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
電車男相中尋寶
港人生活節奏急速,在街上走慢一點也會被人藐嘴藐舌,因此在事事講求快捷的今天,能夠有空間讓你慢下來,實在值得珍惜,難怪不賣高速的電車能一直安然地在人多車多的街道穿梭。話說回來,電車響起的叮叮聲,伴隨着我們走過百多年風雲歲月,很多人早已跟它發生感情,繼而成為了攝影師、收藏家,像最近借出大量珍藏作回顧展的張順光,正是不折不扣的電車迷。
[/size=4]

著名收藏家張順光深信電車在港人心目中有着無可取代的地位。
電車地位無可取替
張順光對電車的熱愛,可由一張20世紀初期的香港明信片說起。「想起來已是30年前,我在一家舊物店看見一幅攝於1904年的明信片,很有沙龍照的味道,優雅的畫面令我以為在歐洲取景,細看之下,才發現相中建築是中環歷山大廈,旁邊則停了一輛第一代電車!」自此以後,張順光開始循拍賣、懷舊店尋寶、收藏家互換等途徑收集與電車相關的物件,包括攝影作品、車票、郵票、教科書等等。「香港電車有過百年歷史,跟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而香港更是目前世上唯一全數採用雙層電車的城市,因此電車是極具標誌性的。事實上,當年地鐵通車時,很多人以為電車命不久矣,港府曾於1984年進行民調,研究電車應否被保留,結果顯而易見,足證電車在港人心目中有着無可取代的地位。」
珍貴展品見證歷史
為了分享個人珍藏,張順光與香港今旅酒店合辦「城西『叮叮』電車回顧展」,於不同樓層展示其藏品,並以歷史圖片為主。走到28樓,可看見三幅攝影作品,分別聚焦第一至第三代香港電車,當中一幅攝於1910年的作品最為珍貴。「圖中我們可看見一輛第二代電車由尖沙咀九龍倉碼頭運往銅鑼灣電車車廠,它是電車公司首次引入的雙層車卡,上層無蓋,設有公園座椅,而海面上出現電車更是難得一見!」值得一提,80年代以前,電車公司一直以售票制度計算車資,所以展覽中可看到不同年代的車票,從中能目睹香港面貌的變遷,無論是電車發燒友,抑或有意研究本土歷史文化的朋友,均不能錯過。

攝於1904年,停靠在德輔道中的第一代電車。

第一代電車為單層式設計,車身於英國製造。

攝於1910年,一輛第二代電車由尖沙咀九龍倉碼頭運往銅鑼灣電車車廠。

攝於1930年,一輛上層加設帆布帳篷的第三代電車,停靠在干諾道西與德輔道西的交匯處。

現時在街上看見的全密封式電車為第四代電車。

城西「叮叮」電車回顧展<br>日期:即日至11月30日<br>地點:香港今旅酒店
藉着車票看歷史

圖中兩張車票分別於英國(左)及香港(右)製造。

日佔時期的車票,早期的圖案精美(左),但隨着日本政府出現財困,車票設計亦變得簡陋(右)。

車票背面不時被用作宣傳,印有政治及商業廣告。

40年代車票上印有「名園」二字,即為現時的北角。
其他趣味收藏

香港電車90周年時,地鐵推出紀念車票,車票背景是張順光收藏的第一張與電車相關明信片。

70年代電車公司的股票買賣收據。

60年代的教科書印有電車相關內容。

50年代的電車學生票,需要校長簽署才生效。
撰文:余彩瑜
攝影:方偉堅
source :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80915/00321_001.html
+++++++++++++++++++++++++++++++++++++++++++++++++++++++++++++++++
細個都見過

本貼文共有 0 個回覆
此貼文已鎖,將不接受回覆
發表文章 | 發起投票 |