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東方日報A1:公院年走360老手 內科ICU重災
本地兩間醫學院一二年起增加一百個醫學生名額,首批合共四百二十名醫科生今年畢業投入服務,加入專科培訓,但公立醫院醫生出現「大逃亡」,最新流失率達百分之五點九,創十年新高,推算流失約三百六十人。綜合多個專科的情況,新增培訓名額只能填補流失的空缺,勉強維持現有服務,遑論提升服務水平。醫生組織批評,人口老化、市民依賴公營醫療,公院服務每年加床加門診應付,但醫生人手淨增長少得可憐,走的是資深專科醫生,加的是新紥醫生,公營醫療系統面臨崩潰。
兩間大學醫院一二/一三學年共加一百個學額至四百二十個,一六/一七年進一步加至四百七十個。新血增加,但現職醫生不斷流失。醫管局過去一年醫生整體流失率為百分之五點九,翻查紀錄為過去十年來最高,○八/○九年度至一六/一七年度間,醫生流失率介乎百分之三點九至五點二。以醫管局一六/一七年度年報顯示聘有六千一百六十四名全職醫療人員推算,去年約三百六十名醫生離職。
醫管局今年提供四百七十七個駐院醫生專科培訓名額,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蕭旭亮坦言,大部分新增人手並非紓緩壓力或執行新服務,只是補充流失的空缺。以他曾任職的深切治療部和內科為例,一六/一七年內科流失率為百分之四點五;深切治療部為百分之一點四。
深切治療部每個聯網每年流失約兩至三名醫生,即使今年培訓名額加至十一個,人手仍緊絀;內科亦有聯網流失最少十人,獲分配十多個培訓空缺仍「掹掹緊」。他歸咎此兩專科不論工作壓力、待遇和前景都相當惡劣,例如內科醫生「巡房、門診數目無上限」,高峰時每名醫生巡三十張床,病人又要求醫生零犯錯,令醫生壓力極大。內科醫生於私人市場收入與公院相距不大,不少醫生為改善工作環境而跳槽。[/size=6]
他又指,深切治療醫生每月最少返六晚通宵,升職至副顧問醫生亦無可幸免,年資較淺醫生看到前景灰暗,加上工作性質常面對重病或救不到的病人,容易做到心灰意冷而萌去意。[/size=5]不少醫生借深切治療部為跳板,培訓期間申請調到麻醉科,換取較佳工作環境。
蕭旭亮指出,身邊所見內科及深切治療醫生的離職高峰期主要是培訓首一兩年,以及考獲專科資格後。他對於增加專科培訓名額不樂觀,就算補充了流失人手,仍難紓緩內科逼爆、門診輪候時間長等積病。
[/size=4]
醫管局回覆,一直非常重視醫生人手不足情況,已推出多項措施增聘及挽留人手,包括全力招聘全職和兼職醫生、增加晉升機會、加強培訓及重聘退休醫生等。同時招聘海外醫生申請有限度註冊,紓緩前線壓力。 [/size=2]
兩間大學醫院一二/一三學年共加一百個學額至四百二十個,一六/一七年進一步加至四百七十個。新血增加,但現職醫生不斷流失。醫管局過去一年醫生整體流失率為百分之五點九,翻查紀錄為過去十年來最高,○八/○九年度至一六/一七年度間,醫生流失率介乎百分之三點九至五點二。以醫管局一六/一七年度年報顯示聘有六千一百六十四名全職醫療人員推算,去年約三百六十名醫生離職。
醫管局今年提供四百七十七個駐院醫生專科培訓名額,前線醫生聯盟副主席蕭旭亮坦言,大部分新增人手並非紓緩壓力或執行新服務,只是補充流失的空缺。以他曾任職的深切治療部和內科為例,一六/一七年內科流失率為百分之四點五;深切治療部為百分之一點四。
深切治療部每個聯網每年流失約兩至三名醫生,即使今年培訓名額加至十一個,人手仍緊絀;內科亦有聯網流失最少十人,獲分配十多個培訓空缺仍「掹掹緊」。他歸咎此兩專科不論工作壓力、待遇和前景都相當惡劣,例如內科醫生「巡房、門診數目無上限」,高峰時每名醫生巡三十張床,病人又要求醫生零犯錯,令醫生壓力極大。內科醫生於私人市場收入與公院相距不大,不少醫生為改善工作環境而跳槽。[/size=6]
他又指,深切治療醫生每月最少返六晚通宵,升職至副顧問醫生亦無可幸免,年資較淺醫生看到前景灰暗,加上工作性質常面對重病或救不到的病人,容易做到心灰意冷而萌去意。[/size=5]不少醫生借深切治療部為跳板,培訓期間申請調到麻醉科,換取較佳工作環境。
蕭旭亮指出,身邊所見內科及深切治療醫生的離職高峰期主要是培訓首一兩年,以及考獲專科資格後。他對於增加專科培訓名額不樂觀,就算補充了流失人手,仍難紓緩內科逼爆、門診輪候時間長等積病。
[/size=4]
醫管局回覆,一直非常重視醫生人手不足情況,已推出多項措施增聘及挽留人手,包括全力招聘全職和兼職醫生、增加晉升機會、加強培訓及重聘退休醫生等。同時招聘海外醫生申請有限度註冊,紓緩前線壓力。 [/size=2]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