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賓週刊 - 壹路健康 ] 佳節喪食出禍類風濕發作高危期
向來食不停的香港人,由去年聖誕、元旦一直密密食,農曆新年將至,又是喪食時,專家提醒小心食出禍,更講到明佳節期間是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病高峰期。
佳節喪食出禍類風濕發作高危期
每逢佳節就喪食,是不少香港人的生活日常?之不過,醫生亦會說,每逢佳節病人多,風濕科專科醫生就提醒,賀年美食多屬高嘌呤和高奧米加 6食物,類風濕關節炎高危人士及患者不宜,否則,進食過多,前者會因而發病,後者則可能會病情惡化。再加上天氣寒冷、流感高峰期種種引致類風濕關節炎發作的因素,醫生建議還是少吃多滋味。
類風濕關節炎病情嚴重時,患處會受破壞及變形。
患者手部關節滑膜發炎,進而出現紅、腫、熱、痛的
現象。
到底類風濕關節炎同佳節和寒冷天氣有何關係呢?風濕科專科醫生郭永亮解釋:「第一,佳節期間聚會比較多,譬如天氣凍,大家聚在室內嘅時間多咗,空氣唔流通,容易傳染到疾病,而天氣凍時,筋腱血液循環差咗,又因為少咗做運動,令關節硬化,因而亦會令類風濕性關節炎較容易發作。
「食物方面,佳節食物好多都對關節炎唔好,大都含高嘌呤和高奧米加 6,另外佳節期間好多時會捱夜,須知道類風濕性關節炎係免疫系統疾病,好多時都受生理時鐘影響,如果生理時鐘亂咗,免疫系統就會變差,譬如過了半夜十二點先瞓,生長激素就唔會分泌,生長激素會令我哋關節發炎減少,新陳代謝會好啲,同埋令到筋腱會鬆啲,所以病人捱夜的話會容易發作,另外本身可能潛在未發出嚟嘅,都可能會誘發出嚟。」
風濕科專科郭文亮醫生指出,佳節期間市民不應過度進食賀年食品,否則或會誘發類風濕關節炎,若本身已是患者,則會病情惡化。
台灣已故著名作家杏林子,也是類風濕關節炎患者,而且發病非常早,只有十二歲,身體因關節變形而嚴重萎縮。
(台灣《蘋果日報》圖片)
專攻中女
據統計,本港約每一千人便有三至四名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此病常發於三十至五十歲,女性患上之風險比男性高兩至三倍,若有家族病史,發病機會比常人高兩至五倍。
症狀:
•典型病徵是晨僵,即是早上起床時關節僵硬,可以維持 1、 2小時,甚至是整天。
•感到疲倦、沒精打采
•低燒
•沒有胃口
•眼睛及嘴乾燥
•手肘和手等位置的皮膚下面長出類風濕病結節(腫塊)
•眼睛發炎
•呼吸時胸口刺痛
•發病位置:可影響全身大小關節,七成患者先在手部關節發病,兩成則先於腳部發病,另有一成患者屬爆發性,可同時在不同關節發病。
與風濕無關
開宗明義,類風濕關節炎同風濕完全無關,類風濕關節炎是人體免疫系統出現問題,而所謂風濕,即是退化性關節炎,是因為年紀大關節退化引致的。
免疫系統失調~白血球進入關節滑膜~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關節滑膜,
引致發炎。~細胞因子受刺激上升~持續的炎症導致關節滑膜增生,並對關節的骨、軟骨、腱以及韌帶等造成進一步損害。~引致關節疼痛腫脹,甚至變形,影響活動能力。
病從口入食出關節痛
以往常聽到痛風病人不宜吃高嘌呤食物,但原來高嘌呤亦是「類風濕不宜」。郭永亮醫生解釋:「奧米加 6同嘌呤會產生酮,而酮會刺激滑膜發炎。除了常聽到紅肉、內臟這類高嘌呤食物外,海產,例如貝殼類、蝦、蟹等都屬高嘌呤食物;此外,無鱗魚例如鱔或鰻魚的嘌呤含量亦較高。蔬果方面,過年常吃的硬殼果亦含高嘌呤,奧米加 6亦高。另外還有菇類和豆類,本來豆類進食不多的話,問題不大,最怕是飲濃縮的,例如豆漿,就吸收太多了。」
至於奧米加 6食物,則包括葵花籽、亞麻籽、玉米,及油炸食品,過年食品中的炸物,通常用油炸,奧米加 6含量極高。郭永亮醫生舉例,「譬如角仔,用好多植物油去炸,而且角仔裡面其實有好多花生,呢一類食物好多嘌呤和奧米加 6。另外冬天補品,譬如羊腩煲,全部都係高嘌呤、高奧米加 6嘅食物,全部都有機會誘發關節炎,同埋令到關節痛啲。」郭醫生最近就有一位女病人,因為「食錯嘢」而令類風濕關節炎發作。
貝殼類海鮮及菇類均屬於高嘌呤食物,患者不宜多吃。
點先算類風濕關節炎?
專家強調,類風濕性關節炎應及早確診和治療,始能減少對關節造成永久的損害。話雖如此,要明確斷症,也不容易,事關目前尚未有一項單一檢查能確診類風濕性關節炎。而且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症狀跟其他種類的關節炎相似,增加確診難度之餘,亦令病人延醫。
直至 2010年,美國風濕科學會及歐洲防治風濕病聯盟制訂「類風濕性關節炎分類標準」的評分,醫生可根據評分斷症。此外,若有至少一個關節臨床診斷為滑膜炎(腫脹)及滑膜炎不似是由其他疾病引致,便應接受治療。
若得分有六分或以上,便屬於類風濕性關節炎
1.關節受到影響數量
分數
一個大關節* 0
兩至十個大關節 1
一至三個小關節**(有/沒有影響大關節) 2
四至十個小關節(有/沒有影響大關節) 3
多於十個關節(至少包括一個小關節) 5
2.血清檢測(需至少一項測試結果)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 RF)呈陰性及抗環瓜氨酸抗體( ACPA)
呈陰性 0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 RF)呈低陽性及抗環瓜氨酸抗體( ACPA)
呈低陽性 2
類風濕性關節炎因子( RF)呈高陽性及抗環瓜氨酸抗體( ACPA)
呈高陽性 3
3.急性期反應(需至少一項測試結果)
C-反應蛋白( CRP)屬正常水平及血沉降( ESR)屬正常水平 0
C-反應蛋白( CRP)屬不正常水平及血沉降( ESR)屬正常水平 1
4.症狀持續時間
少於 6星期 0
6星期或以上 1
*大關節包括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
**小關節包括掌指關節、近端指骨間關節、第二至第五蹠趾關節、拇指間關節及手腕
生物製劑起效快
治療類風濕關節炎,治標的主要為不同的消炎止痛藥、類固醇或非類固醇止痛藥,另外治本的藥物包括改善病情的抗風濕藥,以及近年常用、配合抗風濕藥一起使用的生物製劑。「傳統口服藥物起效比較慢,同埋藥力唔係好顯著,香港在二○○三年已經開始用生物製劑治療類風濕。生物製劑有唔同種類,例如用腫瘤壞死因子抑制劑嚟做一個比喻說明,生物製劑可以好快喺細胞層面控制一啲炎症,而呢啲發炎通常由一種叫腫瘤壞死因子而引起,可以用一啲新型製劑控制住佢,通常有七成幾病人用咗生物製劑之後,病情都開始緩解,比起傳統藥物可能需要兩至三個月先可以見到效用,實在快好多。唔好以為相差兩個月爭好少,發炎其實係由幾何級數咁上,所以要盡快咁去醫。另外關節侵蝕會較緩慢,甚至未受侵蝕。」
類風濕關節炎成因不明,相信與遺傳、病毒或細菌傳染有關,自身免疫系統出錯,自我攻擊身體,破壞關節,令軟骨、骨骼、韌帶受損,兩成患者先在腳部關節發病。
七成類風濕關節炎患者會先開始在手部關節發病,令患者連用筷子也有困難。
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外,也須接受職業治療,例如學習如何扭
毛巾。
生物製劑有效抑制免疫系統,阻止發炎反應,令關節的骨骼組織免受侵蝕,病人需自行注射。
治療方案
類風濕關節炎可怕之處,是無法根治,治療目標是以減輕疼痛、控制發炎及預防關節變形為主,一般則以藥物治療和物理治療為主,但必要時也會以骨科手術改善受影響關節的功能及減輕痛楚。藥物治療方面,主要有以下種類:
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類固醇
效用:消炎止痛
抗風濕藥
效用:抑制免疫系統,達致紓緩關節腫脹、改善及減慢病情及阻止關節進一步受損的療效。
生物製劑
效用:針對人體免疫系統,能有效抑制發炎,減輕病情,及阻止關節侵蝕及破壞。生物製劑可作為單一治療或合併抗風濕藥作治療。
撰文:葉凱欣
攝影:廖健昌
[email protected]
來源 source: http://hk.next.nextmedia.com
+++++++++++++++++++++++++++++++++++++++++++++++++++++++++++++++++
咁撚勁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