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感情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京瓦最後一人 死守絕藝延續京都之雅



https://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7/11/18/3486480/20171119_Sub572AD_w.mp4


淺田晶久是最後一位懂得用手工做京瓦的職人。

「三個字講完,黑、澤、明。」跟攝影師之間的冷笑話,倒很足以形容眼前的京瓦──明明黑得深邃、暗處又見亮麗光澤。京都之雅恒久不變,有賴這千年守護古都之樑脊。惟面對時代變遷,現在竟落得只剩一人死守絕藝的困境。

「做這行四十多年了,由明治四十四年開始,一直到五年前爸爸過身,我就正式接手。」淺田晶久被稱為「京瓦最後一人」。位於京都伏見的工場有幾個貨倉之大,卻只得他跟太太二人,偌大的空間頓顯蒼白,跟這產業一樣凋零。

製瓦技術早於飛鳥時代(538年—710年),由中國傳入日本。早期只是寺院、城堡等貴族專用,一直至江戶年間(1603年—1867年)才普及為平民住家的建材。京瓦出名平滑堅固,沉實得來又帶光芒。除了普遍瓦片,古人也會製作家徽,以及置於屋頂、用以辟邪的鬼瓦,懂得做的人又叫「鬼師」。「鬼瓦自古已有,到平安時代演變成有角,鐮倉時代發展至雙角。江戶時代更講究,技師要在不用模的情況下,以全手工製作,很考功夫,但可以做得更立體。」

比起中韓,日本用瓦的建築仍然很多,但幾乎都是機械量產,需要純熟技術的手工瓦逐漸消失,令到不少古蹟欠缺修復人才。比如現時極少人能手做鬼瓦,京都南禪寺、東寺、今熊野神社等古建築,就要找淺田幫忙。

使用傳統熏燒法 產生亮麗銀黑色
京瓦的製作過程複雜,做土尤其重要。「用京都的黏土、柴、水,所有材料都在地,這就是京瓦。」很可惜的是,隨着城市化,以往開採的地方都消失。他努力研究,改用90%的愛知縣黏土,與10%越南的黏土混合製作。雖不夠京都黏土滑,卻也是可找到的最好替代品。

要先放在模上打磨,在黏土上用刀上下左右反覆地刮55次,去除雜質及磨滑表面。不同建築的瓦片設計、弧度各不同,所以淺田有近幾十組木模。做好坯體後等待風乾,邊可進行燒成步驟。比起將釉料塗上胚體的釉藥瓦,京瓦使用更傳統的熏燒法,令游離碳附於瓦片上。靠自然化學作用產生亮麗的銀黑色,不同濕度、溫度都會令顏色和形態造成差異,就如藝術品每件獨特。每次燒製超過30小時,約3小時便要調整火勢一次,中間也不敢熟睡。淺田笑說:「這個窯近攝氏1,160度,試過待在這裏3日,熏得聲音也失了。」


黏土風乾後造成坯體,待放入窯熏燒。


京瓦靠自然化學作用產生亮麗的銀黑色。


地震時發覺傳統瓦片造成較大損害,故現時民宅已無京瓦建造請求。


黏土成形後先放在模上打磨,用刀反覆地刮以去除雜質及磨滑表面。


為了掌握成品質素,淺田每次都會記錄燒成時的時間、溫度等資料。


不同建築的瓦片設計、弧度各不同,所以淺田的工作室內,掛着幾十組木模。

瓦片地震損害大 需求大幅下降
「早期還有十幾家同樣做瓦的工場,後來日本經歷幾次大地震,當時發現用傳統瓦片的房子,都造成非常之大的損害,需求大幅下降,工場逐一關門,就只剩下我們。」現時大多數街上見到的,都是地震後重新修整的瓦,以前做法是瓦與瓦之間會放混凝土黏實,現在為了減輕重量,固定後用釘釘死,瓦頂也就輕了近半。「很悲傷的現實是,基本上民宅已無建造請求,都是寺廟、城堡來的定單。」

好在淺田一點也不守舊,他積極研發京瓦用於藝術裝飾等其他用途。於大學任教時對3D打印十分好奇,便找學生試做瓦片,「雖比不上手工做的,但比以往的機器出品精細許多。」不怕被新科技取代嗎?他倒是豁達,「傳統也是由新的東西開始,再變為傳統。要一路進化、合併,讓時間去決定,甚麼東西值得留下。」

淺田製瓦工場
http://www.kyogawara.com

Travel Memo
簽證:持BNO或特區護照者毋須簽證
查詢:25221184(日本領事館)
機票:來回香港及大阪,機票$1,753起(連稅)。抵達關西國際機場後,可乘JR Haruka列車直達京都站
滙率:100日圓約兌6.9港元(文中價錢已折算成港元)

記者:甄俊宇
攝影:許先煜
鳴謝:Kyoto Convention& Visitors Bureau
編輯:施明慧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travel/daily/article/20171119/20217632
+++++++++++++++++++++++++++++++++++++++++++++++++++++++++++++++++
瓦片好靚
Good0Bad0
2017/11/19, 12:43:00 下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