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感情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陪漸老的父母走過最後一段路



人口老化並不只是社會現象,每個身為父母、身為子女的人都需要面對。大約八個月前,從學校旅行回來途中,知道了母親患上癌病的消息。跟許多和疾病死亡沒有正面交鋒過的人一樣,我接受不了這個事實。依稀記得隔天醒來,第一個浮現腦海的想法是,「我是在發噩夢吧?」直到燦爛的陽光打落臉上,長這麼大以來,頭一回見到耀眼的太陽,心裏卻那樣難過。

隨後媽媽接受共八針化療藥物,對她來說,是段折磨痛苦的非人生活。打從一開始,我便樂觀地告訴媽媽,當成比發燒嚴重一點的長期病吧,家人會一直陪在身邊。可我沒想過,原來目睹媽媽痛楚難耐,爸爸為了照顧她累得不似人形,以及陪伴他們來往醫院的時間路程,再樂觀健康的人,好像都被磨蝕耗損。探病、做家務、煮食,就這樣度過病患家屬尋常的一天,偶爾坐下來發呆恍神了,不禁悲從中來。剛過去的學校暑假,因為媽媽不斷發高燒,整個七、八月都在醫院進進出出,雖然是假期,身心卻更疲累。特別記得某個剛入黑的夜晚,在隔離病房裏跟累得眼窩下陷的母親道別,自動門徐徐關上,我揮着手,淚水決堤而出。本來外貌健壯開朗,現在護士都管她叫婆婆了,我才頓悟她是逐漸變老了。

然後我看到了這本書,裏面一段說「我翻着照片簿,看到爸爸真的老了。他讓我騎在肩膀上看遊行只是昨天的事。今天,他的肩膀已經沒有力地彎下。多少年來,我都刻意避免想像他的老態,但歲月催人,避無可避。」一字一句敲進心裏。媽媽在化療期間,氣若游絲,連水杯都拿不起,於是大發脾氣,也常常對着做錯了點小事的爸爸大動肝火、粗聲粗氣。那時候,爸爸都將委屈吞下去了,家裏卻陰霾滿佈。做完化療後,最近媽媽才提起,原來當時連喝口水也得別人幫忙,她氣自己沒有用,身邊人卻不知道這種複雜的情緒。

書內共二十小節,各有成年子女及耆年父母的心聲,比方說女兒氣弟弟不關心年紀老邁的母親,常常跟他吵起來,要他也分擔照顧父母的責任;另一邊廂,失去行動力的母親其實暗自心酸,怕連累女兒之餘,也心想,難道要她跟兒子斷絕關係嗎?父母和子女同樣關心對方,但沒法了解彼此的想法,逕自作出以為對的行為,這樣真的好嗎?按照人到老年遇上的課題,本書作者寫下子女和父母各自的心聲,像是回憶、金錢、尊嚴、老朋友一個接一個離去等等。「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的節奏和意義。」即使到了人生的嚴冬,仍能老得優雅。像譯者在序中提及,若果兩代人更尊重了解對方,必然是對人口老化的城市一個極大的祝福。



撰文:周家盈
註冊教師及自由作者,也是說書人。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士,英文應用語言學碩士,副修法語,曾就讀於巴黎第一大學。2013年創辦名為《Slowdown Town》的雜誌,提倡放慢生活節奏,並堅持只出版印刷品。著有《書店日常:香港獨立書店在地行旅》。facebook:slowdownzine

編輯:陳慧玲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71004/20171559
+++++++++++++++++++++++++++++++++++++++++++++++++++++++++++++++++
其實幾煩氣
Good0Bad0
2017/10/04, 10:42:16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