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荃灣以前係紡織之城 點解紗廠特別多?
http://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07/21/3399151/20170722_SUB256newnewnewAD_w.mp4
盧樂謙說荃灣在最近的2、30年間經歷大變,現在商場和天橋交錯,卻仍保存許多小店。雖可能只是「時辰未到」,但更得把握時間親身走入社區,了解清楚。
2014年,香港最後一家紡紗廠大興紗廠在5月停止生產;今年4月,有55年歷史的荃灣沙咀道中央紗廠正式清拆;2018年,具63年歷史的荃灣南豐紗廠亦將變成新地標「The Mills」。看着紡織業恍似要全面撤出香港,只留下光輝歲月的痕迹,卻原來已換了新形態走向研發創新路線,積極研發出高科新產品。而「六廠基金會」亦推廣社區文化項目,一方面記錄曾經的風光歷史,同時亦將紡織製衣工藝帶回社區重活起來。
新地標雖然到2018年才開幕,但「六廠基金會」今個暑假已先推出「暑假共學計劃——過嚟織嘢」,分作「過嚟做嘢」、「過嚟織兩嘢」、「過嚟講嘢」、「過嚟睇嘢」同「過嚟行吓」五大部份,內容包括編織、講座、導賞團等活動,讓參加者互相交流創意,了解歷史,總之行埋嚟就是了。
說起香港的紡織業,得由三十年代的荃灣說起。當時荃灣還叫作淺灣,人口得五千,那時候政府為增加荃灣的勞動人口,就在石壁鄉改建為水塘時,把部份石壁村民搬到荃灣來。惟當時荃灣蚊患嚴重,搬來荃灣可是好慘好苦的事,轉變關鍵在於戰後文革,本預定運去上海的紡織機卻滯留香港。恰巧給紡紗公司發現荃灣灘邊有大片空地,又有由大帽山經大涌河流出大海的河水,開染廠條件一流!於是吸引大批紡紗公司在此設廠,在1961年,這裏的工人人數竟佔新界工人人數七成,達23,000人之多!
六廠基金會的「社會參與及共學項目」策劃人盧樂謙(阿謙)說,大家去到荃灣除了逛商場和欣賞嘆為觀止的天橋外,多數只會問有乜食?「因為政策不支持區內其他活動,例如我去工廠區聽歌、做手作都不行時,個個就惟有只可以諗『有乜食』。但其實我們在一個地方生活,知道每個地方不同的故事面貌,可構成我們不同的價值觀。」做了多年社區研究的他續說:「不是說一味保留舊東西不發展,因為對本身居住在這裏,生活處處不便的街坊而言,是不公平的。問題是,你要了解這裏,再找個平衡居民生活的發展方式,好好的貫徹執行。」
2014年南豐紗廠決定改裝成社區文化項目,包括時裝紡織資源中心,預計2018年開幕。
1960年,一條大涌道吸引大量工廠到荃灣設廠,1961年,荃灣工廠工人佔新界工人數量的七成呢。
查詢︰六廠基金會
http://www.themills.com.hk
記者:陳慧敏
攝影:劉永發、張志孟
編輯:黃世恩
美術:楊永昌 [/url]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以前做過紡織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