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封鎖內容農場app 港團隊公餘義務開發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video/20170414/org/1492100287_8f57.jpg)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04/13/3322438/20170414_Vsub801newAD_clean_w.mp4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_sub/20170414/large/80101.jpg)
「內容農場檢查器」目前只在Android上架,免費下載,一進入app清單中的農場網站,就會彈出警告。
內容農場(Content Farm)網站專做標題黨出假新聞,近來被廣泛報道,BuzzHand、大榴槤等典型農場亦早已臭名遠播,不過身邊總會有人繼續share。為免誤入農場,許孝謙(Himphen)和他的社會創新團隊Collaction開發出手機app「內容農場檢查器」。手機一入農場網站就會彈出警告。如果阿爸阿媽搞不清真假新聞經常share農場,不妨幫長輩們裝上此app。
其實Collaction之前已開發過收集香港新舊街道照片的「Snappy香港街景相片資料庫」app,以及幫失蹤人士親友發放資料的「404 Not Found找不到計劃」網站,不過成立兩年多以來,所有項目和服務都沒有向用家收費,最多是收到有心人士的主動贊助。創辦人之一陳浩軒(Nelson)解釋Collaction的理念,「我們是一個網上平台,倡議由下而上群眾參予的活動模式,希望用群眾力量令社會上不同的項目得以發展。」除了隊員之間會發起不同的project,Collaction網站亦歡迎任何人士提供想法意見,只要是和社會有關的都希望能出力幫忙,例如去年就協助德國交流生李幸璇,在深水埗區設置了一個免費共享食物的「社區雪櫃」。
另外兩名女成員鍾岸桐(Amy)和馬嘉儀(Camelie)大學時就讀社會學,亦曾在NGO工作,她們表示Collaction做的是「crowd sourcing」,和NGO大有不同,「NGO工作很多時是會動用一筆過的撥款,錢用完工作就停,但crowd sourcing說的是用群眾力量,公民自發參加,可能NGO會花人工請人,而我們就在網上募集自發用公餘時間參加的人員,希望能讓項目人傳人、一個傳一個延續下去。」
幾位成員全部有正職工作,以公餘時間參予Collaction的活動,成立兩年來估計在伺服器租用和宣傳品上花了兩萬元左右,錢不算多,但願意花公餘時間做賺不到錢的事已經難得。
記者:司徒港燊
攝影:王國輝
2017果籽繼續認真知味。識買惜用。行以求知。好事多為。重修舊好。
緊貼果籽報道,即like:http://fb.me/AS.AppleDaily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_sub/20170414/large/80102.jpg)
使用時要先開啟「內容農場檢查器」的設定頁面,選擇瀏覽器。
![](http://static.apple.nextmedia.com/images/apple-photos/apple_sub/20170414/large/80103.jpg)
Collaction成員(左起):陳浩軒(Nelson)、鐘岸桐(Amy)、許孝謙(Himphen)、馬嘉儀(Camelie)。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好快比人告
![undefined](/assets/emoji/gif/hkg/oh.gif)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