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攝影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香港製造】改鏡改到砌相機 68歲師傅:香港冇第二個
http://hk.apple.nextmedia.com/realtime/supplement/20160829/55559382

60年代影相、70年代改機,到1994年開設典雅相機,替人維修及改機,還親手製造相機,凌兆鴻師傅的一生注定與相機形影不離。來到他位於佐敦的相機店,百多呎的空間放滿相機,從Leica到大片幅相機都應有盡有,但統統只作陳列,不作售賣。隨便拿起一部,他都如數家珍,記者好奇拿起放在地上的攝影機,凌師傅立即說道,「陳果當年拍《香港製造》就係用這部機!」

香港製造的,還有凌師傅的相機,與他的那段往事。「其實當年學攝影,都係因為懶!我從小就習畫,但很久才畫一張,影相就快得多。」凌師傅今年68歲,大概20歲時才正式學攝影,師承鄧雪峰老師,不過卻未有走上攝影之路,反而經常轉行,試過做汽車噴油、塑膠模、首飾,更曾畫行貨油畫,輾轉做過十幾份工。「同時做咁多行的原因,就係想搵自己的興趣。」正是在不同的行業學習新的事物,他對機械、焊接都有一定認識,間接造就後來的改機之路。
當年他買了相機,唔夠錢買鏡頭,便找來第二支鏡頭,改落自己部相機。「改改吓,原來可以當職業,就做了起來。」不論手錶還是相機,凌師傅買回來就拆開研究,也算得上無師自通,後來變做邊學,到90年代才全職幫人改機。改而優則做,之後乾脆做相機,自己設計機身,又落手落腳做,再買來零件裝嵌成相機。現時店內尚有幾部他的相機作品,平時他也主要用這幾部機影相,「在香港做相機的,除咗我,相信都冇乜第二個。」凌師傅就是那種快言快語的人。
那天到訪,剛好遇上有人上來改鏡頭,想將一支日本鏡改落哈蘇相機,只見他三言兩語後放下鏡頭,留低電話就走人。「有些客人會放低鏡頭,同我講『你鍾意點發揮都好,我都鍾意』。」翌日記者來到凌師傅位於葵涌的廠房,只見他兩三小時就搞掂,完成後套落自己的相機試玩,一臉滿意。「就算係相同的鏡頭,我改出來的效果都唔同,這才是吸引之處。」
他比喻,每次整機,就好似聽一個不同的故事,給予他動力。凌師傅說現在來改機的人也不是太多,有時一星期可能得一兩個,「每日畀心機做靚些,就好滿足。」老土問他何時退休,他笑說做到手慢腳慢為止,「你要做一份好有興趣的工,是很難找到的,我就找到了。」
記者:劉東佩
攝影:陳健邦
Good5Bad0
2016/08/29, 9:56:46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