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沈帥青:全日制不濟 回歸半日制?
今時今日的小學生,返學時間確比上一代長,早上不足8時上課,下午3時多才下課,每日在校時間就有7、8個小時;相比起來,他們的70後、80後家長,幼時大多只上課半天,若是上午班,午飯時間前就回家了。
兩代的不同,始於93年起,教育局陸續實行全港小學全日制。不過,家長覺得轉變是進步嗎?不少家長現時認為,今時還不如往日。
課時長短 成效不分高下
有家長日前在Facebook群組「不願小朋友成為功課奴隸」內,上載一張91年的小學時間表,下午1時10分才上學,未到6時就放學,中間還有兩個各長15分鐘的小息,家長指當年每日課時還僅4個多小時,為何今日學生如此辛苦?
這甚至引來不少家長共鳴,大歎今非昔比,訴說自己幼時早下課,回家有時間看電視,如今小孩想睡都不夠時間;又有家長歎,以前放學後經常出街與其他小童玩,現在的小朋友已失去「街頭智慧」云云,大讚半日制才好。
課時長、課時短,哪個更好?答案未必明顯,從成效角度,課時長是否等於學習好,屢有爭論,科學研究亦沒有明確答案。例如在美國,2007年,既有麻省研究指,把課時延長25%,學生成績也可進步4至10個百分點,但隨即又另有華盛頓州的研究指,課時增長,沒有帶來明顯好處。
甚至乎看全球推崇的芬蘭教育,正是以短課時出名,當地小學生每日下午1時多就下課,扣除小息後,教學時數還不足4小時,但學生照樣競爭力強,誰敢說課時長就一定好?
不過,若因此就說全日制不可取,也是一樣欠穩當,例如過往的半日制,不單教書時間較緊逼,且也沒有再多的時間讓學生多有課外活動,又或是全日制的安排,亦更配合本港雙職家長的需要等。
全日制變質 需撥亂反正
事實上,當年學校大多半日制,部分也是出於無奈,當年學生人數眾多,學校數目不足,把學校分設上、下午校,有利應付龐大學生,後來政府有資源大量增建學校,能夠應付更多學生後,自想加長為全日制。
全日制並非沒有好處,惟如今最大的問題,是情況變質了!當年教育局曾為全日制描繪美好的景象,在推廣全日制時,標榜能讓學生在校午膳,予師生有更多互動,又有時間在學校完成功課,有老師在旁支援,更可有充裕時間設課外活動,如在午膳後有怡情的音樂欣賞、閱讀圖書、看電影等。
只是今日的實況,卻是叫大家失望了,與美好景象拉不上邊,輕鬆的活動全不見了,午飯過後,不是讓學生活動筋骨,而是繼續看着黑板、坐定定上課,以應付未來的測驗考試。
甚至乎是午膳時間,也不見得可讓學生放鬆,反而少得可憐。翻開《小學概覽》,筆者隨意數一數中西區的小學,該區19間全日制小學之中,16間的午膳時間也不足1小時,部分更短至僅得半小時,全日制之下,也如此趕頭趕命,令人不解。
其實,若是按照初衷的「真‧全日制」,下午的在校時間,讓學生多些運動、多些遊戲式學習,又或是讓學生在校內就做完功課,相信本港家長也不反對,甚至倒過來歡迎。
此就要當局找出撥亂反正的方法,不但是多與學校溝通,更是尋找問題根源,如是否現行的小學課程內容,太多、太深,令學校不去做「真‧全日制」?要讓學生可以愉快學習,當局就更要扭轉現行的變質局面。
撰文: 沈帥青
欄名: 港是港非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468391/全日制不濟 回歸半日制?
兩代的不同,始於93年起,教育局陸續實行全港小學全日制。不過,家長覺得轉變是進步嗎?不少家長現時認為,今時還不如往日。
課時長短 成效不分高下
有家長日前在Facebook群組「不願小朋友成為功課奴隸」內,上載一張91年的小學時間表,下午1時10分才上學,未到6時就放學,中間還有兩個各長15分鐘的小息,家長指當年每日課時還僅4個多小時,為何今日學生如此辛苦?
這甚至引來不少家長共鳴,大歎今非昔比,訴說自己幼時早下課,回家有時間看電視,如今小孩想睡都不夠時間;又有家長歎,以前放學後經常出街與其他小童玩,現在的小朋友已失去「街頭智慧」云云,大讚半日制才好。
課時長、課時短,哪個更好?答案未必明顯,從成效角度,課時長是否等於學習好,屢有爭論,科學研究亦沒有明確答案。例如在美國,2007年,既有麻省研究指,把課時延長25%,學生成績也可進步4至10個百分點,但隨即又另有華盛頓州的研究指,課時增長,沒有帶來明顯好處。
甚至乎看全球推崇的芬蘭教育,正是以短課時出名,當地小學生每日下午1時多就下課,扣除小息後,教學時數還不足4小時,但學生照樣競爭力強,誰敢說課時長就一定好?
不過,若因此就說全日制不可取,也是一樣欠穩當,例如過往的半日制,不單教書時間較緊逼,且也沒有再多的時間讓學生多有課外活動,又或是全日制的安排,亦更配合本港雙職家長的需要等。
全日制變質 需撥亂反正
事實上,當年學校大多半日制,部分也是出於無奈,當年學生人數眾多,學校數目不足,把學校分設上、下午校,有利應付龐大學生,後來政府有資源大量增建學校,能夠應付更多學生後,自想加長為全日制。
全日制並非沒有好處,惟如今最大的問題,是情況變質了!當年教育局曾為全日制描繪美好的景象,在推廣全日制時,標榜能讓學生在校午膳,予師生有更多互動,又有時間在學校完成功課,有老師在旁支援,更可有充裕時間設課外活動,如在午膳後有怡情的音樂欣賞、閱讀圖書、看電影等。
只是今日的實況,卻是叫大家失望了,與美好景象拉不上邊,輕鬆的活動全不見了,午飯過後,不是讓學生活動筋骨,而是繼續看着黑板、坐定定上課,以應付未來的測驗考試。
甚至乎是午膳時間,也不見得可讓學生放鬆,反而少得可憐。翻開《小學概覽》,筆者隨意數一數中西區的小學,該區19間全日制小學之中,16間的午膳時間也不足1小時,部分更短至僅得半小時,全日制之下,也如此趕頭趕命,令人不解。
其實,若是按照初衷的「真‧全日制」,下午的在校時間,讓學生多些運動、多些遊戲式學習,又或是讓學生在校內就做完功課,相信本港家長也不反對,甚至倒過來歡迎。
此就要當局找出撥亂反正的方法,不但是多與學校溝通,更是尋找問題根源,如是否現行的小學課程內容,太多、太深,令學校不去做「真‧全日制」?要讓學生可以愉快學習,當局就更要扭轉現行的變質局面。
撰文: 沈帥青
欄名: 港是港非
http://paper.hket.com/article/1468391/全日制不濟 回歸半日制?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