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影視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給我一個道歉》 請VAR為她申冤



我不喜歡美國的奧斯卡頒獎禮設立最佳外語片殊榮,尤其不喜歡自己經常估錯。最深刻是2015年,我極喜歡的阿根廷片《無定向喪心病狂》(Wild Tales),輸給波蘭代表《修女伊德》(Ida);到2017年,我喜歡的瑞典片《想死無咁易》(A Man Called Ove),又輸給伊朗片《伊朗式遷居》(The Salesman)。我戒了賭波,有理由的。

來到今屆,不喜歡勝出者智利片《神奇女郎》(A Fantastic Woman),但對落敗者也沒有心水,感受不算大。隔了幾個月,看過黎巴嫩片《給我一個道歉》(The Insult),才震撼。嘩,點可能輸呀?如果頒獎禮也有VAR,我一定不斷做出電視機手勢,被黃牌警告也在所不計。

人生難免會做過一些讓人後悔莫及的經歷,例如沒有用盡全力去追一個應該死都要追到的女人,或者娶了一個其實明知無法共同生活的女人。對我來說,讀中三時揀了理科是其中一項。讀男校,學校的傳統是重理輕文,成績好的學生都揀理科。我掹車邊走去讀物理化學生物,讀得我只想入戲院找教材去補習有關生育系統的章節。如果,沒有人云亦云,堅持個人喜好選擇文科,讀中史讀西史,我一定發憤得多。

看完《給我一個道歉》,這份抱憾更清晰。電影一開場,一個開車房的黎巴嫩當地人,屋企露台條去水喉漏水,噴濕正在樓下進行社區維修的建築判頭。判頭話不如順手維修埋啦,反正政府畀錢,但個黎巴嫩人一口拒絕。沒甚麼原因的,只不過睇唔順眼個判頭是巴勒斯坦難民。個判頭以為自己手執尚方寶劍,一意孤行叫下屬搞人條喉,種下互相仇恨的禍根。小風波慢慢演變成涉及國家涉及民族的法庭事件。連總統都要親自出手調停,怕引起世界大戰。法庭戲之精采,內容和層次之變化多端,會令人想立即買本有關以巴衝突的歷史書籍慢慢品嚐,了解多點電影談及過的歷史事件,國家與國家之間的恩怨情仇。我看完國家地理頻道,不會想解剖。

嘩,以巴衝突要由十八世紀猶太人回流巴勒斯坦說起,衝突歷時超過一百年,涉及無數國家無數戰亂,至今仍未平息,而且越來越見複雜,我又不是沈旭暉,點會有共鳴呀?人性是世界共通的。試想像,你去城市電腦售票網買張黃子華飛,見到個南亞裔人士疑似打尖,兩人一言不合繼而大打出手,好容易就可以變成民族與民族之間的爭鬥。尤其黃皮膚的香港人始終覺得自己才是主人,外來的異族番邦根本不應該有同等待遇仲要多多聲氣。情況就似黎巴嫩人看不起巴勒斯坦難民一樣。電影的情況更複雜,打個比喻,個南亞人原來不是南亞人,原來是越南人,個阿爸或阿爺曾經在難民營殺人放火,出尖沙嘴打劫槍傷平民百姓搞到香港大亂。嘩,場交仲有得唔打?

今日的香港人看《給我一個道歉》難免更加入肉。日日也是衝突,跟跳舞大媽的衝突,跟拖喼旅客的衝突,跟吉野家餐桌小便人士的衝突,還有黃絲跟藍絲的衝突,如果要拍一齣香港版的《給我一個道歉》,到處都是題材。根本就身處隨時擦槍走火的邊緣,例如太古城槍擊案。將原因追查下去,說不定背後有比《給我一個道歉》更加富戲劇性的動機。係不敢拍出來箒。在《給我一個道歉》的結局,很美好,在審判過程中慘被置身事外的兩個主角,由原本的勢成水火,漸漸惺惺相識,只不過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要互相肯運用少少同理心,包容一下,再大的恩怨其實都化解得到。現實?現實是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強者就不用體諒,只需粗暴地咄咄逼人,視傳統與規矩為無物;弱者拚死反抗,不斷被打壓,然後被嚇走的被嚇走,心灰意冷的心灰意冷,帶來一大堆開開心心《十個救火的少年》,同時逼出少數不認命的極端分子。他們會被世界譴責。你還敢說看《給我一個道歉》不會有任何共鳴?

撰文:方俊傑
觀塘長大,壹仔打滾,偏愛西片、西劇、中日韓美女。利物浦悲慘球迷,非西人一個。facebook:方俊傑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special/daily/article/20180629/20434396
+++++++++++++++++++++++++++++++++++++++++++++++++++++++++++++++++
一套都未睇過
Good0Bad1
2018/06/29, 11:23:49 上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