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Galden遊戲臺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
年紀大反應慢經驗彌補 33歲電競老人再稱霸



https://video.appledaily.com.hk/mcp/encode/2018/07/28/3663630/20180729_sub493AD_mp4_clean_w.mp4


NuL自14歲起踏上電競之路,由電競選手到公司老闆,19年來他從未離開電競行業。

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有多長?電子競技公司創辦人兼職業電競隊「GDE」隊長蔡兆倫(NuL),33歲,卻戲稱自己是「電競老人」,全因大眾認為,電競乃年輕人專利。14歲那年,他成為電競選手,身兼學生選手二職,亦無阻他贏得Ubisoft Asia-Pacific Championships亞太區冠軍。直到兩年前NuL退役,轉開電競公司於香港推廣電競,機緣巧合,今年初他再度成為選手。

自14歲就接觸電子射擊類遊戲的NuL,其間與朋友組隊參加電競比賽,贏得Ubisoft Asia-Pacific Championships亞太區的冠軍。即使之後赴美讀書,心中依然記掛電競,仍然會與當地朋友一齊參加線上比賽。對他來說,只要分配好時間,電競並無全職和兼職之分。2012年,27歲的他開始參加台灣《A.V.A戰地之王》職業聯賽,更代表香港奪得世界賽第六,「那時很辛苦,我有份電腦業正職,放工後一直訓練到深夜。星期六、日更和隊友飛到台灣參加線下聯賽,這種生活維持了兩、三年。」


2012年,27歲的NuL(左三)開始參加台灣的職業聯賽,即使在香港有全職工作,每逢周末,也會專程飛到台灣參賽。


NuL成立電競公司,並與NGO合作,於中學、大學舉辦講座,讓學生和家長更了解電競。

放工堅持訓練 日操7粒鐘
《A.V.A戰地之王》聯賽完結後,NuL未有繼續「征途」,反而選擇退役。2016年,他回港與朋友合夥,成立電子競技公司Game Dimension,主力推廣電子競技。他們會與遊戲廠商合作,舉辦大小聯賽,也會聯同NGO舉辦校園活動,幫助學生、甚至家長去了解電競。

成立公司之後,雖然不再是電競選手,但他依舊接觸不同的射擊遊戲。透過大逃殺類寫實射擊遊戲《絕地求生》(PUBG),他認識了現在的隊友,眾人鼓勵下,今年3月他成立「GDE」電競隊,親身擔任隊長,為退役生涯畫上句號。事隔兩年,NuL再度成為電競選手,他認為訓練非常重要,即使身兼多職,仍堅持每晚7點至凌晨2點訓練,共七小時,連空餘時間也不放過。

由他率領的「GDE」戰隊戰績不俗,較早前,隊伍在由官方授權的《絕地求生》台港澳聯賽決賽中贏得殿軍;另外,亦於香港《絕地求生》世界邀請賽──香港區選拔賽中以首名晉級,成為香港冠軍,未來會連同亞軍隊伍「HK9」,於香港電競音樂節上與14隊國際職業隊伍爭奪總冠軍。

一般人總覺得,電競選手越年輕越好,因為年紀越大,代表其反應、手速都會變慢。現年33歲的NuL則認為,經驗可以彌補年紀大的問題。「28、29歲的選手,反應可能變慢,但隨着比賽經驗日益增加,面對大賽壓力時的心態,會較其他選手好。你問我年齡大是不是問題,我可以肯定地回答『是』,但最重要的,是你如何打破這個障礙。」


2016年,NuL退役並成立電競公司,推動香港電競發展。


今年年初,他成立電競戰隊「GDE」,親身擔任隊長,重返電競界。


「GDE」剛於香港《絕地求生》世界邀請賽──香港區選拔賽中奪得冠軍。

「不能單為娛樂而成為電競選手」
不少年輕人想輟學,以便趁早投入職業電競行業,NuL認為學業和電競並無衝突,「你不會因為讀書,而不能做其他事情,重點是如何平衡生活。」他又指,若果為了成為電競選手而輟學,首要是弄清自己的生涯規劃,「如你10年後想做甚麼,當你計劃好,覺得這樣做也能達到目標,就可以了,不能單為娛樂而成為電競選手。」

記者:梁志穎、司徒港燊
攝影:劉永發(部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source : https://hk.lifestyle.appledaily.com/lifestyle/tech/daily/article/20180729/20462052
+++++++++++++++++++++++++++++++++++++++++++++++++++++++++++++++++
三張幾都贏,係咪其他人癈
Good0Bad1
2018/07/29, 12:23:26 中午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發起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