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賓週刊 - 坐看雲起時 : 陶傑 ] 一念千秋
電影「鄧寇克大行動」紅遍全球,導演權力龐大,激發西方重新探討當年希特拉為何兵圍鄧寇克,但最後卻決定放英國一馬,讓四十萬大軍大部分可以安全脫險。
鄧寇克大撤退之中,希特拉的動機,七十年來一直是歷史學家不解之謎。有多種說法:第一,希特拉想留下一點兵力元氣準備東攻蘇聯。第二,是空軍元帥戈林反對趕盡殺絕。第三是希特拉剛愎自用,明明許多將領反對,硬是不聽,要顯示個人權威。第四個原因是希特拉想向英國剛上台的邱吉爾示好,希望能與邱吉爾私下接觸,展開和談。
以上四大原因,第四個最沒有人相信,而且被許多名家否決,認為希特拉殘暴不仁是個瘋子,而且早晚覺得要進攻英國,絕對沒有與邱吉爾和談的打算。
但我認為鄧寇克之謎,第四個原因最可信。
首先,希特拉確實有初向邱吉爾示好之意。不要忘記,在鄧寇克行動之前三星期,邱吉爾方始上台,是一位新首相,正如今日美國的狂人大亨總統上了台,普京再反美,也想伸出「友誼」之手,試探一下是否可以不必美俄再對抗,兩個大佬坐低談妥許多問題。
希特拉是個狂人,但不是瘋子。若無與邱吉爾和談之意,後來乘飛機密訪英國、被迫降而囚禁於蘇格蘭的助手赫斯又如何解釋?赫斯獨自駕飛機闖英國境被迫降,從此被囚禁倫敦塔,英國政府歷來對此事隻字不提,因涉國家機密。早有歷史學家指出,身為二號親信的赫斯,是奉希特拉之命來和談的,但被邱吉爾拒絕。
因此當時希特拉想一探虛實,此可能性最大。希特拉對英國並無深切的惡感,反而很仰慕英帝國的成就。一九四五年在覆亡之前,希特拉有一講話,高度讚許英國帝國版圖。一海之隔,希特拉並無攻佔英倫全島的野心,或許有想過,但回復理智,他會認為如果戰爭勝利,與英國共治世界,比殲滅英國、一人獨霸更為現實。
許多人研究歷史,被後來的事件發展影響,忽略了當事人對當時的情境性格心理的深入研究。後人評論希特拉的性格,多被他後來屠殺猶太人的瘋狂行為嚇得目瞠口呆,覺得希特拉簡直是撒旦化身。但歷史研究要記住一條:「有早知,冇乞兒。」一九四○年五月的希特拉,或與一九四四年的同一個人不同。正如一九三六年英國保守黨首相鮑德溫的政府,也只是將希特拉當做另一個拿破崙,完全沒想到他想征服歐洲之外,還大舉滅猶。
歷史學家被後來發生的事件影響了對前面一事的判斷。他們往往忘記了:一個強人領袖,ABCD四事,事件CD的決定,往往因為AB引起的結果而導致。
譬如當初如果希特拉能與邱吉爾和談,邱吉爾答應希特拉的條件:我保守中立,我讓你佔據歐陸若干國土,但你不要與日本結盟,我抽調兵力,監察遠東。將來全球的殖民地由英、法、德三大強權來劃分,而將南北美洲交給美國。
如果當年邱吉爾有此想法,後來希特拉會不會屠殺猶太人?AB兩事如果有變,不一定衍生C和D,有可能另變成E和F。
正如男女遇上了,因為緣分戀愛而結婚,生下兩個子女。女方要等到很多年後成熟了,回過頭來才會感嘆,當初如果沒有身邊這個男人,嫁了另一個在月下彈琴的男人,眼前這對兒女根本不可能出生,而自己擁有的是另外兩個孩子。
命運的玄妙,要人到中年之後才明白。而所謂命運的軌跡,只不過像打桌球,第一Q擊出,打散了桌面的一堆紅球,每一局、每一記,都有不同的或然率。
邱吉爾當年性格強硬,也可以說是正義的原則堅定,決不與希特拉談判。邱吉爾心想希特拉一旦攻入英國,德軍殺進唐寧街,他自己抱着必死之心,會拿着一把手槍在燈柱後戰鬥到中彈而死。邱吉爾是軍人出身,在關鍵時候,他的戰士性格蓋過文人和政治家。這一注狠狠押下去,成王敗寇,以他的口才和文采以勝利者的姿態,昂首進入了歷史。
但當時若一念之差,邱吉爾肯私自與希特拉接觸又如何?以後的事件會否改寫?德國不與日本結盟,美國不會切斷馬六甲的海上航線。美國不與日本衝突,日本就不會偷襲珍珠港。沒有珍珠港事件,歐戰只是歐戰,不會有太平洋戰爭,美國不會參戰到亞洲這邊來,中國的命運以後也完全不一樣。
鄧寇克之謎是那個時代歷史的一個蟲洞。經此「蟲洞」,可以內窺其他的平行時空。他想給邱吉爾一個機會,但遭到拒絕,否則絕對無法解釋為何德國只要動用十架八架飛機而不由,在鄧寇克海灘投下幾十個炸彈,四十萬大軍就會完全報銷。以後還有沒有諾曼第?不太可能。
因一人的一念之差,在或然率中偶然改道,影響了千萬人的生死。歷史不是必然的,而是太多的偶然。今日世界進入了相似的十字路口。美國狂人總統、普京、金正恩、習近平,這幾個會有太多一念之差的想法,而且各自不受制約。人類的命運,生死凶吉,也就陷於另一個十字路口。
插圖:詹震寰
source : http://hk.nextplus.nextmedia.com/
+++++++++++++++++++++++++++++++++++++++++++++++++++++++++++++++++
講咗連續四日霧大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