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時事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上海小學課文「外婆」改做「姥姥」 政府:「外婆」是方言
【「外婆」保衞戰】小學課文改用「姥姥」遭圍剿 滬市教委:外婆係方言
https://hk.news.appledaily.com/china/realtime/article/20180622/58348977


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外婆被改成姥姥。(互聯網)

媽媽的媽媽,書面語應該是外祖母、外婆,還是姥姥?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近日竟成內地網民熱話。事關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的課文,將「外婆」一詞全部改成「姥姥」。有網友不明所以,找出去年上海市教委的文件,發現當局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令不少網民感到莫名其妙。

令網友陷入「外婆」還是「姥姥」迷思的,是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第24課《打碗碗花》(李天芳著散文)的課文,原文中的「外婆」全部被改成「姥姥」。有網友曬出女兒7年前的課本,那時候還是「外婆」,並沒有做改動。還有網友補充道,同一本教材的第6課《馬鳴加的新書包》,也全部用的「姥姥」這一表述。

有網友找出了去年上海市教委針對這一問題的回覆的文件,發現上海教委認為,「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而「外婆、外公」屬於方言。不過,有網友查考《史記》、《漢書》,當中寫到母系,也是表述為「外家」。而古書中,幾乎沒有出現過「姥姥」這種表述。有方言專家表示,「外公、外婆」學術層面上不算方言;沒必要刻意改動。

而《北京方言詞典》(商務印書館1985年出版),在「姥姥」的詞條下面,有這樣的解釋:「一是兒童稱老年婦女,如劉姥姥;二是反駁詞,相當於『哼』『胡說』,如『給他?姥姥!』這是從滿語longlongseme演變而來的,今天京罵中的『姥姥』即是此謂;三是用於堅決反對,有『任何人』的意思,如『姥姥來了我也不給』;四是指外婆。」

內地媒體也駁斥上海小學語文課文這種改動,認為如果從語義上分析,「外婆」可能比「姥姥」更能清晰地表達當事人的身份。比如,內親和外戚是不同的,內是同姓,外是不同姓,內是父族,外是母族。「外婆」的「外」,就是準確地表明了身份。

有網友亦指,「外婆還是姥姥原本不是問題,但刻意把『外婆』改成『姥姥』,我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任意更改已經定稿的文字,為了符合一種政治正確。而這種修改展現的是一種文化霸權,抹殺多元。」 ​

另有網友引述《漢語方言地圖集》,指「姥姥/姥娘」主要分布在山東、河南、河北、東北一帶,狹義的北方地區,而「外婆」遍布南方、西南和西北廣大地區。普通話以北方方言為基礎,「姥姥」作為口語收入普通話沒問題,而「外婆」使用範圍更廣而且常見於各類文學作品,不該被當成方言,也應該作為普通話的規範用語。

《新京報》
Good0Bad8
2018/06/22, 7:31:12 晚上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