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小企鵝×果籽】靠嚇繪本
在一般概念中,「繪本」對象是孩子,應該充滿各式可愛小動物,壞人必有惡報,勇敢的孩子,必然排除萬難,最後大團圓結局。但如果一本經典的童書故事情節來個大變身,例如:灰姑娘的姐姐眼睛被鳥啄掉、白雪公主的壞後母穿上燒燙的鐵鞋,還有小羊和小紅帽也都因為不聽媽媽的話,最後被大野狼吃掉,劇情要多恐怖有多恐怖,你還會讓孩子看嗎?
《披頭散髮的彼得》被認為是世界第一本兒童繪本,吸引我的才不是甚麼世界第一的頭銜,而是超無厘頭的內容。這是一本既瘋狂又恐怖的經典作品,一百多年前的某個聖誕節,德國心理醫生海因里希˙霍夫曼(Heinrich Hoffmann)想要為自己三歲的兒子選一份聖誕禮物。他四處尋覓都挑不到喜歡的。原因是當時流傳在市面上的童書,不是過於濫情的民間故事,就是宗教意味濃厚,來來去去都是那一套老掉牙的全能上帝故事。於是,他決定自己創作給自己孩子的書,第一版的《披頭散髮的彼得》於一八四五年面世便大受歡迎。
讀者打開此書都會被故事嚇呆,頑皮孩子被狗咬而卧病在床、又或者不小心跌入墨水瓶全身變黑,當中最恐怖的就屬這篇了——媽媽對小鬼康拉德說:「康拉德,媽媽現在要出門了,在媽媽回來之前你要乖乖看家喔!」「更重要的是,你不可以再吮大拇指囉!如果一直吮拇指的話,會有可怕的怪物來剪掉你的手指!」就在媽媽踏出門的那一瞬間,康拉德已經把拇指塞進嘴巴裏了。話說未完,妖怪已經撲出手起刀落,喀擦、喀擦,好痛啊!待媽媽回來,康拉德一臉痛苦,兩隻手的拇指都被剪掉了。
「反道德」方式說道德
好恐怖啊!還有呢,偏食不吃飯變成骨瘦如柴、不坐好跌倒在地、不看路而掉進水裏、暴風雨天出門被風吹走,總之不聽話的小朋友,都受到了嚇破膽的報應懲罰。作者開宗明義警告、甚至是以恐嚇的方式要孩子聽話。由於此書內容實在太過離奇荒誕,匪夷所思,反倒產生了輕鬆幽默的效果,讓我爆笑捧腹,亦令我想起小時候的親身經歷,老媽總跟我說:「狼吞虎嚥水果,一旦吞下了果籽,頭上自會長出小樹來,來日在你頭頂採摘來吃就可以了。」有時候又因為要看電視,遲遲不肯上床睡覺,耳邊自會有把聲音跟我說:「我關燈啦!那躲在牆角的『吖嗚婆』很快會鑽出來把你帶走,隨你吧!」這些「專嚇小孩」故事對我仍然記憶猶新。
這部出現在十九世紀的德國繪本,打破了當年人們對童書的想像,扭轉了童書的一貫正經形象,故事主人翁都是大人眼中的「壞小孩」,小鬼們屢勸不改當耳邊風的所作所為:不洗澡、不吃飯、啜拇指,最終的懲罰和自己的壞習慣互相呼應。如此荒誕的童書,孩子當然不會害怕,只是把它當成看恐怖片般娛樂。若你也有童心,相信也會「欣賞」到此書「獨特魅力」。作者其實是用「反道德」的方式在說道德,在當時社會,是很大的突破,甚至可以說,作者企圖要創造的是「娛樂性」。但這些內容看在以道德掛帥的老師、家長眼裏,會視此書為「兒童不宜」的洪水猛獸,我就體驗過一宗叫人哭笑不得的個案,某校長因為我推薦了一套名為「屁屁精探」解謎繪本系列予她學校的圖書館,最後,連累圖書館館長收學校警告信,原因是挑選了學生不宜的低俗讀物,校長的評價是:「單看書名已不堪入目,管它甚麼內容,必須禁絕校園。」
如果閣下的世界非黑即白,容不下灰色地帶,兼自認道德高尚,毫無幽默感,這書不會是你杯茶!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
撰文:鄺穎萱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culture/daily/article/20180529/20404003
+++++++++++++++++++++++++++++++++++++++++++++++++++++++++++++++++
有性趣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