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非政治化精英:第三帝國的科學家



香港的法律精英,今天如何服務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廿年後大部份已完全接受人大釋法,只是希望共產黨不要太粗暴,影響香港法律穩定性,這是出自前大律師公會主席之口。我看着這班法律精英一個又一個輪流為法庭重判示威人士入獄已辯護,認為他們看不到有任何政治干預,想起了德意志第三帝國時代的科學家,難道他們看不到希特勒的種族主義,看不到大屠殺種族滅絕。政治與科學,是否全然隔絕,互不相干,科學家只是埋首研究,不理政治就成。

今天我介紹對納粹時代三位重要物理學家的最新研究《Serving the Reich:The Struggle for the Soul of Physics under Hitler》,這是科普作品,曾入圍英國皇家學會科學圖書獎。作者Philip Ball問了最簡單的問題:當科學家面對納粹統治,應該共謀還是抵抗?這是源於二○○六年一月,荷蘭記者賽柏.李斯彭斯(Sybe Rispens)所撰寫的《愛因斯坦在荷蘭》(Einstein in Nederland)一書出版,書中指控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彼得.德拜(Peter Debye)勾結納粹,震驚科學界。在文中稱德拜為「弄髒雙手的諾貝爾獎得主」。李斯彭斯認為,德拜從來都不是納粹黨成員,但他是「協助政權的志願者」,並且對「希特勒最重要的軍事研究計畫」做出了貢獻。

平庸之惡
本書以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納粹時代物理學家:彼得.德拜、馬克斯.普朗克(Max Planck)和華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為主角。三人對納粹有不同的回應方式,德拜是荷蘭人,他像個局外人,雖然在德國成名,卻堅持拒絕入籍德國。面對國家社會主義者的干擾和要求,普朗克的反應是苦惱硂支吾以對,得過且過。海森堡則尋求官方的認同,卻又拒絕承認自己的妥協所帶來的後果。「他們的個人歷史讓我們以不同角度審視,大多數科學家位於納粹統治時期研究信仰的灰色地帶,完全沒有以組織抵抗政府的經驗,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麼,只能沉默抵制納粹入侵。」作者指出「許多科學家至今仍堅持他們的工作非關政治,但歷史也證明,厭惡政治參與會讓政府更容易操弄一切。」

適應獨裁
德國的精英,對希特勒一步一步推動反猶政策,沒有反對,幾乎沒有任何非猶太裔教授辭去職位作抗議,或是以移民抗議。他們另一方面對國家社會主義保持距離,用冷漠態度面對。大多數科學家在面臨納粹的不公義時,做出了適應和逃避:他們也許稍有微詞、無視這樣或那樣的指令,或者幫助被解僱的同事,卻沒有持續採取抵抗行為。「他們最關心的是如何維護自己的事業、自主性和影響力。」作者對三位大科學家的論斷,發人深省。他認為大多數科學家,正如一般德國人,都是站在位於適應納粹統治時應該共謀還是抵抗之間的灰色地帶,既非英雄也不是壞蛋。三位精英的故事,也解釋了看似荒誕的納粹政權如何成為可能,掌控國家。希特勒作惡,「不是因為人們無力阻止,而是因為他們沒能採取有效的行動──事實上,連察覺到這樣做的必要性都沒有──直到為時已晚。」

我們今天回顧這段歷史,不是為了翻舊賬,清算德國精英科學家與納粹勾結共謀的不光彩一頁,而是為了明白知識分子面對政治時的道德優勢和弱點。在科學研究領域上,或許希特勒從來沒有直接干預他們研究,難道作為知識分子,就可以因此而對納粹政權錯誤的政策,將國家民族帶入深淵,選擇沉默不語?


中文版今年初在台灣面世。


海森堡是納粹原子彈研究計劃的主要人物。

撰文:劉細良
編輯:謝慧珊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
+++++++++++++++++++++++++++++++++++++++++++++++++++++++++++++++++
有性趣
Good1Bad0
2017/09/08, 11:40:27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