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為何愛國必定反日?
【文化籽:讀書好】
「支那」稱呼被視為辱華,是因為這是近代日本人對中國大陸的稱呼,而中國人要愛國,就必須反日,既然反日,怎能用「支那」稱呼中國呢?好了,大家有否想過,為何愛國必須反日?有人說因為中日近代爆發過兩次戰爭,所以要反日。環顧世界,近代爆發過戰爭的國家、民族多的是,為何沒有聽過愛法必須仇德、愛美必須仇英呢?
今天介紹日本學者岡本隆司《中國為何反日:中日對立五百年的深層結構》,以淺白的文字,回顧中日近代糾纏不清的關係。作者認為共產黨在八九年六四後,為加強控制提高對政權向心力,於是煽動愛國情緒,而「反日」就被當作是其中一個手段。江澤民時代開始的反日教育宣傳,廿多年後,成功培育出一整代愛國憤青。
現代化角力
但愛國反日並非源於中共,只是他們手到拿來,利用這現成方便就手的政治工具。中日仇恨是東亞近代史的主軸,潛伏的仇日意識,一經煽惑,足以星火燎原。作者分析自十八世紀以降中日兩國的歷史發展,掀開反日深層結構。當時東亞秩序受到西方勢力入侵的衝擊,由於中日之間政治、社會及經濟結構的差異,對於這衝擊產生了不同的反應。大清表面上是天下帝國,但王權對社會控制力弱,中間的士紳階層才是實際控制者,作者以幕未學者勝海舟的觀察入手,他認為大清皇帝只像個代管人,「支那人將一國的天子與代管人一視同仁,只要對地主無損害,無論換了多少代管人也無妨。」他認為這種國家不能打仗,因國家與社會處於游離狀態。相反江戶時代的日本,統治者需要尋求社會團體的支持合作,統治與被統治者關係密切。在經濟方面,中國由於官府放任,不介入民間經濟,同樣中間團體起重要作用,政經關係分離。日本幕府直接在幕後控制,政經之間二合為一。正由於條件差別,大清是個軟結構,可自我調整吸納西方衝擊,保持原有政治秩序不變。但日本的硬結構,一旦遭遇千年未遇之變局,認識到西方的先進,就全國上下推動維新。
還是體制問題
今天我們為了愛國教育需要,突出了鴉片戰爭的重要性,但實情是戰爭並沒有改變中國,雖然開始與列強締結條約,貿易方面出現買辦,上海取代了廣州,但制度結構依然故我。日本黑船來航,衝擊力比大清弱,但卻動搖了幕府鎖國體制,簽署條約及貿易令舊體制不能維持,產生混亂,這時日本精英明白必須徹底改變,建立一個名為日本的主權國家,重新整合政治、經濟、社會。日本富國強兵、殖產興業是國家現代化的一環。相反大清洋務運動,則是督撫重權的環境下,試圖將軍事現代化,上下離心。真正認識日本威脅的是李鴻章,他認為日本比英俄更危,「誠為中國永遠大患。」於是大力推動北洋海軍建設。李之所以視日為大敵,不是憑空臆測,而是目睹明治維新後舉國上下君民一心進行西化,反觀中國仍為體用問題糾纏不休。一八八九年李去信駐日公使,討論中日鐵路建設,指日本以民間集股方式,中國則無法取信人民,進行集股,只能官府出資。李鴻章知日,所以盡量避免外交關係破裂,但最後亦因朝鮮問題開戰,甲午戰爭,成為近代愛國反日的起點。經過日俄戰爭,一次大戰、五四運動、第二次中日戰爭,兩國在現代化進程及角逐東亞新秩序領導地位上較勁,日本一直領先,直至二戰美國掉下原子彈投降。
這段慘痛歷史,本來問題出自中國落伍的體制,無法切合工業文明時代,孫中山那一代見日本成功,於是以日為師,所以他們才要革命,他們心目中的愛國不是口號反日,而是建立一個真正現代化的國家,實現上下一心、全國一體。今天共產黨放棄了制度現代化革新,以民族主義、偉大民族復興來創造上下一心,於是愛國自然就等於反日。
李鴻章最先體會到日本現代化的成功,視之為心腹大患。
幕未藩士勝海舟認為中華王朝不濟,是社會力量未能發揮出來的結果。
撰文:劉細良
編輯:謝慧珊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70929/20167006
+++++++++++++++++++++++++++++++++++++++++++++++++++++++++++++++++
又冇講錯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