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感情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人愈大,愈少朋友?
人愈大,愈少朋友?[/size=5]
2017年08月08日 by 仲韋


↑以上圖片由 OP 貼出;原圖在此↓
http://www.cup.com.hk/wp-content/uploads/2017/08/lonely.jpg

近日紐約時報重登 2012 年一篇由文化記者 Alex Williams 撰寫的文章,討論為何在 30 歲以後,好像較難認識朋友。紐約時報編輯注曰:「雖然文章陳舊,但所探討的主題永不過時。」Williams 在文中寫道:「無論你有多少朋友,最終會感到一個宿命:20 歲時期到處能認識到交心摯友(B.F.F.— Best Friends Forever)的年代已經過去。現在則只能結識泛泛之交:算是朋友的朋友(K.O.F.— Kind of Friends)。」

而當自己的生活大變,如要搬家、移居、或離婚,人才會發覺自己的朋友圈是愈縮愈細,一直忽略了如何填充它。在華盛頓柏衛(Bellevue)的心理治療師 Robert Glover,在 40 有多的時候離婚,才發覺自己一直過於專注事業和家庭,「突然之間,當欠缺了妻子後,你才發現你是孤獨一人。」

史丹福長壽研究中心(Stanford Center on Longevity)的總監、心理學教授 Laura L. Carstensen 在同儕的研究觀察到,人在生命的中期傾向與較少人交流,但對於本身的朋友則愈來愈親密。她認為,在一些生命中重大的時刻,如踏入了 30 歲,內心的警鐘便會啟動,提醒他們時日無多,是時候暫停探索並專注所有。她說:「你傾向專注在那些對於你情感上重要的事物。因此你不再對於酒會派對感興趣,你希望花時間在你的子女身上。」

早於 1950 年代,北卡羅萊納州大學社會學家 Rebecca G. Adams 已歸納出三項構成「摯友」的要素,包括鄰近、重覆的非計劃交流、以及讓人放下戒心、交心吐密的環境。她又指,這亦是許多人的終生摯友在校園裏認識的原因。在職場,鄰近條件較難達成,因同事總會離職或轉往新工作。而且,職場充滿競爭,人們便學會說話謹慎,不利友情誕生,交際何時能轉變成友情便難以說得定。

此外,還有許多瑣碎的環境事項讓人難以深交,如各人的收入差距與專業背景;伴侶也會使朋友圈更為複雜,結識朋友不是一個人的事了,結識對方同時也是在認識對方的伴侶。在家長圈中,與誰交流則很多時是取決於小孩,而非自己。

除了一連串的外在因素,歸根究底還是個人的心態轉變。自我省思以後,對於友情的追求產生變化,對於周遭的人更為揀擇。正如「友情危機」(The Friendship Crisis: Finding, Making, and Keeping Friends When You’re Not a Kid Anymore)的作者 Marla Paul 所言:「門檻比年輕的時候要高 —— 年輕時還會願意為一杯 Margarita 結識其他人。」

籌募教育基金活動總裁 Lisa Degliantoni 則把自己的期望降低,對於特定的需要尋求理念相近的朋友。她解釋其策略:「我擁有一名酒友、一名書友、一名育兒朋友、幾位球友、鄰居朋友,以及一位健身朋友。」「這樣較容易填充我人生的空隙,比不斷花氣力結識新朋友來得輕鬆。」

從各人的經驗看來,人愈大,真的愈少能真正交心的朋友。於是人愈大,便愈清楚生死之交的罕有。

原文:
http://www.cup.com.hk/2017/08/08/get-older-with-less-friends/
Good1Bad0
2017/08/08, 4:24:21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