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估國家】破壞臭氧層被禁化學物離奇增加 科學家:有人違規
科學家發現,一種已被禁用的破壞臭氧層(ozone layer)化學物一氟三氯甲烷(CFC-11)近年離奇回升,懷疑有人違反國際規例,秘密生產。
CFC-11是一種受管制化學物,可以是氣體,也可以是液體狀態,以往用作製冷劑、殺蟲藥、滅火劑、乾洗劑和發泡劑等,由於毒性較大(可引致興奮、痙攣及麻醉狀態),對臭氧的破壞比大多數冷媒嚴重,被列入1987年簽訂的《蒙特利爾協定書》,根據時間表,各國在2010年之前應已把CFC-11淘汰。
在《蒙特利爾協定書》生效前已使用CFC-11的大廈或設施會繼續排放CFC-11。有關讀數本來持續下降,到2013年降幅顯著放緩,之後更回升。自2012年以來,升幅達25%。
美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OAA)科學家Stephen Montzka對於這現象感到匪夷所思:「我從事監測大氣層近30年,這是最令我驚訝的現象。」「我們的工作就像大氣層的偵探,嘗試找出到底發生什麼事以及當中的原因。當發現情況異常,就發出警告。」
聯合國環境署負責人Erik Solheim表示,如果任由這些氣體繼續釋放,很可能會拖慢臭氧層破洞修復的進度,必須找出原因,並採取適當的行動。
科學家展開調查,希望找出CFC-11上升的原因,當中已排除多個可能性,包括拆卸舊建築物,又或者是製造新化學物的副產品。「最後我們剩下一個可能性——看來真像是有人在製造新的CFC-11。畢竟CFC-11的替代品是比較昂貴。」Montzka說。
他指出,如果可以在短期內能控制住CFC-11不再上升,對臭氧層破洞的修復進度影響甚微,但如果找不到源頭而CFC-11又不斷增加排放,修復臭氧層的時間可能會延後10年或者更久。假如有人把CFC-11製成泡劑,則戰線會拉得更長,在往後的許多年持續排放。
目前科學家追蹤新CFC-11源頭的範圍已收窄到東亞地區,但要確認位置仍要花一段時間。不過Montzka還是樂觀的,他認為各國是有誠意遵守協定:「我覺得很快就會找到,並採取補救措施。」他甚至認為,只要更多人關注追查CFC-11源頭的消息,就足以令CFC-11排放減慢:「那些生產CFC-11的人在知道有人在追查時,可能就會停止生產。」
臭氧層猶如地球的保護盾,能阻擋有害的紫外線。如果任由臭氧層持續消耗,地球表面會有更多紫外光輻射,對人類健康和環境造成不良影響,較嚴重的後果是增加皮膚癌、白內障的發病率,並會損害人類免疫系統和地球生態。
https://hk.thenewslens.com/article/95879
本貼文共有 1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