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曹星如的戰場:網絡酸民現象



打假拳、假哨、主場雞……,我一邊看YouTube直播曹星如對河野公平的拳賽,一邊看右邊的即時留言,群情洶湧,不少人說「我撐曹星如,但勝之不武……」同一時間在fb留言中,認識拳擊比賽規例的人則全力解說,指曹星如以點數勝出合理,並抨擊那些認為打假拳的人是無知港豬、人云亦云的鄉民,當晚其實睇留言比睇拳賽更精采。因為YouTube直播及實時互動,令這場拳賽變成另一場網絡互片事件,勾拳直拳盡出。

我就是大台
今天我介紹一本關於「鄉民」的作品,紐約大學傳媒學院教授Clay Shirky舊作《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中文譯本叫《鄉民都來了:無組織的組織力量》,這是數年前的出版,但對認識網絡民意仍有參考價值。鄉民是台灣網絡用語,泛指在PTT上留言的人,起初是有貶義,即香港人所用的「村民、村姑」指稱那些無知、起哄的圍觀者。台灣人借用了周星馳電影《九品芝麻官》中狀師方唐鏡的台詞:「我是跟鄉民進來看熱鬧的,只是往前站了一點」。

鄉民的而且確描繪出今日的網絡現象,這是拆大台的年代,人人都擁有發言權,人人都是一個大台,因互聯網而互通,組織起來,甚至形成群體行動。作者用制度經濟學大師高斯(Ronald Coase)的交易成本理論來解釋組織形態。過往人類群體不易形成也很難維持,而組織成立往往是為了減低交易成本。但傳統組織問題是有限制,因擴張太大時成本高而難維持,但社交媒體克服了這困難,只要按按分享,大家不用見面就可以組織起來。

社交媒體另一影響是顛倒了權力關係,傳統媒體由精英掌握資訊發放的權力,是由上而下單向,以曹星如事件為例,只要記者訪問了資深評判或專業拳手,他們對拳例作出解說,當新聞出街後,公眾也就會放下疑慮。即使有人堅持認為是「黑哨假拳」,投書報章letter to editor或評論版門檻十分高,普通人意見根本無法見報,而新聞學就是訓練一班精英專業人士,由他們去負責「意見品質管制」,將他們認為無知、愚昧、極端的意見殺掉。問題是在fb時代,人人都擁有媒體訊息發佈權利,權力關係對調過來,鄉民變成了主流,圍觀起哄者當道,精英不滿這種鄉民當道現象。

由鄉民到酸民
台灣網絡用語近年開始出現「酸民」一詞,意思就是「愛酸人的鄉民」,「酸」就是攻擊、挖苦、幸災樂禍、諷刺等言論,由於匿名的原因,這些極端言論可以像滾雪球一樣散佈。我們不是要從道德上批評這些酸民,因為更重要是理解「酸」的背後原因。鄉民、酸民其實只是一般民眾,普遍存在挑戰權威反精英、或反智的心態,所以才會去批評、挖苦成功的運動員,政府官員、娛樂圈名人,「我唔識,不過我就認為……!」「我只係一個女人仔,不過……。」無論如何,我們要接受酸民現象是不會消失,但社交媒體的民意,亦與傳統有別,舊媒體是由精英先篩選才公佈,新媒體是先公佈後篩選。所以當認識拳擊規例的意見出現後,越來越多人分享,甚至每回合的點數計算也公開了,酸民開始減退,而鄉民認識了專業拳擊,也冷靜下來。對於酸民現象,你可以選擇拒絕溝通,回敬一句「港豬、盲毛」,認為他們無可救藥,慳番口氣,也可以選擇用平常心去作解說,嘗試溝通。

其實,鄉民也好酸民也好,只是不斷流動的社群,並非一成不變的死硬派!


Clay Shirky教授英文原著。


《鄉民都來了》一書最先指出「拆大台」是常態。

撰文:劉細良
編輯:謝慧珊

source : http://hk.apple.nextmedia.com/supplement/special/art/20171013/20181033
+++++++++++++++++++++++++++++++++++++++++++++++++++++++++++++++++
關乜事
Good1Bad0
2017/10/13, 9:53:37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