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呂大樂:政府不坦白 勿跟車太貼
http://monthly.hkej.com/monthly/article/id/1669378/呂大樂:政府不坦白+++勿跟車太貼

學者本應客觀、中立,但今日香港,校園日益政治化,很多學者立場決定了觀點。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呂大樂卻是鮮有的例外,畢生致力「香港研究」,梳理歷史真相。呂大樂形容今日香港的困境在於各方都不夠坦白,在高昂的口號、宏偉的藍圖背後往往空洞無物。他恍如揭穿國王新衣的小童道出令人尷尬的真相。



撰文:許創彥 本刊記者

呂大樂和而不同。

出席建制飯局,人人吹噓深港融合,天下無敵,他心想:「吓,深圳需要你香港?」

走入泛民人群,個個疾呼「這是香港民主最黑暗的一天」!他不附和,心想「喂,老友,黑了很多日啦。」

為了避免尷尬,他沒有將滿肚子的不合時宜宣之於口。「你知道啦,講出真相,有時顯得很沒禮貌。」

愛唱反調

這幾年,呂大樂遭人批評「被收編」,但由始至終,他都愛唱反調。七十年代末,大家搵食大過天, 「閒事莫理,眾地莫企」,讀中學的他偏成為學生運動的活躍分子,就貪污、寮屋清拆、艇戶、新移民等問題奔走發聲。

大學畢業後,他讀碩士。學界大佬們當時無一不在提倡政治穩定,金耀基講,劉兆佳講。「你解釋穩定,好,我就解釋社會衝突」,他於是一氣呵成寫下《城市縱橫》,自此留在象牙塔打滾。

難當帶路人

歲月匆匆,30多年過去,熱血學生變了白髮教授,可是呂大樂特立獨行的性格依舊。

近日,呂大樂去了俄羅斯、哈薩克,還未待記者開口,他搶先說:「[#ff0011]很老實,我看不到香港如何能在五年後,馳騁『一帶一路』。[/#ff0011]」

政府常自誇,香港能用國際影響力,在「一帶一路」當超級聯繫人,果真too simple, sometimes naive。先不說配套,只說最簡單的飲食,香港人已肯定吃不消。茫茫草原,大家吃馬肉,還要一盤盤來,唯一的蔬菜是薯仔。「你適應到嗎?三日ok,三百日就不ok啦。」

除了飲食,溝通也是一大問題。這世界不是懂英文就夠,「那邊很多地方曾幾何時是蘇聯區域,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認識那邊?你懂俄語嗎?」

政府翹起雙手,不設立外語大學培養青年。即使青年願意下苦功自學,政府又確保不到他們有工做。「既然如此,我何苦把18至22歲的大好青春,放在一個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

[#ff0011]建制派鋪天蓋地吹捧「一帶一路」、「闖出去」之際,呂大樂提醒大家,在冠冕堂皇的口號背後,其實空空如也,要配套沒配套,要支援沒支援。所以切忌跟政府車太貼,隨時車毀人亡。
[/#ff0011]
掩耳盜鈴

[#ff0011]前車可鑑,政府千禧年初提倡發展創新科技,數碼港、科學園,講得天花亂墜,吸引了大批學子就讀。殊不知,一場科網股災,畢業生失業,創新科技美夢破碎。

如今政府借屍還魂,故作新鮮地推STEM education(science,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mathematics),呂大樂不禁反問:「香港沒人讀純理科嗎?有,問題是他們沒工作而已。」[/#ff0011]

美國推專才教育,香港東施效顰,可是教育制度僵化,與專才理念背道而馳。以前,儘管有學生在公開考試整體成績不理想,但如果在個別理科如數學一枝獨秀,都可得到工程系面試機會;現在,任憑John Nash再世,「Best Five得21分,老友,我找你interview, ICAC都隨時懷疑我貪污啦。我怎敢收你?」

「收生方式變了,政府又不攤出來說,繼續講STEM。」堂堂教育大學副校長,也看不透香港的教育制度。

自作多情

STEM行不通,政府「鍥而不捨」,再拋另一個相關概念:深港融合。呂大樂念念有詞:「請問深圳有什麼做不到?」

「論空間,香港多點嗎?不會;論成本,香港低點嗎?不會。但人家可以粗獷型實行,有venture capital,一有新發明,有人夠膽拿出來量產,你有嗎?你沒有。」

他隨即拿無人機龍頭大疆(DJI)做例子,創辦人科大畢業,回深圳創業才一炮而紅,自此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一家初創企業。反觀香港,連Uber也弄死,在近來一個創新科技排名榜敬陪末席,貽笑大方。

「所以大陸那邊為何要帶創新科技下來,為何要跟你合作互補?」呂大樂說,政府對於這些關鍵問題不夠坦白,不看現況,不講真相,自然無從做長遠規劃。

——節錄自十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Good3Bad1
2017/10/05, 9:47:34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