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驚恐七年】ADHD少女拍片自白 「有精神病唔一定綁手綁腳」
https://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8/04/19/3594050/20180420_sub547newnewnewnewAD_w.mp4
對於公開病情,向家人及朋友剖白自己患情緒病的心路歷程,韋芷睛(Rachel)形容是「人生暫時最好的決定」。
「Hi,你好,我的名字叫Rachel,不知道你認不認識我,今日這條片,我想講我的故事給大家知……」Youtube上歷時六分十九秒的片段,剖白式的開場白,鏡頭中的少女一臉倦容,背景應該是房間,感覺很壓逼。此刻,坐在草地上的女子也叫Rachel,「我是較hyper的人,做事很誇張、大反應、很開心;不過當病發時,我會忽然靜下來,呆坐不動,說不出話,很驚。」
第二個Rachel告訴我,九年前,她於飛機上第一次驚恐症發作,自此之後,她就再沒有離開過香港了。根據香港心理輔導中心資料顯示,香港有27萬人曾驚恐症發作,症狀包括:心跳加快、呼吸急速、手心冒汗、手震、心胸翳悶、肚痛及肚瀉、頭痛……我不是充字數,但當你明白情緒病是何等一回事,以上的資料,都不及她一句「那種怕,等同你坐在跳樓機上」般具體。「試過有三個月,我連落家樓下都會病發,越來越多事不敢做,屋企的床最安全,我永遠攤在床上。」我想那感覺,就如當你置身於非洲大草原,必定不會落車一樣。
「我會對別人說很多謊言,如我家有門禁,我要回家了(事實根本沒有),有朋友想去旅行,我會說家人不許,成日放家人上枱,哈哈!」不知常被掛於嘴邊的「家人」,當時有否眼眉跳呢?這樣說,皆因當時家人對Rachel的狀態,完全毫不知情,「學生時期看醫生不難,約個時間就行,睇一睇就回家,好像冇事發生。」2009至2016年期間,她多數獨自去公立醫院覆診,「可能醫療服務較緊張,不會太多時間去問得好詳細,那時像吊住條命。」雖然病情毫無進展,但她慶幸的是,有些姑娘每次都會與她聊天,「但講緊都是三四個月見一次。」那時在學校,她會主動搵社工,幸好她沒有沉默是金的美德。
直到某天,負面情緒如同不速之客,不請自來。「那天我好唔舒服,覺得世界冇希望,好辛苦,那天我都在臨死邊緣。」當時,她為自己拍了一條片,似是不吐不快的語調,一連串心底話。半年後,她公開片段,藉此向家人、朋友剖白,「因為覺得很辛苦了,很糾結,所以我一定要告訴大家,不想再與其他人的關係如此疏離,總覺得自己不能交心。」幸好沉默7年,嘴巴的拉鏈沒有生銹,她回憶當時的情況,眾人都很專心看,影片播放完畢時,「全屋安靜,沒有人敢出聲。」沉默為她換來另一場沉默,不過今次很短暫。「直到有一位家人說,『為甚麼要這樣做呢?你如此辛苦,我們又不知道,又要責怪你不願意出街。』他們會說,你這樣做,令他們很心痛。」當時的她鬆了好多口氣。
「以前我不喜歡這個病,佢令我甚麼都唔夠膽做,不會同朋友出街,也不會與屋企人去玩。」有時成為他人眼中「怪胎」,「突然唔出聲,呆坐,黑口黑面……其他人不知你發生甚麼事,以為你擺姿態、發脾氣。」公開後,她自覺煥然一新,「嘩,終於做回自己,終於知甚麼叫自己。」至少覆診也不用再偷偷摸摸,「公開令我更了解自己心情,以往只懂得不喜歡自己,公開後更接納自己、認識更多,覺得更似認知治療。」同年,她開了一個Facebook Page,視平台為公開的康復日記,分享自己的治療進度,以及精神健康的資訊。
去年,25歲的她再確診另一種精神病──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患者對於喜歡的事會很集中;不喜歡的就會不想做,沒有心機,很易分心。今次她態度坦然,笑着反問醫生:「這些不是正常的嗎?」原來,根據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有限公司資料顯示,曾有外國臨床統計指,ADHD成人的發病率為4.4%,即每100個成人中,便有4人有相關症狀。直至今時今日,她依然要定期覆診及食藥,對於陌生人:「我想以自己的實例告訴大家,我們不是你想像中,在精神病院內遭綁手綁腳,然後大叫的人。」對於同路人:「我會說OK,明白的,同路人來,有人陪伴你,不是沒有希望的,不是你沒用。」至於對於第一個Rachel,「我會跟她說,你拍這條片沒有錯,真的沒錯,你公開也沒錯,你會看到之後有多好的,我沒後悔去做這件事,甚至是我人生暫時最好的決定。」
記者:湯珮然
攝影:許先煜、林正言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80420/20366921
+++++++++++++++++++++++++++++++++++++++++++++++++++++++++++++++++
好慘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