖戰分子,該賬號後被關閉


而在今年1月前後,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社交平臺意識到無形中正在助長ISIS恐怖主義傳播時,他們選擇收緊服務,關停瞭一些ISIS所屬賬號。然而,此舉遭到ISIS強烈反對,有ISIS支持者甚至向Twitter總裁及高管發出“死亡威脅”。


攻心術之二:“心靈雞湯”俘獲支持者



“厭惡你原來的生活?加入我們成為不一樣的人。”


“生活在西方,我瞭解你的感受——在內心你感到沮喪。”


“能夠治愈沮喪並開啟新生的隻有聖戰。”


沒有格言警句,ISIS在社交網絡上是一副“溫柔面孔”,以關懷的句式、“心靈雞湯”的口吻將恐怖主義的面目深藏起來。


以上幾句話來自英國籍ISIS成員阿佈·巴拉·阿辛迪拍攝的一段“無聖戰不生活”視頻,由ISIS宣傳機構“媒體中心”拍攝,上傳至社交網絡後引起廣泛傳播,無形中為其恐怖行徑“洗地”。



“無聖戰不生活”(There is No Life without Jihad)宣傳視頻


此外,ISIS成員還會通過社交網絡展現其“平易近人”的“溫柔舉止”。據報道[#f01a45],喪心病狂的聖戰分子最擅長上傳一些自己逗貓逗狗、送小朋友玩具或正在吃東西的照片。而通過這些常態化、令人感到聖戰者溫柔及有愛心的一面,正好將暗含對“戰士”生活的隱性歌頌傳達出去[/#f01a45]。對於那些誤將這些視作冒險的年輕人來說,很可能會被此吸引。


有些IS聖戰分子則通過在社交網站上發佈“剪裁過的”照片對潛在支持者進行洗腦。例如,“有加入ISIS的外國人在戰鬥中喪生,ISIS也會將他們描述成殉難者”。加拿大的安德烈·普林於2014年加入ISIS,後來曾拍攝過一則洗腦視頻。視頻中他“引誘”其他加拿大人加入ISIS,並許諾將教給他們“戰鬥技能”,““你在這裡會得到很好的照顧,”他說。[#f01a45][#f01a45][#f01a45]然而,真相是普林在隨後的一次戰鬥中被炸死[/#f01a45][/#f01a45][/#f01a45]。



加拿大籍聖戰分子安德烈·普林


攻心術之三:網遊互動“感召”玩家



除瞭在社交媒體上的直接互動之外,ISIS還針對潛在男性支持者推出“聖戰仿器”等網絡遊戲,讓“玩家”們在遊戲設置的互動中成為下一批招募對象。


這款名為“聖戰仿器”的遊戲,跟目前最流行的“俠盜獵車手”非常相似,在這款遊戲當中,玩家可以劫持軍用車輛並將其引爆,可以開著印有美國警察局表示的警車來作案,槍擊學校或者商業建築群,在玩家每次成功射擊引爆炸彈的時候,系統會給予加分。


[#f01a45]令人深感不安的是,在此遊戲中,玩家開著“美國警察局的車”,要射殺的卻是正常的美國民眾。[/#f01a45]



“聖戰仿器”遊戲截圖


攻心術之四:對女性推出“聊天服務”



如果說針對男性潛在支持者有專門開發的網友可供洗腦,那麼如何籠絡女性支持者呢?ISIS深諳穆斯林女性心理,以“親密聊天”感召她們加入陣營。


根據法國女記者Anna Erelle(筆名)出版的《聖戰之膚》一書記錄,Anna用親身經歷告訴外界,ISIS為瞭招募穆斯林女性,甚至推出一對一個性化聊天服務。




ISIS組織利用女性追求完美婚姻的心理,以及穆斯林女性在西方社會中易遭受孤立的脆弱防線,讓敘利亞籍ISIS戰士在Facebook和Titter上面對其進行“勾搭”,使用各種甜蜜言辭對女性進行引誘。


每周,他們都會向這些女性發出數量驚人的短信,在短信中稱呼對方為“寶貝”,並說“你是我的珍寶”,還有“你既美麗又純潔”等等糖衣炮彈,向其描繪“伊斯蘭國”的美好生活。




ISIS這一“攻心術”非常有成效,通過社交媒體的引誘,越來越多的女性受欺騙被招募而來。據報道,去年曾有僅16歲的女孩兒在法國機場被逮捕,原因正是她要前往敘利亞參加叛亂。


通過媒體和社交,ISIS掌握瞭兩大恐怖傳播“法門”,但是,真正的深度洗腦,還要從他們泯滅人性的恐怖主義洗腦教育說起。


[#f01a45]終極洗腦[/#f01a45][/size=5]

把孩子教育成“殺人機器”


即便已經擁有上述兩大“恐怖傳播學”矩陣:ISIS官方宣傳起引導作用,社交媒是深度滲透,然而,最有力的洗腦武器卻並非二者,而是在幼小的心靈種下嗜血的仇恨種子。


嗜血教育:從小學習如何殺人



ISIS在其控制地區一直在推行恐怖主義教育。[#f01a45]他們關閉所有學校,並改變學校的文化課程,將教導孩子知識的課堂變成其灌輸恐怖主義意識形態的大本營。用教育推廣暴力,這是ISIS做出的最根本性的洗腦策略[/#f01a45]。


ISIS甚至取消瞭部分課程,將原本的上課時間變為室外武裝訓練。


據美聯社報道,去年ISIS占領伊拉克城市Sulagh後,將婦女和女孩子奴役起來,而對於男孩子,則設定瞭一個培養目標——“殺人機器”。


[#f01a45]15歲以下的男孩被強制參加武裝訓練營,學習如何殺人,每天訓練8到10小時。成年男性則學習如何大量捕捉、強姦、輪姦女性,因為伊斯蘭國的其中最大「賣點」就是在社交媒體宣傳上表示有源源不絕的年輕美女可供聖戰士享用其身體,她們會絕對服從你的所有指示及性要求。而且伊斯蘭國其中一個部門就是負責到處搜括女性給is首領巴格達迪及其他聖戰士享用,因為巴格達迪每日都要強姦至少2個女性,巴格達迪要求所有活捉回來的女性如果是美麗又年輕的必須要先讓他享用至少3,4次,然後再將少女分享給其他聖戰士享用,以顯示其無私性格。而且他有變態的性僻好,每次都逼少女穿古怪褻衣然後非常粗暴地強姦她們

一名不願意透露自己性名的前is成員這樣說。
[/#f01a45]





遭「伊斯蘭國」(IS)綁架的美國人道工作者米勒(Kayla Mueller)的27歲生忌,父母披露她生前曾被IS首腦巴格達迪(Abu Bakr al-Baghdadi)強娶為妻,更多次遭對方強暴,美國官員已證實消息。

米勒的家人表示,聯邦調查局6月通知他們,[#f01a45]米勒曾被巴格達迪「迎娶」,成為了「巴格達迪的財產」[/#f01a45],她的父親卡爾(Carl)說:「我們明白這是甚麼意思」。母親瑪莎(Marsha)強調「米勒沒有嫁給這個男人」。


■前天是米勒的27歲生忌,她生前被巴格達迪多次強暴。

■IS首腦巴格達迪及其支持者姦污了大量無辜的女性

拒逃生恐拖累囚友

米勒2013年8月在敍利亞北部城市阿勒頗被擄後,據指與三名雅茲迪族少女被囚在IS高層沙耶夫(Abu Sayyaf)的拉卡家中,[#f01a45]所有女孩都遭受性侵。一對從屋內逃出的雅茲迪族姐妹指,每次巴格達迪來到,都會把米勒強帶到他的房間內蹂躪,米勒事後會與同囚傾訴慘況,每次都會忍不住哭泣[/#f01a45]。

該對姐妹去年10月逃走時,曾要求過米勒陪同,[#f01a45]但米勒擔心自己的西方人面孔會連累她們行藏敗露,拒絕了逃生機會。瑪莎形容米勒「她為保護這些少女而犧牲,就像是她們的母親,但她救不了自己卻反而被炸死。」[/#f01a45]

當雅茲迪族姐妹向美軍通報米勒的消息時,她已被帶走。今年2月,IS宣佈她在約旦軍空襲中喪生,美方質疑這說法。美軍特種部隊6月突襲沙耶夫的家,擊殺他、生擒其妻和救出餘下雅茲迪族少女,當局從她們口中進一步印證米勒厄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international/art/20150816/19257521

用軍事教育給兒童洗腦,培養娃娃兵,用鞭笞、恐嚇、強壓的方式培養未來這些“戰士”。


此外,[#f01a45]他們還專門訓練兒童如何使用酷刑“折磨”俘虜,並在屠殺手無寸鐵的平民過程中培養他們的“自豪感及優越感”[/#f01a45]。讓兒童接受殘酷的鞭笞,恐嚇,強壓式生活,鼓勵兒童反抗父母,成為武裝分子受傷後的捐血者,或者成為心甘情願赴戰場的“人肉炸彈”。




而最終,這些兒童“戰士”將被收編進“幼獅軍團”。就在今年年初,ISIS發佈的另一則宣傳視頻中曾重點介紹瞭這支兒童軍,“被迫加入這支軍隊的都是未滿15歲的男孩,最小的僅有8歲”。


恐怖家教:在子女心中深埋仇恨種子



如果家裡有ISIS成員,那麼他們的孩子將無一例外受到長輩“言傳身教”的影響。


去年,一名澳大利亞籍的“伊斯蘭國”武裝分子Khaled Sharrouf[#f01a45]讓自己年僅7歲的兒子雙手提著被害敘利亞政府軍士兵人頭拍照,並將照片上傳到Twitter炫耀:“看,這是我兒子!”[/#f01a45]




而在另一部深入記錄ISIS成員生活的紀錄片中,那些年幼的孩子面對鏡頭用稚嫩的聲音說著心中“堅定的”信念。


在ISIS領導者阿佈·貝克爾·巴格達迪在首都發表演講時,狂熱的人群中又一位年僅11歲的男孩,他說:“我今天來就是來宣誓永遠效忠ISIS的領導者阿佈·貝克爾·巴格達迪”。




另一位來自比利時聖戰分子家庭的孩子看起來年齡更小,與其作為ISIS成員的父親待在一起。




[#f01a45]父親問到:“你長大後要做聖戰士還是成為自殺式襲擊的烈士?”

小男孩回答:“聖戰士。”

父親接著問:“你要殺光所有的異教徒嗎?”

小男孩回答:“是的,要先殺光所有歐洲的異教徒,再殺盡全世界所有的不信奉伊斯蘭教的人,將所有非穆斯林女性成為我們(穆斯林男性)的財產。”

父親再問:“你為何會有這偉大思想?”

小男孩回答:“巴格達迪大人。”

父親再問:“你將會如何?”

小男孩回答:“在偉大真主的追隨者巴格達迪領導下我們一定會戰勝所有邪惡的。”
[/#f01a45]




從以上橫向、縱向傳播矩陣及深度洗腦教育來看,ISIS已經形成一整套完備的洗腦攻略,並發展出自己的“恐怖主義傳播學”。


從手段上來說,多媒體平臺聯動、多元技術互補,讓ISIS得以擁有專業洗腦的媒體宣傳與滲透基地;從情感上來說,嗜血教育從娃娃抓起,以武裝訓練代替學校教育、讓暴力思想深埋下一代心中,ISIS在培養“後備力量”上無所不用其極。


而對於我們來說,真正的反恐之戰,恐怕要從這三種維度出發,研究透徹“反宣傳、反滲透、反洗腦”策略,因為以糖衣包裝美化恐怖襲擊就是現代恐怖份子的宣傳新策略。


http://www.gegugu.com/2015/12/04/3785.html
Good0Bad2
2015/12/19, 3:01:47 凌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