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性教育失敗 港生謬誤多
香港性教育政策落後一直為人詬病,有調查發現,逾六成受訪的在學青年於一年內僅接受不多於兩小時的性教育課程;性教育亦成為課堂禁忌,學生多對性事存誤解,其中有逾五成受訪學生認為,在月經期間性交便不會懷孕,更有學生誤解花生油可代替潤滑劑使用。調查機構指出,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沿用十九年從未修改,教材內容亦停留於ICQ年代,建議政府成立性教育基金,正視性教育需要。
「關懷愛滋」聯同關注性健康組織「糖不甩」,於去年五至七月期間向五百五十八名廿五歲以下的中學及大專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一成受訪者在最近一個學年內無接受任何性教育課程,同期有接受一至兩小時性教育課程的亦只有五成一受訪者。有七成一及六成二受訪者分別表示,他們沒有在學校學過「性傾向」及「如何處理戀愛關係」的議題;有八成半受訪者更表示沒有在學校學過「掌握與伴侶開明地溝通性事的技巧」的議題。
僅五成人知「性病不一定有病徵」
機構亦在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五月展開「正面性教育先導計劃」,向一百一十二名中五學生,提供四小時到校性教育課程,包括向學生進行性知識測試,設十項關於性交丶性病感染和避孕方法等是非題。
測試結果顯示,逾八成學生誤以為安全套可結合凡士林使用,增加潤滑程度;另有約五成四人認為,在月經期間性交便不會有懷孕的可能。
其次,約有四成六受訪者不知道「男人在射精前從女性體內抽出亦可令女方懷孕」,僅得約五成五人知道「性病不一定有病徵」。
促將性教育納準教師必修科
「關懷愛滋」項目經理何冠雄指,性教育成傳統課堂禁忌,導致學生缺乏正確性知識,例如不懂得戴安全套及男女性事溝通技巧,增加青少年未婚懷孕或感染性病風險。他說:「有學生以為花生油可當潤滑劑使用,更有學生轉述老師話龜頭的中文(學術)譯名好粗俗,講出來會被人鬧。」
何冠雄續指,現時性教育課程具體內容由辦學團體自行訂定,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沿用十九年未有修改,部分性教育材料更仍以ICQ為情景,建議由政府成立性教育基金,資助非政府組織推行切合時宜的性教育活動,並建議大專院校將「性教育培訓」納入準教師必修科目。
https://hk.news.yahoo.com/性教育失敗-港生謬誤多-214512270.html
「關懷愛滋」聯同關注性健康組織「糖不甩」,於去年五至七月期間向五百五十八名廿五歲以下的中學及大專生進行問卷調查,結果顯示,逾一成受訪者在最近一個學年內無接受任何性教育課程,同期有接受一至兩小時性教育課程的亦只有五成一受訪者。有七成一及六成二受訪者分別表示,他們沒有在學校學過「性傾向」及「如何處理戀愛關係」的議題;有八成半受訪者更表示沒有在學校學過「掌握與伴侶開明地溝通性事的技巧」的議題。
僅五成人知「性病不一定有病徵」
機構亦在去年十一月至今年五月展開「正面性教育先導計劃」,向一百一十二名中五學生,提供四小時到校性教育課程,包括向學生進行性知識測試,設十項關於性交丶性病感染和避孕方法等是非題。
測試結果顯示,逾八成學生誤以為安全套可結合凡士林使用,增加潤滑程度;另有約五成四人認為,在月經期間性交便不會有懷孕的可能。
其次,約有四成六受訪者不知道「男人在射精前從女性體內抽出亦可令女方懷孕」,僅得約五成五人知道「性病不一定有病徵」。
促將性教育納準教師必修科
「關懷愛滋」項目經理何冠雄指,性教育成傳統課堂禁忌,導致學生缺乏正確性知識,例如不懂得戴安全套及男女性事溝通技巧,增加青少年未婚懷孕或感染性病風險。他說:「有學生以為花生油可當潤滑劑使用,更有學生轉述老師話龜頭的中文(學術)譯名好粗俗,講出來會被人鬧。」
何冠雄續指,現時性教育課程具體內容由辦學團體自行訂定,教育局的《學校性教育指引》沿用十九年未有修改,部分性教育材料更仍以ICQ為情景,建議由政府成立性教育基金,資助非政府組織推行切合時宜的性教育活動,並建議大專院校將「性教育培訓」納入準教師必修科目。
https://hk.news.yahoo.com/性教育失敗-港生謬誤多-214512270.html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