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動物們也會幫助別人嗎?
動物們也會幫助別人嗎?
2017-11-06
利他還是利己,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究竟是自己獨占四個喜歡吃的香蕉片?還是選擇分享,讓自己與泰(Tai)能都各自得三個呢?
洛美打起了小算盤。「如果分享的話,那我就相當於要犧牲一個香蕉片,真難受啊……」洛美開始搖擺,「可是,泰原本是能獨享三個香蕉片的,我之所以有選擇權,是因為泰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機會……」
「好吧,我不能太自私!」最後一刻,洛美掐滅了自己獨享的想法,友好地與泰共享了零食。
動物也「無私」?
你以為洛美和泰是兩個小朋友?成年人?都不對,她們是兩隻毛茸茸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上述情景是今年五月份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1]的片段。在研究中,泰是經過特殊訓練的猩猩「臥底」,牠在每一次實驗中都會放棄自己選擇食物的權利,並把牠交給對方。然後,研究者會觀察另一隻猩猩接下來會選擇「利他」還是「利己」。
不僅僅是洛美,包括她在內的六隻參與實驗的黑猩猩都展現出了利他(altruism)傾向:當泰放棄選擇權並將其交予自己後,猩猩們會更加關心泰最終有沒有食物——即使這麼做會讓自己少吃一片香蕉。
參與實驗的黑猩猩放棄獨享三片的選項,而選擇與泰各得三片。圖片來源:doi:10.1073/pnas.1700351114
動物也有「奉獻精神」,牠們的幫助同伴行為就經常會被媒體曝光。比如,2014年印度的一隻猴子,就被拍到通過拍打、撕咬、潑水等方式,救活了牠因觸電失去意識的同伴[2]。在老鼠、魚類身上,幫助同伴的行為也屢見不鮮。2011年《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了一項有趣的研究[3],指如果將一隻老鼠關進鐵籠子裡面,那麼另一隻老鼠會想盡一切辦法打開籠子來營救牠。如果很不幸,一隻老鼠和牠們最愛的巧克力被同時關進兩個籠子裡,那麼「營救者」並不會貪嘴而枉顧同伴的存亡,相反牠會以相同的速度打開兩個籠子,之後還會拿出30%的巧克力分給「被救者」。而一種名叫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的魚,則經常以「勤勞的清潔工」形象活躍在海洋界,牠們會義務為同伴們做「魚療」,幫助牠們清除身上的寄生蟲[ 4]。
裂唇魚(小)在幫助清潔半環刺蓋魚(大)。圖片來源:Longdongdiver (Vincent C. Chen)/commons.wikimedia.org
所以說,利他可不是人類的「專長」。目前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傳統上被認為「充滿靈性」的動物(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狗),還是那些乍看起來「情商不高」的動物(老鼠、魚,鳥),都具有利他傾向[5]。在動物行為學中,利他也意味著動物願意做一些事情以幫助同伴獲益,即使做這些事兒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動物為什麼會利他?
既然幫助同伴可能會付出一定代價——就像為了讓泰也吃上三個香蕉片,洛美自己必須少吃一個一樣——那麼動物為什麼仍然會幫助同伴呢?
對每個物種而言,牠們永恆的目標無非是提高自己的生存、繁殖能力以及後代存活能力。研究者把這些能力的綜合體稱作適應性(fitness):適應性越大,意味著這個物種在今後繁衍壯大的可能性就越高。圍繞著「提高適應性」的思想,研究者試著從不同角度解釋動物的利他行為,其中就有兩個互為補充的主要理論。
第一種是親屬選擇理論(kin selection theory) [6]。這個理論認為動物的利他行為通常發生在「親戚」之間。由於親戚或多或少與自己擁有同樣的基因,如果犧牲自我利益可以在未來提高親戚們的適宜性,幫助他們播撒基因,那「犧牲小我」最終換來的是整個種群更好的存續。這麼一來,利他就不算虧了。換言之,親屬選擇將動物的利他視為一種「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的行為。當然,利他行為也不會在親屬間無限地發生,隨著血緣關係變遠(也即基因相同程度變低),動物的利他意願也會逐漸下降。
蜜蜂的合作行為可以用親屬選擇理論來解釋。圖片來源:Todd Huffman/commons.wikimedia.org
親屬選擇能比較好地解釋螞蟻、蜜蜂等昆蟲中的「自殺式」利他。蟻群、蜂群的繁殖活動通常是由個別雌性統一支配,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有同一個「媽」,因此牠們之間的基因相似性非常高,也就能做出舍生忘死般的利他行為。事實上,親屬選擇理論最早也是在對工蜂「自殺式攻擊行為」的研究中提出來的。
然而,親屬選擇沒有辦法解釋陌生動物之間的幫助行為。比如,裂唇魚為什麼樂於給其他魚種打掃衛生呢?
在對非親屬利他以及跨物種間利他行為進行觀察後,第二種理論—— 互惠利他理論(reciprocal altruism theory)理論便誕生了[7]。這種理論認為,雖然「助人為樂」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也即損失自己的適應性;但如果得到自己幫助的同伴,在日後能以某種形式給予回報,那麼先前自己的損失便能在日後得到補償了。換句話說,儘管獲利的動物跟自己不一定沾親帶故,可一旦「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利他仍可能發生。以裂唇魚為例,牠們在為其他魚類清除寄生蟲的同時也收穫了食物,甚至還能偷食一些「客戶」身上的黏液[4]。一場清潔下來,實際上雙方都得了便宜。
值得強調的是,儘管親屬選擇可以解釋動物在親屬之間的利他,而互惠利他可以解釋非親屬間甚至跨物種之間的利他,但牠們最終都以「自然選擇」為綱領:凡是可以提高物種適應性的特點,都會隨著代際傳遞保留下來;而不利於適應性的特點則逐漸淘汰。動物的利他傾向正是因為這種「有用」的特點,才為自然所選擇。
真利他還是假利他?
看到這裡,你心裡可能會生出一種疑問:不管是「人人為我」的互惠利他理論,還是「捨己利親」的親屬選擇理論,都認為動物存在的種種助人行為,最終都引向助己。那麼,「利他」是否只是一種形式,本質上還是出於利己動機?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那本對進化心理學有深遠影響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中[11],拋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成功基因的突出特點就是牠們的自私性。有些基因為了盡快擴展自己的版圖,會採用「曲線」策略,也即在一定條件下表現出有限的利他主義。但這些基因的本質仍然是利己的,牠們只想盡快複製自身以擠走其他的基因;不然的話,牠們終有一天會淹沒在演化的河流中。由於基因的自私性決定了個體的自私性,因此道金斯認為,生物的利他性只不過是「自私」的另一種表象。
幫助他人,你開心嗎?
個體間的利他行為,是群體間更廣泛合作的基礎。目前有關動物利他行為的研究,落腳點都在人類合作行為的起源上。從動物走向人類,利他的形式和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經過漫長的演化,我們人類已經長出了「利他腦」——一塊由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前腦島(anterior insula)與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構成的神經迴路[8],是我們腦中安放利他行為的位置。利他也從一種增加適應性的外部行為,演化成了我們的本能。
要說人類這種本能與上面提到的其他動物的例子有什麼不一樣,那就是利他這個行為本身就能帶給我們快樂。《科學》雜誌在2008年曾發表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被試收到一筆閒錢,相比與把錢花在自己身上,他們把這筆錢花在別人身上感到更開心[9]。
為別人花錢更快樂這件事上,你有沒有同感?圖片來源:tumblr.com
而今年七月初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這個結果,比起自己花錢,把錢花到別人身上能讓與快樂有關的腦區(如顳頂交界區)得到更大程度的刺激[10]。這提示,人類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心裡大概也美滋滋。
但話說回來,採用腦電以及腦成像技術研究人的實驗雖多,但用這些工具探索動物利他心理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也暫時沒辦法打開動物利他行為的「黑箱」,更無從得知牠們的真實動機。利他的動物到底怎麼想?在得出最終結論之前,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
撰文:性感的小腳脖
編輯:Calo
參考資料:
Schmelz, Martin, et al. “Chimpanzees return favors at a personal cos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8 (2017): 7462-7467.
騰訊網. 度一隻猴子成功急救觸電昏倒同伴. http://news.qq.com/a/20141227/003398.htm
Bartal, IB -A., Decety, J., & Mason, P. (2011).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rats. Science, 334(6061), 1427–1430.
Bshary, R., & Grutter, AS (2006). Image scoring and cooperation in a cleaner fish mutualism. Nature, 441(7096), 975.
潘彥谷, 劉衍玲, 冉光明, 雷浩, 馬建苓, & 滕召軍. (2013). 動物和人類的利他本性: 共情的進化. 心理科學進展, 21(7), 1229-1238.
Hamilton, WD (1963). 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behavior. American Naturalist, 97(896), 354-356.
Trivers, RL (1971).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46(1), 35-57.
Hein, G., Morishima, Y., Leiberg, S., Sul, S., & Fehr, E. (2016). The brain’s functional network architecture reveals human motives. Science, 351(6277), 1074.
Dunn, EW, Aknin, LB, & Norton, MI (2008).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319(5870), 1687.
Park, SQ, Kahnt, T., Dogan, A., Strang, S., Fehr, E., & Tobler, PN (2017). A neural link between generosity and happines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5964.
Dawkins, R.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7-11-06
利他還是利己,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究竟是自己獨占四個喜歡吃的香蕉片?還是選擇分享,讓自己與泰(Tai)能都各自得三個呢?
洛美打起了小算盤。「如果分享的話,那我就相當於要犧牲一個香蕉片,真難受啊……」洛美開始搖擺,「可是,泰原本是能獨享三個香蕉片的,我之所以有選擇權,是因為泰主動放棄了自己的機會……」
「好吧,我不能太自私!」最後一刻,洛美掐滅了自己獨享的想法,友好地與泰共享了零食。
動物也「無私」?
你以為洛美和泰是兩個小朋友?成年人?都不對,她們是兩隻毛茸茸的黑猩猩(Pan troglodytes )。上述情景是今年五月份刊登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研究[1]的片段。在研究中,泰是經過特殊訓練的猩猩「臥底」,牠在每一次實驗中都會放棄自己選擇食物的權利,並把牠交給對方。然後,研究者會觀察另一隻猩猩接下來會選擇「利他」還是「利己」。
不僅僅是洛美,包括她在內的六隻參與實驗的黑猩猩都展現出了利他(altruism)傾向:當泰放棄選擇權並將其交予自己後,猩猩們會更加關心泰最終有沒有食物——即使這麼做會讓自己少吃一片香蕉。
參與實驗的黑猩猩放棄獨享三片的選項,而選擇與泰各得三片。圖片來源:doi:10.1073/pnas.1700351114
動物也有「奉獻精神」,牠們的幫助同伴行為就經常會被媒體曝光。比如,2014年印度的一隻猴子,就被拍到通過拍打、撕咬、潑水等方式,救活了牠因觸電失去意識的同伴[2]。在老鼠、魚類身上,幫助同伴的行為也屢見不鮮。2011年《科學》(Science)雜誌發表了一項有趣的研究[3],指如果將一隻老鼠關進鐵籠子裡面,那麼另一隻老鼠會想盡一切辦法打開籠子來營救牠。如果很不幸,一隻老鼠和牠們最愛的巧克力被同時關進兩個籠子裡,那麼「營救者」並不會貪嘴而枉顧同伴的存亡,相反牠會以相同的速度打開兩個籠子,之後還會拿出30%的巧克力分給「被救者」。而一種名叫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的魚,則經常以「勤勞的清潔工」形象活躍在海洋界,牠們會義務為同伴們做「魚療」,幫助牠們清除身上的寄生蟲[ 4]。
裂唇魚(小)在幫助清潔半環刺蓋魚(大)。圖片來源:Longdongdiver (Vincent C. Chen)/commons.wikimedia.org
所以說,利他可不是人類的「專長」。目前的研究發現,無論是傳統上被認為「充滿靈性」的動物(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狗),還是那些乍看起來「情商不高」的動物(老鼠、魚,鳥),都具有利他傾向[5]。在動物行為學中,利他也意味著動物願意做一些事情以幫助同伴獲益,即使做這些事兒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
動物為什麼會利他?
既然幫助同伴可能會付出一定代價——就像為了讓泰也吃上三個香蕉片,洛美自己必須少吃一個一樣——那麼動物為什麼仍然會幫助同伴呢?
對每個物種而言,牠們永恆的目標無非是提高自己的生存、繁殖能力以及後代存活能力。研究者把這些能力的綜合體稱作適應性(fitness):適應性越大,意味著這個物種在今後繁衍壯大的可能性就越高。圍繞著「提高適應性」的思想,研究者試著從不同角度解釋動物的利他行為,其中就有兩個互為補充的主要理論。
第一種是親屬選擇理論(kin selection theory) [6]。這個理論認為動物的利他行為通常發生在「親戚」之間。由於親戚或多或少與自己擁有同樣的基因,如果犧牲自我利益可以在未來提高親戚們的適宜性,幫助他們播撒基因,那「犧牲小我」最終換來的是整個種群更好的存續。這麼一來,利他就不算虧了。換言之,親屬選擇將動物的利他視為一種「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的行為。當然,利他行為也不會在親屬間無限地發生,隨著血緣關係變遠(也即基因相同程度變低),動物的利他意願也會逐漸下降。
蜜蜂的合作行為可以用親屬選擇理論來解釋。圖片來源:Todd Huffman/commons.wikimedia.org
親屬選擇能比較好地解釋螞蟻、蜜蜂等昆蟲中的「自殺式」利他。蟻群、蜂群的繁殖活動通常是由個別雌性統一支配,也就是說所有人都有同一個「媽」,因此牠們之間的基因相似性非常高,也就能做出舍生忘死般的利他行為。事實上,親屬選擇理論最早也是在對工蜂「自殺式攻擊行為」的研究中提出來的。
然而,親屬選擇沒有辦法解釋陌生動物之間的幫助行為。比如,裂唇魚為什麼樂於給其他魚種打掃衛生呢?
在對非親屬利他以及跨物種間利他行為進行觀察後,第二種理論—— 互惠利他理論(reciprocal altruism theory)理論便誕生了[7]。這種理論認為,雖然「助人為樂」需要付出一定成本,也即損失自己的適應性;但如果得到自己幫助的同伴,在日後能以某種形式給予回報,那麼先前自己的損失便能在日後得到補償了。換句話說,儘管獲利的動物跟自己不一定沾親帶故,可一旦「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利他仍可能發生。以裂唇魚為例,牠們在為其他魚類清除寄生蟲的同時也收穫了食物,甚至還能偷食一些「客戶」身上的黏液[4]。一場清潔下來,實際上雙方都得了便宜。
值得強調的是,儘管親屬選擇可以解釋動物在親屬之間的利他,而互惠利他可以解釋非親屬間甚至跨物種之間的利他,但牠們最終都以「自然選擇」為綱領:凡是可以提高物種適應性的特點,都會隨著代際傳遞保留下來;而不利於適應性的特點則逐漸淘汰。動物的利他傾向正是因為這種「有用」的特點,才為自然所選擇。
真利他還是假利他?
看到這裡,你心裡可能會生出一種疑問:不管是「人人為我」的互惠利他理論,還是「捨己利親」的親屬選擇理論,都認為動物存在的種種助人行為,最終都引向助己。那麼,「利他」是否只是一種形式,本質上還是出於利己動機?
理查.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他那本對進化心理學有深遠影響的《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中[11],拋出了一個「大膽」的觀點:成功基因的突出特點就是牠們的自私性。有些基因為了盡快擴展自己的版圖,會採用「曲線」策略,也即在一定條件下表現出有限的利他主義。但這些基因的本質仍然是利己的,牠們只想盡快複製自身以擠走其他的基因;不然的話,牠們終有一天會淹沒在演化的河流中。由於基因的自私性決定了個體的自私性,因此道金斯認為,生物的利他性只不過是「自私」的另一種表象。
幫助他人,你開心嗎?
個體間的利他行為,是群體間更廣泛合作的基礎。目前有關動物利他行為的研究,落腳點都在人類合作行為的起源上。從動物走向人類,利他的形式和內容也越來越豐富。經過漫長的演化,我們人類已經長出了「利他腦」——一塊由前扣帶迴(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前腦島(anterior insula)與腹側紋狀體(ventral striatum)構成的神經迴路[8],是我們腦中安放利他行為的位置。利他也從一種增加適應性的外部行為,演化成了我們的本能。
要說人類這種本能與上面提到的其他動物的例子有什麼不一樣,那就是利他這個行為本身就能帶給我們快樂。《科學》雜誌在2008年曾發表過一個有趣的實驗,被試收到一筆閒錢,相比與把錢花在自己身上,他們把這筆錢花在別人身上感到更開心[9]。
為別人花錢更快樂這件事上,你有沒有同感?圖片來源:tumblr.com
而今年七月初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也印證了這個結果,比起自己花錢,把錢花到別人身上能讓與快樂有關的腦區(如顳頂交界區)得到更大程度的刺激[10]。這提示,人類在幫助他人的時候,心裡大概也美滋滋。
但話說回來,採用腦電以及腦成像技術研究人的實驗雖多,但用這些工具探索動物利他心理的研究還遠遠不夠。因此,我們也暫時沒辦法打開動物利他行為的「黑箱」,更無從得知牠們的真實動機。利他的動物到底怎麼想?在得出最終結論之前,仍有許多工作需要完成。
撰文:性感的小腳脖
編輯:Calo
參考資料:
Schmelz, Martin, et al. “Chimpanzees return favors at a personal cost.”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4.28 (2017): 7462-7467.
騰訊網. 度一隻猴子成功急救觸電昏倒同伴. http://news.qq.com/a/20141227/003398.htm
Bartal, IB -A., Decety, J., & Mason, P. (2011).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rats. Science, 334(6061), 1427–1430.
Bshary, R., & Grutter, AS (2006). Image scoring and cooperation in a cleaner fish mutualism. Nature, 441(7096), 975.
潘彥谷, 劉衍玲, 冉光明, 雷浩, 馬建苓, & 滕召軍. (2013). 動物和人類的利他本性: 共情的進化. 心理科學進展, 21(7), 1229-1238.
Hamilton, WD (1963). The evolution of altruistic behavior. American Naturalist, 97(896), 354-356.
Trivers, RL (1971). 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 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46(1), 35-57.
Hein, G., Morishima, Y., Leiberg, S., Sul, S., & Fehr, E. (2016). The brain’s functional network architecture reveals human motives. Science, 351(6277), 1074.
Dunn, EW, Aknin, LB, & Norton, MI (2008). Spending money on others promotes happiness. Science, 319(5870), 1687.
Park, SQ, Kahnt, T., Dogan, A., Strang, S., Fehr, E., & Tobler, PN (2017). A neural link between generosity and happiness. Nature Communications, 8, 15964.
Dawkins, R. (1976). The selfish gene.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