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關原之戰》:義與利的抉擇



最近看了司馬遼太郎巨著《關原之戰》改編的同名電影,分別由兩大演技實力派演員擔綱,役所廣司飾演一統天下的德川家康,岡田准一飾演豐臣家重臣石田三成,兩大陣營對決,在關原打了一場日本本土最大規模的戰役,此戰結束了長達一百五十年的軍閥割據時代,德川家康成功令日本走上了統一,告別中古世紀,成為了近代史起點。關原之戰對日本歷史的重要性,無出其右。

推崇太史公
東西方各有兩人視漢代太史公司馬遷為偶像,西方代表是「耶魯大學」歷史系教授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東方代表是日本歷史小說家司馬遼太郎,「司馬遼太郎」筆名意思就是距離司馬遷很遠的太郎。史景遷是以學術研究為基礎,用小說筆法作表達,司馬遼太郎則以歷史人物為基礎,用小說筆法填補了細節空白。司馬遷之敍事方式為世人模仿傳頌,不在於生動活潑,而是寫出歷史人物的定位、性格、命運及結局的關係。司馬遷將項羽列入帝王本紀,排在劉邦漢高祖本紀之前,這已經見到他揚項羽而貶劉邦,太史公用一連串歷史事件:「巨鹿之戰」、「鴻門宴」、「垓下之戰」、「東城快戰」、「烏江自刎」刻畫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悲情英雄,項羽故事其實已經是文學境界了。

司馬遼太郎的《關原之戰》,同樣以恢宏的視角,詳盡鋪陳這場大戰各個環節,以及兩大陣營的政軍情勢與攻防交錯、複雜糾葛的派系鬥爭與人心向背。同時也深度描繪了近百位大名、武將、謀臣等各類人物,刻畫他們的性格、心理、謀略與作為、家族的起源與興衰,帶我們審視亂世變局中的人性軌迹。這樣的歷史作品,人物眾多,改編成電影殊不容易。導演原田真人用了廿五年時間準備,他以石田三成為主幹,德川家康為副,輔以年輕女演員有村架純飾演女忍者初芽作配襯。故事引人入勝之處是自豐臣秀吉死後,老謀深算的家康四出攏絡大名、豐臣舊部,蓄勢待發,隱隱然已成一統天下的霸者,而另一邊是誓死捍衞豐臣家政權,道義先行的忠臣石田三成,當時每一個戰國大名,他們各有權衡,究竟埋堆利益先行,還是跟隨高舉大義道德旗幟?猶如秦滅之後,諸侯選擇項羽,還是劉邦?司馬遼太郎同金庸層次有別,他的大框架是忠於史料,運用鳥瞰式寫作手法,行文有描述、有評點,細節則運用野史、軼聞,補充宏大的歷史事件。《關原之戰》是通過一場戰役窺看一個時代,探討人生最終抉擇——「重義」,還是「重利」。


電影《關原之戰》重塑日本歷史的關鍵戰役,有可觀的人性刻畫及戰爭場面。


役所廣司飾演老謀深算的德川家康,形神兼備。

弔人性光明消逝
但日本人並非如中國人以成敗論英雄,只歌頌勝者為王,司馬遼太郎對石田三成兵敗,寄予無限同情,猶如太史公痛惜項羽烏江自刎。善權謀者得天下乃顛撲不破的道理,石田三成對人性的認識,其實不比德川家康弱,只是他對人性仍有盼望,認為正義足以感動人心,殊不知決戰前夕有擁兵不發的島津氏,有私怨先行,最後陣前叛變置石田於絕境的小早川秀秋。決戰當日在本陣的德川家康被忍者行刺,他可以毫不猶豫,在刺客與愛人糾纏時,一起斬殺,而石田三成,就是連一個女忍者也放不下。
弔關原古戰場,也是憑弔人性光明磊落的消逝!

撰文:劉細良
編輯:彭錦明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ulture/daily/article/20180330/20346818
+++++++++++++++++++++++++++++++++++++++++++++++++++++++++++++++++
有性趣
Good1Bad0
2018/03/30, 10:44:08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