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自古以來,何為中國



中國究竟是甚麼?香港人相信越來越多疑問,他是個民族、疆域、制度、文化及政權的概念,但我們從來沒有清楚地去釐清這些概念背後的異同。目前混亂不堪的教育改革,又再在初中恢復了中國歷史科,根據目前資料,搞來搞去,都脫不了大一統史觀,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那一套陳腔濫調政治宣傳。這套史觀並非源於共產黨,而是民國時代形成的一套大中華民族主義歷史觀,共產黨只是發揚光大而矣!

當初中國歷史科被取消,是高中選讀者少,香港學生對中史科失去興趣,主要原因是這套齊齊整整的史觀變出來的課程,沉悶不堪,教授方式又輕分析而重背誦所致。今天我介紹一位歷史學者葛兆光,他對「甚麼是中國?」這問題有相當研究,先後出版是三本深入淺出的作品,包括《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及最新一本《歷史中國的內與外》,這三本書對象並不限於專業歷史學者或大學生,我認為適合一般人閱讀,有助大家將混亂不堪的「中國」概念去搞清楚。《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是2016年瑞典皇家歷史、考古與文學院召開一次叫「何為中國」的研討會,葛兆光在會上的開幕致辭的原版本。這三本書已譯成英語、日語出版,受到國際重視。我們實在有需要由頭開始,梳理中國歷史書寫的問題。

歷史謬誤
中國歷史書寫存在的第一謬誤,是將歷史掉轉頭來寫,由於國民黨及共產黨政治宣傳,中國歷史變成了「倒寫的歷史」,大家先有現代中國國家版圖的概念,「然後將過去在這疆域內所有發生過的事件,出現過的人物、存在過的政權,統統都寫在那個叫做中國的歷史裏面。」葛兆光反對是用現代國家概念去理解古代帝國歷史,也不能用現代中國的領土來理解古代中國的疆域。我們教科書上的歷代中國版圖,很多都是錯的。

第二大謬誤是線性一元的歷史觀,作者指出中國文化起源乃多元,但歷史上努力建立「定於一」的觀念。「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一脈相承的歷史敍述,是在歷史典籍中凝固成形。我們就視中國歷史為延續不斷,一個接一個的段代史,原來這只是歷史書製造出來的錯覺。

第三大謬誤是「漢化」,認為歷史上雖有外族入主中原,但最後也被漢人文化所同化,而這些外族帝國的成功,也因為吸取漢文化、典章制度精髓所致。其實漢文化與外族文化是互相影響的過程。

漢化的血與淚
秦行群縣制設立三十六郡,為漢人「中國」核心管治區域,這版圖歷史上大體沒有改變,而周邊地區是相對的、流動的,中國就是不斷向外殖民,擴張,將蠻夷納入華夏,如中國西南地區本被視為蠻,包括我們廣東,就算是湖南曾經是蠻,東晉後漢族大量殖民,湖南因而納入了中國之中。而「北方匈奴、契丹、突厥、鮮卑、女真、蒙古、滿洲等外族南下,漢族的政治、文化核心區域胡化,而北方漢族又一波又一波南下,將南方漢化。」漢族胡化例子,就是今天日本人仍保留坐地下榻榻米的漢文化,中國人早已學胡人坐椅子、凳仔和睡床。

大家不要美化「漢化過程」,以為外族仰慕中華文明,心甘情願放棄自己文化而追隨,錯晒!帝國對西南納入中國,是軍事征服及殖民過程,最後建立制度趨同和文化認同。明代對西南貴州、雲南、四川仍視為蠻夷,採取嚴厲軍事征伐,再加上移民,完成所謂漢化,萬曆年間征伐播州楊應龍,斬首級二萬多,由唐代傳了八百二十九年的楊家土司就此滅絕。

大清的擴張奠下今天中國版圖,也是製造今天民族問題,分離主義及獨立問題,大清將制度有差異,信仰各不同,文化分彼此的疆域與族群納入一個大帝國之中,而中國以現代民族國家形態進入現代國際秩序,但本質上是個舊帝國,於是又回到嚴苛的軍事佔領加殖民,以求漢化。

香港人的而且確要多認識中國歷史,但若課程充斥謬誤,最後只會製造出一棚「大中華膠」!


乾隆紫光閣功臣像,這些武將打下了今天中國的版圖。


民國時貴州安順的少數民族,西南地區被整合到中國,是近代的事。

撰文:劉細良
編輯:英穎欣
美術:孔文彬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幾想睇喎
Good2Bad2
2017/05/05, 11:45:03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