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學術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小學雞的種植哲學



現在是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只要上google, facebook一問「大神」,即時有一班「專家」朋友copy& paste一堆資訊給你,教者無知(也無聊),而聽者也無奈。網上資訊良莠不齊,特別是轉傳再轉傳的農場文,內裏七分正確三分錯,我比較建議去看專業的網站找資料,如台灣的農委會、世界農糧組織或大學的農業研究,可是,那些又會太專業太冗長,或許只能幫到資深的農藝者,入門人士和業餘栽種者未必能夠明白。


咖啡也不需要肥沃泥土,但需要遮陽才好生長。

學栽種其實不用複雜
複雜,不如回歸基本,回憶一下小學老師教的自然科學課,從那裏出發會比網上胡亂找資料更踏實。小學常識的植物科學,會提到植物需要「陽光」、「水」、「空氣」和「泥土」,數十字便解釋了植物扎根泥土,吸收水和養份,而葉子的葉綠體會把吸收陽光和二氧化碳製造食物,並排出副產品氧氣。雖然簡化,但清楚易明,一個好農夫的工作,只不過是提供以上的東西讓植物生長良好吧。上面並沒有提到肥料、農藥、甚麼高科技,因為那些並非最重要的東西,只是長久以來,植物所需的「四大元素」都不用花錢,反而是「肥料、農藥、秘技」都可以用來賺錢,所以被誇大其重要性。那麼,它們不重要嗎?不是,但基礎的東西未弄清楚,亂花錢也不會有好收成。讓我簡單談一下「四大元素」吧。

陽光是萬物的能量來源,植物的神奇之處就是能以「光合作用」去製造食物,科學一點的講法是「光合作用」是一種「同化作用」(Assimilation),而且是一種自營行為,以陽光的能量為基礎,把二氧化碳和水變造「碳水化合物」,即植物的營養主要來源。所以任憑你下多少肥料,你的窗台沒有提供足夠的陽光,作物也不會長得好,因為無能量製造食物呢。但有很多人便會駁斥「我家的萬年青、發財樹在室內也長得蠻好呢」,又或者說「我家西斜,很曬噢」,其實植物的同化作用有幾種方式,而「可食用」的農作物絕大多數需要高「光度」及長時間「日照去製造食物作生長,三兩小時的西曬或加幾枝燈根本是杯水車薪。水方面,大多數業餘朋友都會忙記定時澆水,需知農作物一缺水便會質量下降,以後再補水可能挽救不了。而泥土的問題就有趣,二、三十年前的園藝朋友不大講究買進口泥土,因為太貴了。現在社會富裕了,只要你到花墟走一趟,跟店員說自己種得不好,他們不但會推銷肥料農藥,更會推銷你買「優質」的進口泥,動輒三、四百元一包,可謂一門新興的財路。如果你細心想想,新界的農夫會不會花那麼多錢去種菜呢,「泥貴過菜」啊。總之,「陽光」、「水」、「空氣」和「泥土」只要掌控配合得宜,種植便成功一大半,那都是免費的,世上沒有最好的種植材料,只有最適合的方法與環境,大家要記着小學老師的教導,莫花冤枉錢啦。

撰文:坪原猴
新界邊鄉成長的野猴子,拾起父母的鋤頭想保着最愛的農村風光人情,希望每個孩子都能有赤腳走阡陌的機會。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80528/20401620
+++++++++++++++++++++++++++++++++++++++++++++++++++++++++++++++++
外國大把人買貴草種
Good0Bad1
2018/05/28, 11:40:16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