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學好中文豈止學生
【文化籽:小企鵝】
處身華人社會,一般來說只要能力負擔得起的,家長都會考慮讓子女入讀國際學校,讀國際學校的好處,你我都知毋須多費筆墨,英語水平不容置疑,但中文基礎呢?看到強國起飛,要贏在起跑線的父母又擔心孩子疏離中國文化,來日要在亞洲搵食會落後於人。家長目標是既要跟得上大隊,同時又想走在別人前,出類拔萃,於是又催谷子女學好中文。
從世界發展史看,一國崛起必然帶動其語言發展。作為美國第一家庭,特朗普家族的稚嫩孫女背誦《三字經》成為學習中文世界級的廣告,這無疑對西方精英產生某程度心理震撼。事實上,不僅美國第一家庭開始學習中文,世界上多個國家的皇室都要求孩子學中文,比如英國年僅四歲的喬治王子,不僅要學英語、數學、芭蕾舞,還要講普通話。中文地位提升,喜歡與否人言人殊,但學中文變得越來越重要是不爭事實。學中文有甚麼既有趣又實用的方法呢?我們六、七十年代出生的,從小通過背誦四字成語,打開認識中華文化的大門。成語是濃縮的歷史故事,認識背後的典故,等於認識了這些故事,應用於日常,變成簡短有力的表達方式。事實上,每一個成語都是一本童書,用四個字就可以說出一個完整故事,多厲害。
今天介紹台灣出版大受歡迎的成語讀本《成語小劇場》一套四冊,深入了解共二百四十個成語,並將文字化為幽默圖像,一個成語一幅童畫,不是說教式材料,值得一看!很多時候,我們成年人,自以為懂成語,但知道來龍去脈者寥寥可數。我就是閱讀《成語小劇場》才知道「一波三折」的來龍去脈,你我都知道這四字詞是指「做事不順利,挫折不斷」的意思,你知道這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典故嗎?王在文章中提到,寫字就像軍隊佈陣一樣,要有規矩,不可隨意,就如書法技巧裏最基本的捺筆,稱為「波」,這簡單的一畫,也要使用三種不同的力道,稱之為「折」,混合得宜才算合格,「一波三折」原來是書法技巧,才不是一個球大減價以三折發售!中文成語不少來自《戰國策》,此書記錄了戰國時代謀臣、策士的活動,也是中國人的謀略,例如小學時候念過的「鷸蚌相爭、漁人得利」,就是出於戰國策的故事,當時的策士蘇代以此說服趙王放棄攻打燕國,因為最終只會讓秦國得益。這故事人所共知,但處事真正能以大局為重,放下內訌私怨的,試問又有幾人?
「學好語文畢生受用」誰都知道,就是未能旁征博引,基本都要學懂當中含意,班門弄斧,亂拋書包只會招人訕笑。過往立法會有不少「語出驚人」的議員,當中民建聯鍾樹根的自創成語尤其深入民心,包括「雞毛鴨蒜」,亦將「子虛烏有」錯讀成「子烏虛有」。不久之前,再有「雞毛鴿缺」出自飲食界議員張宇人,叫人百思不解。不要以為胡亂突發是議員專利,前特首梁振英亦有「佳作」,他曾於立法會公開譴責議員拉布行為影響香港社會競爭力,形容事件「深痛惡絕」。事實上,「深痛惡絕」的正字為「深惡痛絕」,出自先秦時期的《孟子.盡心下》,「斯可謂之鄉願矣!」。「深惡痛絕」意指極其厭惡和痛恨。在語文水平日漸下降的香港社會,啼笑皆非例子俯拾皆是,當中又有甚麼啟示?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撰文:鄺穎萱
編輯:彭錦明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ulture/daily/article/20180409/20353898
+++++++++++++++++++++++++++++++++++++++++++++++++++++++++++++++++
現在亂用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