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荃灣福來邨四方城 街坊圍埋齊齊織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07/21/3399156/20170722_sub271newnewAD_clean_w.mp4
有了這個「織織四方城」,街坊像打麻雀般圍起來,邊織邊吹水,做到社區連結,也讓大家想起昔日紡織廠風光。
逢星期三下午三點走到荃灣香車街,都會見到阿謙和他的團隊執住大堆回收布條,利用燈柱、路牌下的柱,甚至商店簷篷開壇編織,近來更多了架「四方城」木頭車,放在福來邨街坊聊天吹水的公園,讓大人細路齊齊織。這個於1963年入伙的福來邨,可說是似為在柴灣角工業邨工作的人而建,邨內許多七、八十歲的老人家,都是出身自紗廠或製衣廠。他們利用編織,勾起街坊當年的點滴回憶,如講吓當年在紗廠對住一張床咁大的織布機,有街坊還跟他們分享許多昔日的織布方法,將紡織工藝活現社區。
帶動紡織製衣的,還有「真的變身鳥」的設計師熊銘健(阿健),他在柴灣角街的工廠區開了個小小的「山寨廠」,請退休製衣工人幫他製作新設計的衣服,17歲就入行的張志謀師傅便是其一,當年有冷氣學徒唔做,貪玩跟朋友跑去製衣廠學做裁床,那個年代是「新潮、好玩又好賺」的工作,「做學徒人工二百蚊,我一入行做裁床、剪布就三百蚊,四百、五百係咁升。嗰陣好多工廠都要人,我哋接單喺呢間做三、四日、又去第二區做三、四日,趕交貨時捱通宵收入更多,密食當三番,好好搵的!」直至講到九十年代,本來笑笑口的張師傅不禁搖頭說:「唉,後來就係生產過剩,令製作成本仲貴過售價,咁梗係搬走,要錢唔要貨啦!」由風光走到沒落,這就是昔日荃灣紡織工業的歷史背後,同樣也是香港人值得記着的一段歷史。
(左起)歐小冰、阿健、張志謀師傅及郭杏蓮,同樣在九十年代離開製衣業,但退休後閒來無事,還是想念做衫的日子,就來幫阿健實現做衫的理想,也笑言重拾「由無到有」的成功感。
阿健在示範傳統的「背帶編織」,卻不時引來街坊說︰「唔係咁織呀!」然後和他分享其他編織法。
小組把回收的布碎撕成條,織成這件厚叠叠的「回收外套」,阿妹好鍾意。
記者:陳慧敏
攝影:劉永發、張志孟
編輯:黃世恩
美術:楊永昌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咁好玩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