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創意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手做銀器】90後女生自創品牌「不想讓這工藝沒落」



https://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11/08/3479324/20171109_sub363newnewnewAD_clean_w.mp4


Kody不用上兼職時,便留在workshop做銀飾,和準備workshop的材料。

銀器不如金器、鑽石、寶石和珍珠般名貴,它們罕有珍貴,分不同級別而定價,所以不少人對這些名貴飾品趨之若騖。相反銀器原材料便宜,是唾手可得之物,即使弄掉亦不感可惜。打銀行業在香港70年代亦曾興盛過,有些老舖亦有打銀師傅,做一隻銀器飾物,當中的工序不多但繁複,動輒都需要做上一天,漸隨着老師傅年紀老邁,體力精神不繼,有些更退休了。現存的銀器店在90年代始轉型,從外國入貨並出售,打銀行業宣告式微。

從原材料銀粒再做成銀飾,當中的由設計到製成器品動輒需要一個月,坐上一天才做出一、兩件,以時間就是金錢來見稱的香港,跟現在的營商節奏完全脫節,正因為我們任何事都講求「快靚正」,事物變質,這個行業被淘汰像是理所當然。但大趨勢不代表是對,人人要服從,銀器設計品牌Ody設計師陳詠衡(Kody),為了堅持手做銀器這工藝,不惜從事與她專業不相關的兼職,維持生計和工作室的租金。



原材料銀粒


溶銀


碌片

Kody在大學時修讀珠寶和銀器設計,當中需要學習「打金」基本功,上學就是打銀、鋸、割,不但重複而且需花上較大的力氣才能完成製品,每天累不堪言,連手臂都無力抬起。期間她不禁萌起放棄的念頭,不斷懷疑自己是否「揀錯科,入錯行」,經過每日的練習終於適應下來,還十分熱愛,視當打銀師傅為終生事業。人人畢業後順理成章是從事自己專業為職業,不過她並沒有走上這條順利的道路上,「珠寶行業在香港其實是很多,都需要用電腦畫圖,而且以我所知就覺得他們要設計師,其實是幫他們設計現時流行的款式,說得難聽一點是抄襲人的作品,那我們這些設計和生產者而言,他們給予的發展空間一很少。我覺得不想被人限制自己要設計甚麼,所以我寧願不從事這一行。」她曾在一家學前學校擔任英文老師,但她又不甘心放棄修讀多年的專業,遂三年前決定創立手做銀器品牌Ody,開首兩年生意是不錯的,之後卻開始滑落,難以負擔工作室租金以及收入不穩定。現在她一星期四天兼差接待員,剩餘的日子便投入銀器workshop。


拉線,需不停燒至軟化才能拉,這個粗度需拉2-3小時。


切割


打磨

做打銀師傅實在不易,應付的問題其實是比我們想像中多,如添置器材和設備其價值高昂,對於小本經營的品牌是難以負擔的。所以Kody在朋友的幫忙下,得到一位由退休老師傅送贈的將銀壓平的碌片機,已跟隨他三十多年,並着她要好好愛惜它。機器的零件已有破損,使用後表面會有點凹凸不平,需用人手再鎚至平滑,雖然工序多了,但她仍十分感動老師傅的送贈。


拋光


塑造形狀


製成品,價錢$400-900不等

創業難,守業更難,要將一個行業從式微的谷底反彈,比登天更難。「很想全職去做,要為生活都未做到,那就當作興趣。有時都會踏實一點想,是否做錯決定呢?原地踏步得太厲害,不知道為了甚麼去做,又好似不是為錢去做,都有迷失過。」或許堅持的結果,還是失敗,不過27歲的Kody說教整銀飾,在workshop中看見客人由原材料再一手一腳做成戒指,他們滿足的表情,就是她繼續堅持的最大動力。「我很想讓人知道,其實這一行是很久以前已經有,我不想讓它沒落。」

記者:陳煥欣
攝影:劉永發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retails/daily/article/20171109/20208469
+++++++++++++++++++++++++++++++++++++++++++++++++++++++++++++++++
咁有心
Good0Bad1
2017/11/09, 10:52:15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