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感情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一塊陶土的啟示



有天,無意中在facebook上看到一家香港國際學校的宣傳短片,剛巧兩個兒子也坐在身邊一起觀看,其中一段影片是介紹學校的美術課程……「哥哥你看!他們的美術課也有做陶瓷創作呢!」知道哥哥今年在台灣幼稚園的學習主題是陶藝創作,所以特意叫哥哥看一看。

「他們的陶土都不是自己親手做的!是買回來的!我們的陶土都是由泥土開始親身自己做,要加水再去燒,過幾日再把它搓搓搓,才可以做出陶土,我們的陶土是很大的一塊呢,之後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東西!」身旁的King Kong哥哥口吻像陶藝專家,我才驚覺,才幼稚園高班的課程原來如此深入,學做陶藝創作便由認識各種泥土開始,從最根本學起,老師也沒有輕視才五、六歲小孩子的學習能力,也非常用心和孩子深入研究泥土的特性、燒陶土時的化學作用等,更透過計算做陶土的材料,也運用分組量陶土重量最接近100克的比賽,教導小孩子有關重量和度量衡等概念!真正把知識融入學習主題當中,讓我們對台灣老師設計主題學習的深入程度大開眼界!

一顆糖果的獎勵
「媽媽,甚麼是 căo mù huī?」哥哥有一天跑來問我。「吓?」雖然King Kong哥哥讀的國語已經字正腔圓,但我聽了十遍仍摸不着頭腦。靈機一閃,記得我有哥哥班主任的Line聯絡,我便按着手機的語音訊息鍵,讓哥哥說出那三個字傳給老師。「草木灰!是古時燒陶過程會發生的一個現象。」老師兩秒後已把我的謎團解開!好的,其實這三個字,就算把它繙譯成廣東話,我也沒有聽過是甚麼。這讓我再次驚訝,老師原來會教孩子這麼深入的陶藝創作知識!在學期初,我曾幾何時以為,孩子很快便會抱一大堆古靈精怪的陶藝創作品回家,就像從前在香港上幼稚園時,孩子總會帶很多用飲管和雪條棍做的機械人,或是用顏料印出來的畫作回家,但這次卻遲遲未見孩子把任何陶藝創作成品帶回來,原來老師由泥土開始讓孩子認識陶藝創作,沒有心急一開始便隨便丟一塊陶土給他們「做手工」。

「媽媽,昨天老師在班上同學面前,送了一顆糖果給我!」哥哥放學後興奮地跟我說。「老師說欣賞我有不明白的地方會回家問媽媽!」其實我也替孩子開心,也感激老師的鼓勵,讓我看到孩子的眼中閃着那自信的光芒。另一方面我也心裏佩服孩子在台灣上學的適應力,由幾個月前一句國語也不懂說、不懂聽,到現在已經可以用國語跟老師和同學流利溝通,更常常用心記着在課堂上聽不懂的國語發音,留待回家後問我們。
我相信我們的孩子沒有特別聰明,只是父母有給予他們合適的空間和機會,讓孩子展露那天賦的潛能。沒有刻意教孩子國語,孩子反而更容易在生活中摸索到適合自己學習的出路,也更懂按自己的步調適應身邊的各種不同。或許,活在這個逐漸崩壞的世界中,讓孩子早日鍛煉出夠多的適應力,是無價吧。


看到孩子在台灣慢慢成長,是我們移民台灣後繼續努力的原動力!


我們在孩子台灣學校的20周年校慶日中,看到了學校展示這兩幅主題學習大綱,精密程度令人嘆為觀止!

撰文:Cass(King Kong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facebook:King Kong全職爸媽大作戰

編輯:陳慧玲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71207/20236652
+++++++++++++++++++++++++++++++++++++++++++++++++++++++++++++++++
其實有乜特別
Good0Bad0
2017/12/07, 12:10:54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